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趣味

半岛言说2023-03-16 08:35

半岛/文 似乎是三四年前,广西师大出版社出过一套三卷本《西洋世界军事史》。作者富勒,是西方享有盛名的军事史作者。书的扉页多是溢美之词:“西方军事通史上无出其右的典范巨著”、“研读西方战争和历史的必读经典”云云。

朋友圈还有传言,说大陆地区长期没有公开出版,只在军事科学院有“内部翻印”的版本。一时洛阳纸贵。

我对军事,略有兴趣。得知书讯,第一时间就收入囊中。可惜翻了数日,没有读进去。逐步从囊中转到架上,这一耽搁,竟是三年有余。

近期取下重读,比上次体验稍好,勉强读完第一卷后,依旧没能真正入戏。读书本是件快乐的事,我也过了做学生的年龄,早已没有必读之书,何苦折磨自己?遂再一次束之高阁。

深入思考,作为一个历史加军事迷,为何会放任经典从身边溜走?“没有感觉”,可能是重要原因。观西人写历史,常常过分注重细节,这点从希罗多德开始,似乎就成了传统。我读史的习惯,是先拉提纲,心中有底,再往里填充。

富勒这套书,走的是军事学院教科书的路数,精益求精、不厌其烦地描述着战场上的各种细节,令人敬佩。可是历史现场已经回不去,而对我这类非专业读者解释战况的最佳方式,应是地图或者影像。不然纸上谈兵,难免缺少身临其境之感。加上作者笔力又过于精细,导致索然无味,一掰就碎,零星点点,读起来困难重重,所以阅读的趣味,就差了许多。

倒也不能说全无收获,毕竟富勒把西方历史上的重大战役按照时间顺序给排了出来。有心之人,也能按图索骥,再结合《全球通史》,脉络图倒也清晰可见。可是这样下去,一本享誉中外的经典之作硬是被我读成了“西方战争史大事年表”,确乎事倍功半了。还不如直接按着战役名称,上搜索引擎一个个查询,效果差不多,还来得简洁明快。

有人就是不喜欢吃榴莲,还有人一喝牛奶就拉肚子。作家阿城称之为“缺少某种蛋白酶”,才吃不惯。我看阅读也是需要“蛋白酶”的。常见什么“必读书单”、“必读书目”之类,很有些用力过猛之嫌。

其实除了吃饭、睡觉、喘气和大小便,人生哪还有什么必做之事?更枉谈必读之书了。非逼着成必读,在人们眼里,那就是赶鸭子上架。最后的结局,没准是付之一炬,至少也得束之高阁。空留“必读”背后的一片用心,徒增些叹息罢了。

我高中有个校友,才情不错。以他的底子,本应该配得上“才华横溢”。但他只写不读,天天挖空心思,想好句子、漂亮话,却不愿意开拓眼界。用他的话说,老师的作文水平,不如他;课本上选的文章,也不如他;历史政治课程,太过枯燥,没有兴趣深究;数学物理,又是过于机械,不好玩。

殊不知书是死的,人是活的。身体虽然枯坐课堂,精神上完全可以满山游历。抛开课本的羁绊,世界都是你的。可惜了他,白白坐拥眼高于顶的资本和基础,却太过执拗,不知变通。终致自己被掏空,文章渐渐走下坡路。

从“必读”到“不读”,走了两个极端。一个读了,一个没读,共同失去的,是阅读的趣味。我认为对写作者来说,阅读必不可少。它可开眼界、开思路,只需注意取之有道。现在对于纯知识性读物,我常怀谨慎之心。

互联网时代,获取知识不是难事。有时碎片化的渠道,还更为有效便捷。但书之所以成书,依靠的是背后的逻辑和推理,即前文所述的“纲”。追求趣味,不能只满足于轻松好玩。更重要的是进入作者设定的逻辑,沉溺其中,不能自拔,曾不知老之将至,同时保持冷静。

这样的体验,所得所见一定远远高于简单的拼接。打个比方,美国大选的结果,一句话就能讲明白,手机端一刷,什么都知道。可大选背后的文化历史背景、政党纠葛,则属于深度报道,需要下功夫。那就得读长文章。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若还想要活路,只有沉下去。非得拼速度,是死路一条。写书也是一样,知识是写作的资本,但不应流于表面的谈资。百科全书式的学问家,人人艳羡;百度百科式的写法,却值得唾弃。好比把瓷器往地下一摔,东西还是那些,艺术品就不复存在了。

逻辑既成,接下来就是文字。我历来推崇“主旨深刻、下笔轻松”、“可以苦大,未必仇深”。追求知识、阅读书籍,应该是轻松愉悦,少些压力的。天不遂人愿,正襟危坐者大把,谈笑风生者少。有时仿佛能从字里行间,看出他们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时,难以掩饰的那张苦瓜脸。

本身写作过程不够快乐的话,怎能指望下笔时还花心思去讨读者的欢心?自己读惯了字斟句酌,早染上阅读洁癖。文字上不过关,再多的信息,我也看不下去。于是竟错过了许多知识。

还好,知识再丰富,终究是无限的,唯有趣味是有限并且值得珍惜的。不由心安理得起来。漂亮文字,可遇而不可求。碰到了,就一字一句,反复琢磨,不断回味。碰不到,若能自成一家,言之有物,那就退而求其次。慢慢熬,文火炖一炖,或许也会读出点好来。

我眼中的阅读趣味,恐怕就以此为底线了。再往后退,那就略翻一翻,观其大略足矣,剩下的可交给互联网。最次的,属于臭棋篓子,越下越臭,最好碰都不要碰,让它“Blowing in the wind”去,以免得不偿失。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半岛言说】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