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315曝光药贩子赠免费“评书机”,诱导老年人高价买药

周应梅2023-03-15 23:24

记者 周应梅  3月15日晚,央视315晚会曝光,吉林老人一个月能收到几个到十几个不等的免费包裹,有的老人一年能收到上百个免费包裹,包裹里放着诱导老年人购买高价药品的收音机。而这背后实际藏着一条贩药利益链,同时也反馈了老人信息遭泄漏的问题。

收音机来自哪里

央视记者调查发现,这类收音机除了开关、音量、播放键外,没有任何按钮,并不具备收听广播的功能。里面只有一条音频,大多时长在4个小时以上。音频内容主要是一些冠有大名头的专家、药品研发人或是各种协会的会长在介绍药品的功能功效,还有工作人员接听患者问诊电话及使用效果的反馈,以及患者的真诚感谢。

药贩子通过高频率地免费赠送收音机,诱导老人买药。有老人花了2000元买药,“他说光吃这个药就行,我买来治疗脑血栓、高血压。”央视记者对音频中的专家进行身份核实,实际从专家名字到供职机构,都是子虚乌有。

央视记者拨打了机器上留下的销售电话,销售人员卖力地推销药品,之后央视记者尝试下单支付了1580元,购买到的是一个疗程两盒的九味健肾胶囊。药品说明书上并没有任何治疗三高、糖尿病等疾病功效的说明,显示主治功能是温补肾阳。销售人员却劝说老人使用机器中宣传的药代替日常用药。

那么上述收音机到底来自哪里?两家设备生产厂家介绍,这种机器叫评书机,近些年来,不少药品销售商都是通过免费赠送评书机的方式,专门向老人推销药品。湘桂发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反馈,这种机器都是卖药的。“一个月(销售)一万多个。”琪艾美电子有限公司经理说:“一般一次性拿几万(台),一个月也拿好多。”

评书机厂商坦言,评书机出厂价只要十元左右,虽然是免费赠送,实际是药品销售商撒向老人的诱饵,获利颇丰。客户只需要提供药品名称,评书机厂商就可以匹配上相应的音频,为客户提供一条龙服务。仅仅提供了一个药名,没有任何药品的资料,厂商就为记者量身定做了评书机样机,上面贴着产品名称和电话,并带有上述音频内容。

触犯了什么法律法规

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对记者表示,药品销售商通过所谓“评书机”发布虚假广告,通过虚构的专家、患者介绍等方式,对于药品的疗效进行虚假宣传,直接违反广告法的规定,对消费者也构成欺诈。评书机的生产厂家明知音频内容存在夸大等不实之处,还为药品销售商提供不实的广告音频,也属于违法行为。

2022年7月20日,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成功打掉一个通过免费赠送评书机的方式,向老年人高价推销保健品的诈骗团伙。从诈骗后期梳理来看,被骗的老人有2900余名,涉及全国各地,上海市有900多人。

此前类似案件已经发生多起。江苏省镇江市公安局京口分局破获一起同样利用评书机向老人进行诈骗的案件,诈骗团伙将价格低至几元的普通食品,以最高两千元的价格进行销售,受害老人数量多达600余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公安局破获同类诈骗案件,诈骗团伙将价值几十元的产品,通过评书机以上千元的价格向老人销售。

“不法分子虚构事实骗取老年人财物的行为,已构成诈骗罪。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金额5千元至10万元(含)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10万元至50万元(含)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超过50万的,最高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无讼合作律师、北京普胜达律师事务所刑民交叉法律事务部主任郭永满对记者表示。

进一步追究,免费评书机背后还有老年人信息泄漏问题。

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刑侦支队反诈队副队长杨新奎在接受央视315采访时称,犯罪团伙的个人信息主要来源就是同行之间的买卖,来获取大量老年公民的个人信息,从他们的后台数据服务器里面查获了大约有100多万条公民个人信息。

赵占领表示,对于买卖老年人个人信息的行为,如果买卖的个人信息的数量达到司法解释规定的标准,则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依法应当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TMT新闻部记者
关注并报道TMT(科技、传媒、通信)领域重大事件,擅长人物采访、深度报道。
联系邮箱:zhouyingmei@eeo.com.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