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藤大介/文 2月28日,日本仍处于隆冬时节。当天,在位于东京霞关的厚生劳动省,一场“安静的记者招待会”拉开了帷幕。“此前,厚生劳动省对去年的人口情况进行了动态统计和汇总,现将结果公布如下:令和4年(2022年)日本出生人口799728人,创历史新低。与前一年相比,减少了43169人,减少率为5.1%。同年,死亡人口1582033人,创历史新高。与前一年相比,增加了129744人,增长率为8.9%。根据以上出生人口数与死亡人口数可知,令和4年,日本人口自然减少了782305人。这个数字同样刷新了历史纪录……”记者招待会结束之后,日本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标题不约而同的变成了:“日本的出生人口数跌破80万大关”。
回想2017年,厚生劳动省也召开过同样主题的记者招待会。“平成28年(2016年)我国出生人口976978人。这是自明治32年(1899年)开始统计以来,出生人口数首次跌破100万大关……”消息一出,整个日本都为之震撼。但是,我们都没想到,短短6年之后,“100万”就变成了“80万”。
今年1月4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新年首次记者招待会上一脸严肃的表示:“今年,政府要全面推进异次元少子化对策,让包括年轻人在内的所有日本人都感受一下政府的雷霆手段。”
从那时起,岸田文雄一直强调“异次元少子化对策”。
众所周知,上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之后,日本进入了被称为“失去的20年”的停滞时代。当时,“日本病”这个词经常被人们提起。我曾写过好几篇关于“日本病”的文章,并将“日本病”的本质归纳为以下三点:
1、知道是什么原因;
2、也知道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3、尽管如此,必要的对策无法落地实施。
如今,日本面临的出生人口数低下的问题,也可以说是“新日本病”。
首先,造成出生人口数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人口金字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后,日本于1945年8月进入了和平年代。从1946年到1949年,日本迎来了“战后婴儿潮”,700多万婴儿先后降生。这些婴儿在日本被称为“团块世代”。
上世纪70年代前半叶,“团块世代”长大成人。与此同时,日本出现了“第二次婴儿潮”。这些婴儿被称为“团块次代”。我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记得小时候,身边到处都是小孩子和婴儿。现在,“团块次代”已经到了半百之年,生育能力几乎为零。换句话说,人数最多的一代日本人已经无法繁衍下一代了。
第二,新冠肺炎疫情。自2020年开始,新冠病毒横行肆虐长达3年之久。其间,怀孕的女性就连去医院都是“老大难”的问题。产前住院的时候,更是连家人都不能探视。面对如此之多的“不便”,日本的年轻人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控制生育。
第三,新冠肺炎疫情之外的原因导致的年轻人生育意愿下降。比如,随着目前的世界性趋势,日本的物价也在飞速上涨。由于日本现在还是“现金结算社会”,所以去超市购物的时候,日本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1000日元的纸币(相当于50元人民币)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一张接一张地飞走了。
但是,日本人的工资在过去的30年里几乎没有上涨。1989年,我大学毕业后刚刚进入职场的时候,月薪25万日元(相当于12500元人民币)。到了2023年,初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月薪差不多还是25万日元。在中国,现在估计没有人还拿着和1989年相同的工资吧。
根据日本政府的统计,自1991年至2019年,日本的工资增长率仅为105%。而在同一时间段,美国的工资增长率为141%,英国148%,中国应该比这些高很多。
物价飞涨,工资不涨,日本国民的生活举步维艰。尤其是存款少的年轻人,生活窘迫程度更为明显。所以,日本的年轻人才不想生那么多孩子。
那么,日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呢?去年年底,有着“欧洲少子化对策发达国家”之称的匈牙利政府官员访问日本。在采访过程中,我提出了这个问题。他简洁明快的回答道:
“欧尔班政权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制定了‘投入GDP的6%’的少子化对策。一个国家增加人口的方法只有两个,一个是增加本国国民人口,另一个是接受移民和外国难民。匈牙利决定选择前者。
2010年,欧尔班政权刚刚建立的时候,匈牙利的总和生育率约为1.2人。但是,对年轻人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很多人‘想要更多的孩子’。
所以,我们觉得希望仍然存在,只要进一步完善社会环境,人口一定会增长。因此,我们实施了非常彻底的少子化对策。结果,10年之后,总和生育率就提高到了1.6人。现在,我们又把总和生育率的目标提高到了2.1人。
具体来说,我们采取的是‘越生孩子生活越轻松’的政策。比如,如果生了4个孩子,这个家庭就终身免除所得税。在购房或购车的时候,子女数量越多,就能获得越多的补助金。不仅如此,政府还会替他们偿还债务。目前,所得税免除政策正在逐步扩大到‘生第三胎即可免除’的程度。”
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异次元少子化对策”。据说,岸田文雄政权将于今年4月成立名为“儿童家庭厅”的中央政府机构。届时,这个机构会推出什么样的具体对策,这些对策能否和匈牙利政府推出的对策同样行之有效,让我们拭目以待。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