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高飞昌 自从7年半之前创立理想汽车以来,“连续创业者”李想,已经很少像从前那样向人讲述他在泡泡网、汽车之家时的精彩创业故事了。近几年,李想专注于造车。但时不时他还会在社交平台上,就产品问题与人“隔空对战”。
造车比想象中难多了。这是很多跨界造车者共同的心声。蔚来董事长李斌、小米创办人雷军等人,都说过类似的话。李想是不是也被难住了?他究竟在做些什么?因近几年其在公开场合表现得比以往更加“内敛”,李想本人及理想汽车对于造车的所思所做,并不被外界所明了。
而在3月2日,在理想汽车北京研发总部,李想与理想汽车的几位高管一起,破天荒地开办了一场与媒体面对面的沟通会,分享了理想造车以来的所思所想。而李想选择在此时站出来办分享会的一个背景是,理想汽车在2月27日公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这份好看的财报成了他的自信之源。
理想汽车财报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176.5亿元,同比增长66.2%;季度交付量达到46,319辆,同比增长31.5%。全年实现营收452.9亿元,同比增长67.7%;全年交付133,246辆,同比增长47.2%。此外,理想汽车第四季度毛利率达到20.2%,全年毛利率达到19.4%。截至四季度末,理想汽车现金储备达584.5亿元。
利润方面,理想汽车第四季度的经营利润(扣除股权激励)超5亿元,达到5.687亿元,经营利润率为3.2%。此外,第四季度净利润为2.653亿元,季度自由现金流为32.6亿元。实现单季度盈利,这是理想汽车自创立以来的第一次,甚至也是当前多数造车新势力难以达成的。
李想在沟通会上开门见山地说,“我要跟大家做一个比较特殊的分享,也可能是在座所有媒体朋友第一次听到的分享”。他的言谈依然保持着强烈的个人色彩,观点犀利而直接。
李想讲了“为什么要造车,造什么样的车”,也自问自答了“我是谁,我从哪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一哲学三问。就为什么造车这一点,李想讲到,主要是能源、科技两个层面的因素造就的,智能新能源汽车作为唯一横跨能源、科技的产业,是时代的大势所趋。而创立理想汽车就是为解决这两大问题而来。同时,理想产品选择增程电动技术、将来要推出的纯电高压技术,均与这两个命题息息相关。
李想还提到了人工智能,这是理想汽车设定的将来十年要坚持做下去的决胜性的事情。现在理想汽车进行的智能化研发,就是在软件2.0的路径下开展的。当然,个性鲜明的李想仍不忘“怼人”。他批评,现在很多造车品牌“连基本的常识都不具备,所有的逻辑都是乱套的”。
为什么造车、造什么样的车
这几年“造车新势力”一词被大众耳闻能详。但很少有人问:这个世界是不是真的需要造车新势力?或许这不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但李想还是要把它解释得更明白,因为在创业过程中,他对这些问题有过反复思考,也曾有疑虑和不解。
回过头去看,李想找到了答案。他指出,造车新势力的出现,主要与能源、科技两个层面有关。简单概括他的说法,即工业革命本质上是能源革命,而科技革命本质上是信息革命,两者结合带来的产业变革,就是造车新势力在做的事。此外,从国际竞争层面看,实现能源自主可控、科技自主可控,也是我国的重大战略目标。
但这些在2015年的时候还没有那么清楚。彼时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很多干扰因素,包括政策的波动、技术的阻碍、法规法律的滞后,等等。但到了今天,很多事情变得清晰起来。“碳达峰、碳中和”的顶层设计出炉,新能源告别补贴走向市场主导,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相关法律法规加快落地。正如李想所说,电动车行业的全产业链,包含电池、电机、电控,包括第三代半导体,也包括新的电池技术,以及光伏,中国已经跑到了全世界领先的一个位置。
解释了为什么要造车,但造什么样的车?李想还是从宏观去思考。他说,主要看车能解决什么问题,能解决能源获取的便利性、成本、舒适性问题,就能获得认可。这也能够解释理想汽车为什么要做增程电动、为什么要做纯电高压快充。
“我们2016年在做理想ONE立项的时候,其实面临的挑战就两个,第一个挑战是充电难的问题,第二个挑战是电池成本高的问题。”李想说,而解决办法包括三个,一是换电、二是增程,三是高压快充。
李想指出,理想汽车的两个核心路线,增程电动和高压纯电,其实核心目的首先是解决充电的问题。当使用4C电池的时候可以做到10分钟充电400公里,当使用2C电池的时候可以做到20分钟充电400公里。其次,高压平台配合更好的风阻系数以及碳化硅及整体效率的优化,还可以节省成本,这是其做碳化硅模块、三合一电机的逻辑所在。
“在过去的从0到1的阶段,增程帮我们站住了脚,让我们获得了一个可观的收入。这样的收入规模和收入的增长速度,能够支撑接下来全力以赴的去做好纯电,(能做好)在纯电上包含研发、自制的零部件、供应链在内各方面的投入。”李想表示。
人工智能才是“真正的智能”
李想解释了理想汽车是谁,从哪里来。而理想汽车要向何处去?李想提到,早在2015年就制定了15年后的计划,到2030年,致力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无论是头部有三家企业还是五家企业,理想希望自己一定是其中的一家。无论是产品层面,还是平台应用层面,还是底层系统层面,必须得具备特斯拉、苹果这样相同的能力,方可立足。”他说。
去年理想汽车建立了四大智能团队,包括智能座舱团队、智能驾驶团队,智能工厂团队和零售端智能团队。在智能化方面,李想偏爱人工智能的未来潜力。在他的观点里,将智能发展阶段划分成软件1.0时代和2.0时代,并指出2.0时代是真正可以改变物理世界的一次重大革命。
李想在分享中多次提到此前做汽车之家时积累的灵感和经验。比如,汽车之家让他了解了中国消费者最看重的需求和价值,让团队形成了对组织效率的认识。他同时也提到,做汽车之家有一个很大的教训,那就是卖车,这是汽车之家所有产品中唯一一个失败得一塌糊涂的项目。
李想反思了为什么国内外大多数汽车电商平台会走向失败,并得出一个很重要的思考,即汽车电商整个业务链条中90%,甚至95%是发生在线下的。在线下的仓储、库存、物流、交付的体验环节,当时电商平台并没有做任何的改造,整个成本甚至比传统的汽车经销商还要高。
“在整个的拿钱衡量效率和商业的链条里面,我们除了多花了一部分钱之外,剩下什么价值都没创造。”李想总结称。
而深究这背后,李想将其归因为软件1.0时代的问题。软件1.0没有办法改变线下物理世界。因为是人类自己来制定规则,人类自己来编程,然后编完程程序给人类自己使用,并不涉及物理世界的改造。
李想继续打比方说,滴滴、Uber这类打车平台,也没能改变一辆车从A到B点中间发生的一切,成本没有任何的下降,甚至比出租还高,因为空使率更高。所以这些平台公司会陷入尴尬:要高速增长就会亏损,而要赚钱唯一方法就是剥削司机。
在李想看来,能够改变物理世界才是下一阶段科技突破的方向,而这个希望就在于AI。因为AI的核心是学习,不是编程,不是逻辑,是依赖于其对人类的模仿和学习。他继续打比方说,AI自动驾驶就像是模仿人类开车,先要了解人类自己是怎么学开车的,怎么在物理世界来进行工作。要实现这一点,首先就是建立三维的感知,就是人类通过两个眼睛和两个耳朵并配合大脑的处理,对三维世界进行信息的获取和信息的处理。
李想断言,今天路面上所有的量产交付的车,其判断决策都跟AI和自动驾驶没有关系。因为还离不开更多的测试场景,要靠人类写入更多的规则,做更多的标定。他下了一个结论:规则之内可以解决,规则之外一律解决不了,出现事故是消费者自己的责任,因为“我只是个辅助驾驶”。
李想表示,目前自动驾驶领域已经有了认知学习的框架。特斯拉的FSD就是这样的存在,其以三维感知,学习人类认知进行决策判断的整个过程,而其中的关键是建立“端到端”的算法大模型。
智能电动车何时进入真正的智能时代?李想表示,属于智能电动车的变革时代要从真正2.0能跑动开始,即真正的基于大模型、基于BEV技术实现的城市NOA (Navigateon Autopilot,导航辅助驾驶),他预测这个时间点会出现在2024年。这也是理想汽车的城市NOA功能大规模开放的时间点。
客户价值比客户需求重要
对于一家车企来讲,最终的结果还是需要呈现在品牌和产品上,这是客户最能接触和感知的部分。
李想表示,理想汽车的公司理念从注册那一刻开始就有了。当时公司名叫“车和家”,希望通过人工智能和可再生能源的技术,改变两个最重要的空间,一个是车,一个是家。现在,理想公司的使命是“创造移动的家,创造幸福的家”。
面向的消费者是谁?提供什么价值?这是品牌要回答的问题。李想表示:“大家都知道有300多家造车新势力,但在品牌上基本过关的,我觉得别说5%、10%,也就1%。过去300多家造车新势力,只有1%企业在品牌方面是合格的,大部分连基本的常识都不具备。今天跟你讲我要家用,第二天就跟你讲我三秒加速,所有的逻辑都是乱套的,后面影响了它的产品和经营所有的环节,基本上所有品牌是折在品牌上。”
李想分析道,理想的核心定位是家庭首选的豪华电动车品牌,这里面包含两个关键要素:一个是豪华,跟BBA(奔驰、宝马、奥迪)一样只在20万以上的用户群。一个是家庭,20万以上用户群里面79%是家庭用户。就像奔驰致力于豪华,宝马致力于驾驶,沃尔沃致力于安全。理想不是电动车行业的开创者,所以要有一个鲜明的形象。而做家庭这个事情,是理想比较擅长的。在此基础上,理想汽车找到的品牌三个维度是:安全、产品价值、特殊的向往感。
产品方面,理想汽车旗下现在有三款车型,分别是L7、L8和L9,主打30-50万元豪华高端SUV市场。而作为L8的上一代产品,也是理想汽车第一款产品,理想ONE的产品定义对理想汽车走到今天至关重要。
李想提到,2016年的时候如果去做用户的调研,问需不需要增程式电动?用户肯定会说,你们的选择无意义。然后问用户,需不需要四屏,用户会说需要更多按键。用户是否需要六座车?因为那时候没有六座SUV,只有MPV上有中间两个座椅的,用户会说我为什么不买五座和七座,而多花钱买少一个座位的?
“我觉得这就是我们要看到的,用户自己不知道,但是可能他有这方面的需求。直到用户开上了六座SUV以后,带着老人和孩子发现,原来上下车如此方便,老人还可以自己调自动座椅;当用户用了多屏以后,副驾驶会发现原来长途出行体验变得非常好;用户用了增程以后发现其实可以像燃油车一样方便,但是整个驾驶体验都是电动车的。慢慢就会有更多人跟进,也包括很多企业根据。现在任何一个企业卖SUV三排座椅一定是6座的,7座基本上卖不出去了,这是我们要做的。”李想称,“始终把用户价值放在第一位,绝对不是需求”。
活下来更重要
在理想汽车官方表述中,企业走过了从0到1的跨越,现在处于从1到10、向营收千亿进发的扩张期,与此同时要实现高质量健康发展。从企业经营角度,更重要的问题是生存和发展,长远看要能够赚钱,否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理想汽车一直重视毛利率的健康,这是其认为的“生命线”所在。
“为什么毛利率那么重要?还是跟汽车行业有关,因为你要想成为一个留在牌桌上的汽车企业,基本上你要有几千亿的收入。你要想成为世界头部的企业,基本上一定是上万亿收入的。请问这样的收入规模怎么来经营?这就变得很关键了,不能永远靠融资,小的时候几十亿收入、几百亿收入可以靠融资,再大怎么靠融资?”李想表示。
李想回顾了汽车行业发展的历史,从中找到风险警示。“可以看得清楚,当车最难卖的时候,比如遇到经济危机,车最难卖,融资也根本融不到的时候,就会出现哪怕像通用和克莱斯勒这样大的企业,在2008年经济危机的时候,汽车销量大概掉了40%,这两家企业都破产了。(原因在于)除了收入(下滑)以外,就是杠杆用得过多,包括后面通用把德尔福这样的企业都拆出来了,自己承担所有的杠杆,销量下滑40%几乎全由自己承担。”
理想汽车认为,健康的毛利率的门槛是20个点。“我们研发投入基本上在10个点以上,销售管理费用做得非常好也要7到8个点,同时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还有资本的投入,比如建工厂。我们认为20个点是比较健康的,目前来看特斯拉是超过20个点的,我们也是稳定的超过20个点,比亚迪也是超过20个点。”李想表示。
另外一个重点是供应链,这关乎产能和产品交付进度。2022年,理想汽车曾受疫情冲击、产品切换等原因,供应链方面受到不小的挑战。李想坦承,过去一年供应链做得不好,但有些方面的提前布局还是带来了非常大的帮助。理想内部认为,30%的自制率是比较健康的,可以跟供应商一起合作,哪怕自研以后也可以是交给供应商来生产,而不是自己来生产。
关于企业盈利,理想汽车CFO李铁提到,理想汽车过去三年是从0到1的验证期,再之前五年是做研发。过去的这三年验证了产品,验证了包括商业模式的很多假设,把产品的逻辑打通了,找到了产品对用户的价值的点到底在哪。而关乎企业生存的指标在于销量和经营现金流。随着车的销售增加,就能有现金流,再减去投入,只要保障现金流一直是正的,那就是有了造血能力,这是理想汽车过去三年一直关注的。
2022年,理想汽车主要销售理想ONE一款车,并在30-50万元的高端SUV市场占据了9%的份额。而接下来,产品线扩充至三款的理想汽车有了更高的目标,要占据高端SUV市场20%的份额。理想汽车在此前的财报说明会上,对2023年第一季度展望给出了指引新高,预计实现交付量52,000至55,000辆,同比增长64.0%至73.4%;收入总额预计为174.5亿元至184.5亿元,同比增长82.5%至93.0%。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