记者 郑晨烨 “我们从存储原厂财报可以看出来,眼下整个存储产业都遭受了重创,尤其是(2022年)四季度,很多厂商开始进入亏损状态。所以为了延缓这个趋势,这些原厂都主动或者被动地进行减产等行动。”3月23日,在2023年中国闪存市场峰会上,存储行业知名研究机构闪存市场总经理邰炜表示。
在终端需求不振、产业链库存高企等不利因素的共同发酵下,半导体行业在2022年迈入“寒冬”。
其中又以存储类芯片所受影响最大,全球两大存储芯片巨头三星电子及SK海力士均在最近一个财年内出现了不小幅度的营收下滑,SK海力士更是在去年四季度出现近1.9万亿韩元(约合100.7亿元人民币)的经营亏损。
“截至今天为止,整个(存储类芯片)价格几乎已经到了很多(存储)原厂的成本价,而且在今年尤其是今年一季度(疫情)解封以后,并没有出现大家想象中的爆发性的经济增长。”邰炜说。
“从2020年到2023年,再看向未来,去年很辛苦,今年依然辛苦,但未来是美好的。”谈及存储行业的现状与未来,长江存储首席运营官程卫华表示。
何时迎春?
根据CFM闪存市场现场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球存储市场规模同比下降15%,达到1392亿美元,结束连续两年的增长。其中NAND Flash(计算机闪存设备)为601亿美元,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为791亿美元,较2021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从全球市场总生产量上来看,全球NAND在2022年总的生产量达到6100亿的当量,DRAM大概是在1900亿GB的当量,这两个数字总体大概上涨了6%和2%,这两个数字也创造了增幅的历史新低。”邰炜说。
忆恒创源CEO张泰乐亦表示,在2022年第四季度,全球SSD(固态硬盘)出货量下降19%,影响因素包括宏观经济变化、地缘政治冲突、库存调整等,其中,消费级产品出货量减少5%,受低价驱动,企业级产品逆势出货量增加2%。
对于导致存储行业出现当前窘况的原因,邰炜表示,回顾2020年2月至9月,受疫情影响,终端需求便开始出现停滞,各类存储器价格也出现下滑。但线上经济的蓬勃发展,让消费电子迎来阶段性繁荣,很多终端企业、服务型企业开始大规模囤货,到2021年9月份时,宏观经济趋弱叠加疫情反复,让存储市场出现结构供需失调,产品价格进入全面下降区间。
慧荣科技总经理苟嘉章亦指出,过去几年来,由于国际地缘贸易环境变化叠加需求趋弱,加之所有NAND大厂没办法控制产出,造成存储全产业链在很长时间内都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
在邰炜看来,经过将近一年的行情调整,加之需求逐步的回升、库存压力逐步释放,其预计今年(2023年)二季度或将达到此轮存储行情的最低点,并在三季度迎来新的变化或者增长。
程卫华也指出,2023年下半年存储市场有望回归供需平衡。
“半导体行业是周期性行业,存储又是周期中的周期行业,对于中国半导体和中国存储而言,只要熬得住都能活下来,中国又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所以不用担心我们的市场情况。”华林国际合伙人王林表示。
在群联电子执行长潘健成看来,存储企业若想早日走出当前困境,自身也需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附加价值。
“要从客户的应用需求去发现、去解决问题,之后产品才会有价值。去年很多公司亏损,但群联可以盈利,主要是因为我们以帮客户做各种系统应用的价值为出发点,享有更高的毛利。”潘健成表示。
王林亦认为:“在当今中国存储这样的情况下,希望我们的存储人才大家能够一起做一些创新的事,做一些团结的事,做一些能够突破卡脖子地方的事,不要再内卷、内战,不要为一分钱、两分钱相互挖人、抄袭、相互做资本套利的事。”
路在何方
记者注意到,AI、云、智能汽车或将成为存储市场的全新增长点,成为与会专家讨论及分享时的共识。
“三星预计三大新领域:元宇宙、自动驾驶和机器人的增速将十分可观,年化增长分别为67%、31%和35%。不仅万物互联将在新领域中延续下去,互联设备还将产生海量的信息数据,由去年的79ZB提升到2025年的181ZB,到2030年全球人均使用的智能设备高达10个。”三星电子副总裁金经纶表示。
金经纶指出,3D NAND的物理缩放技术、逻辑缩放技术和封装技术正在发生变化,预计未来十年单颗SSD容量可高达1PB。同时,三星还在研究通过更智能的QLC(四层式存储单元)用法,推动QLC技术成为主流。
美光集团副总裁Dinesh Bahal表示,数据应用改变了各行各业发展与人们生活,尤其在以下三个方面尤为显著:一是全球经济数字化,数据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超级互联的兴起,人与机器实现随时随地连接并共享数据,三是人工智能的进步,如ChatGPT所展示的,人们能从数据中捕捉并输出新的价值与洞察,这三个方面也在加速数据的增长。
“据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产生的数据量将翻番达到180ZB。注意,仅仅是1ZB的数据就能超过80K视频播放30万年产生的数据量。”Dinesh Bahal在分享中表示。
在程卫华看来,市场需求始终是商业创新的驱动力,未来新基建的布局会逐渐带动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边缘数据中心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带动对闪存产品新的需求。
“全球新能源车的保有量2022年达到2000万辆,到2027年将达到6000万辆,这个增长速度非常惊人。智能汽车中包括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和智慧交通都需要大量存储产品。”同时,程卫华还重点强调了智能汽车对存储行业的意义。
苟嘉章亦表示,虽然汽车领域的存储市场目前规模较小,但其认为到2030—2035年时,汽车产业所需要的存储产品,将会演变为一个相当巨大的市场。
“大家不要轻估了汽车产业链。”苟嘉章说。
小鹏汽车嵌入式硬件总监罗中强认为,在汽车全面实现电动化之后,下一个风口便是智能化。
“相关调研机构预测,2020—2023年汽车销量增长率大概在40%,汽车软件的增长率是97%。在电车领域,电池成本占到40%左右,而另一个成本大头便是存储,如数据采集、数据训练再到汽车上的部署,从云端到终端都需要存储。智能汽车要做到普及,亟须加快推进这两大块。”罗中强说。
他表示,2021年单台车存储容量大概在34GB左右,预测到2025年手机的容量是350GB左右,而汽车上的存储量会达到480GB,因此这个市场未来前景非常诱人。
不过,罗中强也指出,相对其他应用,智能汽车对闪存芯片的车规、性能、寿命、兼容性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存储芯片的应用难点仍有待行业突破。
“汽车虽然是一个局限的场景,但对存储方方面面的要求,已经能够把存储的各个要点都覆盖,把它翻译成存储里常用的语言,可能就是需要超大容量、超低功耗、数据分区、高吞吐、低延时、超高耐久性等等,这就是行业目前所面对的情况。”得一微CEO吴大畏亦表示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