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奥平/文
本文重点:
1、经济增速目标5.0%左右:体现理性积极、稳中求进,预计全年增速前高后平;
2、宏观政策:财政将加力提效,货币政策将精准有力,实现“推基建、稳地产、拉制造”,重点流向小微、科创、绿色等方向;
3、经济三驾马车角度分析,基建与制造业投资仍将是今年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制造业投资中主要在设备更新改造,及数字化、低碳化技改,基建投资中主要在现代化基础设施;
4、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制造业升级,数字化已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基础设施”,专精特新已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指路明灯”,支持平台企业发展;
5、扩大内需战略:消费短期机遇在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等,投资短期重心在基建投资带动民间投资,长期机遇在《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
6、提振信心: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用真招实策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
7、绿色发展:低碳绿色化将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标尺”;
8、深化改革:机遇在“新型举国体制”下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面向经济主战场(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等)、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生物安全、医药和医疗设备等)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9、“新型举国体制”的重要抓手:民营企业作为关键支撑,发挥协同力量,普适性机遇便是其重要抓手—“专精特新”与“单项冠军”;
10、安全发展:防风险工作重心在房地产、金融和地方政府债务,企业需注意生产经营安全及增强使用数据的安全意识。
2023年3月5日上午,全国人大听取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是展望全年经济的风向标。此外,2023年作为贯彻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进程。对于市场主体、企业家、投资者而言,开局之年的新战略、新政策、新举措将作为“源头”,隐含未来5-10年,乃至更长时期的经济及行业发展方向。
从报告全文释放的信号来看,2023年中国经济将实现稳中求进之势。伴随着稳增长动能的释放,及去年基数的影响,全年经济增速将前高后平。宏观政策方面,财政强调加力提效,货币强调精准有力。产业等政策发力点将围绕“供给侧创新驱动+需求侧内需拉动”展开,这也是应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内外部形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然选择。
扩大内需战略下,消费将成为经济复苏的基础拉力,投资将成为经济复苏的关键推力(推基建、稳地产、拉制造);创新驱动战略下,现代化产业体系将加快升级,同时注重绿色低碳发展,防范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等经济金融风险。
一、主要量化目标:5.0%左右体现出经济稳中求进之势
1、经济增速目标5.0%左右:理性积极、稳中求进、增速前高后平
经济增速的目标水平,决定着宏观政策调控的力度。《中国人民银行法》中给出的中国人民银行两大目标: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2023年GDP增长目标定为5.0%左右,体现出经济更为理性积极的稳中求进之势。
2022年,经济在外部环境动荡不安,内部疫情等超预期因素的严重冲击下艰难前行,最终实现全年3%的经济增速,极为不易。2023年,经济在疫情达峰后走出谷底,站在内生性复苏的起点上(先行指标PMI:2022年12月47.0%、2023年1月50.1%、2月52.6%)。
2023年5.0%左右的经济增速目标体现理性积极。其理性在于:
第一,外部环境仍动荡不安,全球“黑天鹅”难以预测,内部防疫措施调整也并非一劳永逸;
第二,三年疫情对经济造成的长期性影响不容忽视,经济恢复仍面临诸多困难挑战,私人部门(民企与居民)资产负债表衰退的修复尚需一定时日,民企投资与居民消费实现环比修复后仍将承压;
第三,今年31省GDP加权平均目标值为5.63%,过去五年全国GDP增速目标较地方加权平均低0.6%,且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前四大经济大省均将今年GDP增速目标值定为5%以上或左右。
其积极体现在于:2012年以来,经济增速目标的设定多为“左右”,如2017年、2018年、2022年分别为6.5%左右、6.5%左右、5.5%左右;在经济增长压力比较大的年份则为区间,如2016年、2019年为6.5%-7%、6%-6.5%。2023年,将经济增速目标设定为5%左右,给出了清晰的量化目标,体现出明确经济增长底线的积极态度,稳增长政策或将更有为。
笔者预计,全年经济增速将前高后平,二季度GDP增速或将达到7%以上的全年高点。对于企业家与投资人而言,需走在经济周期的曲线之前,顺势而为,提前布局。
此外,5.0%左右的经济增速目标,体现经济工作要实现质升量增。质与量并不是站在对立面,要坚持以质取胜,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同时,也将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2、通胀目标3%左右:温和上涨,合理区间
通胀的目标水平,同样影响着宏观政策调控的力度。2022年,CPI增速目标为3%左右,最终全年CPI增速录得2%,低于预期目标,经济在2022年出现了相对通缩的局面,反映在经济中便是需求收缩,居民消费复苏受阻,中小企业自主投资意愿转弱。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通胀目标定为3%左右,因去年基数较低与经济实现内生性复苏,预计全年CPI将实现温和上涨,快速上行的风险不高,将继续在合理区间运行,不会对宏观政策形成掣肘。
3、就业目标新增1200万人左右,城镇失业率5.5%左右:回归常态
就业目标与经济增长为正相关,经济平稳增长,新增就业才能实现。2022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为1100万人以上,实际完成1206万人,较2021年少增63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目标5.5%以内,实际全年全国平均值为5.6%,较2021年平均值上升0.5%。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就业目标定为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目标高于2022年。随着稳增长政策的发力,以及经济内生性复苏,实现就业目标的主要制约项均实质性改善,回归常态。预计2023年就业目标将得以实现,整体好于2022年。
经济的主要量化目标,体现出更为理性积极与“以我为主”的稳中求进之势。从短期看,今年作为新征程的开局起步之年,则需要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推动经济实现强有力的复苏,使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从长期看,根据2035年远景目标所提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则代表到2035年,相比2020年的GDP总量或人均GDP需要翻一倍,这则要求这15年的年均增速需达到4.8%以上。因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速的逐步下台阶,那么作为第一个五年的“十四五”期间,年均经济增速应至少达到5%,这也是2023年经济增速目标定为5%左右的应有之义。
二、宏观政策:财政加力提效,货币精准有力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宏观及各类政策提出的总体要求是“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1、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报告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赤字率拟按3%安排。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做好基层‘三保’工作”。
首先,赤字率目标较去年的2.8%左右提升至3%,体现在地方加杠杆空间不足、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中央作为加杠杆的主力,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的稳经济,适度扩大中央财政赤字规模,加大中央财政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
其次,专项债较去年3.65万亿提升至3.8万亿元,对应基建投资将继续发力稳经济。从专项债的发行节奏来看,将继续前置,如经济难以实现强有力的复苏,后续仍存在盘活专项债券结存限额的可能性。
最后,贴息工具与政策性金融工具有望继续扩容。去年准财政政策的使用体现了灵活精准的效果,并与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从财政政策部署来看,基建投资与制造业投资仍将是今年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下面我们从经济的三驾马车角度展开分析其缘由,以及基建投资与制造业投资的重要机遇:
出口:受全球贸易下滑影响,难以作为稳经济抓手。去年以来,美国欧洲等西方发达经济体为应对四十年未有之大通胀开启“暴力”加息缩表,致使其经济走向衰退,同时全球总需求大幅下降。IMF预测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将由2022年的2.7%放缓至1.2%,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数量增速由2022年的5.4%放缓至2.4%。海外供需缺口的不断收窄,对我国今年出口将形成持续性压制,稳增长的重心则落在内需,也就是消费和投资。
消费:受居民资产负债表衰退影响,短期反弹后长期难言乐观。疫情三年,居民资产负债表出现较为严重的衰退,尤其2022年居民总资产增长明显减速(住房类资产、股票股权类资产价值大幅回落),且资产端较负债端回落更快。结合美国、日本等经济体经验来看,资产负债表衰退将对居民消费形成一定的压制。即便随着疫情放开,线下消费场景打开与居民收入预期回升,在资产负债表转强之前,消费改善长期难言乐观。
投资:投资这驾马车中将实现稳地产、拉制造、推基建。
第一,房地产投资短期止跌压力仍然较大。202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是去年经济稳增长的主要拖累项,最大一只“灰犀牛”。去年下半年开始,政策迅速调整,供给侧金融十六条、“三箭齐发”等,重心从“保交楼”到“保房企”;需求侧降低首套房首付比、放松限购、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等,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但从目前房地产市场相关数据来看,在房企投资与居民购房预期转强之前,短期止跌压力仍然较大。在乐观情形下,二季度末有望止跌企稳。
第二,稳增长的重心则落在了制造业投资与基建投资,这里蕴含着企业2023年的两大机遇:
【机遇一】制造业投资中的机遇:制造业数字化技改、低碳绿色化技改。财政贴息作为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一大工具,对制造业设备更新改造,数字化、低碳化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会继续加大(后续章节将重点阐述两大技改机遇)。
【机遇二】基建投资中的机遇:现代化基础设施。近年来市场长期存在着“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已经饱和”、“基建投资回报率低,甚至难以覆盖投资成本,经济效益低”等问题的讨论。在去年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中,对上述问题作出了明确的回答。
关于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已经饱和,会议指出,“我国基础设施同国家发展和安全保障需要相比还不适应”。
关于基建投资回报率已经较低,经济效益较低的问题,会议指出,“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保障国家安全,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要注重效益,既要算经济账,又要算综合账,提高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综合效益”。
会议同时强调,“要适度超前,布局有利于引领产业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设施,同时把握好超前建设的度”。
对于企业而言,现代化基础设施的重点方向与所涉及的行业,不仅具备因“适度超前”的短期机遇,也具备“保障国家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期机遇。会议中明确了现代化基础设施的五大方向:
一是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包括交通(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水运设施网络)、能源(分布式智能电网、新型绿色低碳能源基地、油气管网)、水利(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重点水源、灌区、蓄滞洪区建设和现代化改造)等;
二是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包括信息(新一代超算、云计算、人工智能平台、宽带基础网络)、科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物流(综合交通枢纽及集疏运体系、支线、通用和货运机场)等;
三是城市基础设施。包括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应急设施、智慧基础设施(智能道路、智能电源、智能公交)等;
四是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包括农田水利设施、农村交通运输、城乡冷链物流设施、供水工程、农村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等;
五是国家安全基础设施。要加快提升应对极端情况的能力。
2、货币政策:精准有力
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笔者预计,货币政策发力方向为: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基础设施等。
此外,近期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在“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指出,“有效需求不足仍然是主要矛盾”。
从1月信贷社融数据来看,总量企稳,但结构上冷热不均,主要体现在居民与企业之间。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9227亿元。新增社融5.98万亿元,虽比上年同期减少1959亿元,但为近五年同期次高值。其中代表市场自主融资意愿的相关科目,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1.4万亿元,体现政策端的支持及企业内生融资需求的修复;但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5193亿元,体现居民预期仍未实质性改善。往未来看,下一阶段社融结构能否继续优化,是判断经济实现复苏强弱的关键。
笔者认为,今年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充足发力,从方向上精准发力,继续维持边际宽松的立场,助力有效需求恢复,从而推动经济实现强有力的复苏。
三、创新驱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科技创新是中国经济对内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外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制胜法宝。中国经济正处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阶段,驱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能必须由要素投入驱动向技术创新驱动跨越。
此外,在日趋复杂严峻且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中,只有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攻克“卡脖子”难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才能把握住发展的主动权,成功跨越“修昔底德陷阱”。
故“供给侧创新驱动”与“需求侧内需拉动”一并,是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然选择。
1、2023年创新驱动战略三大重点方面
一是创新驱动目标,报告中指出“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
二是创新驱动主体,报告中指出“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三是创新驱动的两大发力方向,报告指出“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提到创新,很多身处相对传统行业的企业会认为与自己无关。需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创新驱动的新支柱,而传统制造业是创新驱动战略的基本盘,二者缺一不可。
2、创新驱动下的企业两大长期机遇:数字化、专精特新
【机遇三】数字化已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基础设施”。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数字经济的发展是由产业数字化支撑,而产业数字化则是由企业数字化转型得以实现。
报告指出,“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这些不仅是数字经济时代国家实现创新驱动战略的具体支撑,更是摆在企业面前“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伴随着未来创新驱动战略的逐步深化,政策面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力度仍会不断加大。
此外,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农业、工业、金融、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以上行业的数字化则为重中之重。
【机遇四】“专精特新”已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指路明灯”。“专精特新”一词自2011年时任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首次提出以来,国家对“专精特新”企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
2022年6月,工信部印发《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提出构建包含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个层次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相关政府部门一方面以认定奖励、资金补贴、资源倾斜等方式直接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另一方面联合科研院所、金融机构、行业内龙头企业及专业化服务商共同构建了多元化的企业服务生态,通过研发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对于企业而言,创新发展并不是难以落地的宏大叙事,“专精特新”早已是“指路明灯”。笔者建议企业要尽力、尽早按照“专精特新”的标准去发展。未来,各级政府在财力、人力、物力上会也将投入更多的资源支持“专精特新”。
3、平台经济:支持平台经济发展
关于平台经济,报告指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
2021年以来,对平台企业的反垄断与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使市场产生“全面打击平台企业发展”的认知偏差,在执行层面产生合成谬误,平台企业预期普遍转弱,但其政策意图是为了使平台经济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
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首先,是对平台经济所产生的认知偏差进行纠偏,未来将进行常态化监管。其次,可预计,更多有利于平台企业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具体政策将逐步落地,不仅要支持平台企业发展,还需要平台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创造更大的价值。
四、扩大内需: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政府投资带动全社会投资
当今国际形势充满不确定性,全球化逆流、地缘经济割裂所带来的全球产业链调整与重配、和平红利下降,将成为一大长期可能性。
从短期来看,2023年外需不足则更需内需发力。我国曾通过扩大内需有效应对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从长期来看,以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是大国经济的主要特征,发达国家多是以内需为主导的消费国。
中国作为拥有14多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人群的经济体,人均财富提升空间及内需释放潜力巨大,更应以我为主、主动作为,抢占发展先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内需中,消费是经济发展的目的,投资是经济发展的手段,二者关系需要辩证来看。只有目的,没有手段是不行的,只有手段,没有目的是万万不行的。
在消费端报告重点指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
短期来看,大宗消费与生活服务消费则是今年政策促消费的重点,“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费力释放将是当下需关注的重点。
在投资端报告则重点指出,“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要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机遇五】此外,在扩大内需战略下,需重点关注的是去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下文简称《纲要》),其中蕴含了企业在“扩大内需战略”下长期发展确定性方向与新机遇。
在第三章节“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中提出:持续提升传统消费,积极发展服务消费,加快培育新型消费,以及大力倡导绿色低碳消费。
笔者认为,促进消费的四个方面不仅涉及消费行业,而是将消费作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各方面的基础。
例如,在“持续提升传统消费”中重点提出,“推进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等,在“加快培育新型消费”中重点提出,“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发展新个体经济”等。
此外,在投资方面,《纲要》也重点指出制造业数字化与低碳绿色化两大技术改造方向。其重要性上文已作分析,不再赘述。
在第五章节“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释放内需潜能”中提出:在全国统一大市场框架下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努力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释放区域协调发展的巨大内需潜力。
笔者认为,各地区将趋向于形成“主体功能区”为特征、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需围绕各区域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做长期布局。
在第七章节“健全现代市场和流通体系,促进产需有机衔接”中提出: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国内统一市场,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
笔者认为,各地区过去所形成的价格保护机制将被逐步打破,行业集中度上行。交易与制度性成本下降,有利于企业市场边界扩大,头部品牌市场将会更广,区域性品牌企业需力争成为行业头部,不可“偏安一隅”。
在第八章节“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内需发展动力”中提出:增强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融资功能,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等。
笔者认为,伴随着全面注册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将实现高水平循环。在主板主要服务于成熟期大型企业;科创板突出“硬科技”特色,发挥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作用;创业板主要服务于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北交所与全国股转系统共同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下,创新型企业实现资本化、股权融资的机遇将大幅提升。
因篇幅有限,以上仅为《纲要》部分内容,建议读者从《纲要》中搜索自身行业的相关表述,理解学习“扩大内需战略”对自身行业长期发展的影响。此外,《纲要》是“扩大内需战略”提纲挈领性的文件,未来各有关部门将会进一步细化实化,各地方将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扩大内需战略政策措施。
五、提振信心: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自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长期承受着上游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所带来的供给冲击;下游终端消费低迷所带来的需求收缩;叠加多行业政策调整,疫情反复且防疫措施不断升级,生产经营活动频繁受阻,从而造成发展的预期不稳、信心不足。
报告指出,“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环境,用真招实策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
首先,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政府工作报告所述内容是对上述会议精神的进一步贯彻落实。
【机遇六】对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笔者认为,2023年政策面对于民营经济的呵护力度将不断加大,对“真招实策”应有所期待。往未来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将没有终点,民营企业应对市场上错误议论正本清源,拾起发展的信心。
六、绿色发展: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
中国式现代化有五大主要特征,其中之一便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自2021年双碳目标被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后,双碳目标工作便开始全面展开。
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其中“广泛”“深刻”“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3个关键词同时出现,是自新中国成立至今第3次,前两次分别是改革开放与住宅商品化,可见实现双碳目标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势必将对未来几十年中国经济、能源、产业、科技、金融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
2021年10月,《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两个重要文件相继出台,共同构建了中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而重点领域和行业、各地区的配套政策正在陆续出台,其对各行业的影响,以及增量机遇将会不断细化。
此次报告中指出,“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并明确,“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可见,实现双碳目标并不是单一的技术、能源、气候环境问题,也不是毕其功于一役。
【机遇七】对于企业而言,低碳绿色化将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标尺”。首先,近年来国家对企业低碳绿色化技术改造的政策支持不断加大,对于工业企业的支持尤为突出。
2022年6月29日,工信部、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为全面提升工业能效提出“推进重点行业节能提效改造升级。深入挖掘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节能潜力”“鼓励中小企业专注主业、深耕细作、强化创新,在节能提效技术装备领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等。
其次,当前政府正在逐步用双碳作为“标尺”引导企业规范健康发展。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
从2022年开始,政府部门已经开始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双控”,用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评判企业生产经营是否合规,从而给予不同的奖励和惩罚。
在政策的引导下,上下游产业合作方将逐步用双碳作为“标尺”衡量合作机会,资本市场逐步用双碳作为“标尺”判断企业资本价值。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如果在同样产量下的能耗相同,你的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低于他,那么你便会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与融资机会。
七、全面深化改革:完善新型举国体制
在深化改革工作方面,报告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笔者认为,2023年不仅是经济重启之年,也是改革深化之年。对于企业而言,改革的重要机遇,便是“新型举国体制”下,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所涉及的重点行业,以及向着“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
“举国体制”,顾名思义,是指特殊的资源配置与组织方式,由政府统筹调配全国资源力量,达成相应目标任务。“举国体制”首次被提出是在2002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以新世纪我国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
“新型举国体制”首次提出则是在2011年《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新型举国体制”,此后“新型举国体制”便主要用于科技创新方面。
2012年以来“新型举国体制”共有15次官方表述,2022年至今共有以下五次:
1、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指出,“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
2、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强化科技战略咨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3、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布局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4、2023年1月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指出,“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使我国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全球领跑者,在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力争尽早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5、2023年2月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指出,“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使我国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全球领跑者,在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力争尽早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可见“新型举国体制”的任务便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机遇八】以二十大报告所指出的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四个面向”为中心,同时结合“十四五规划”以及政治局集体学习等相关内容,“新型举国体制”所聚焦的重点方向及行业:
1、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
2、面向经济主战场: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
3、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油气勘探开发等;
4、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新发突发传染病、生物安全、医药和医疗设备等。
此外,我国的国情特色与体制机制,相较于西方发达经济体将更好的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其体现在于:
第一,中央决策可最大程度的凝聚全国共识、形成合力,并保持新型举国体制的长期战略定力;第二,国有企业在新型举国体制中将作为战略性创新的发动机,民营企业将成为关键支撑,发挥协同力量。
所以,对于身处其他行业的市场主体、尤其是民营企业而言,“新型举国体制”的普适性机遇便是其重要抓手—“专精特新”与“单项冠军”,上文已作分析,不再赘述。
八、安全发展: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
安全是实现高发展的前提,2023年风险防范工作的三大重心分别是房地产、金融和地方政府债务。
关于房地产,报告指出“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防止无序扩张,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
关于金融,报告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压实各方责任,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关于地方政府债务,报告指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遏制增量、化解存量”。
此外,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对于企业而言,安全也是企业发展的底线,在生产经营方面,尤其是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在使用层面要加强安全意识。
2023年,经济将重启、改革将深化,唯有以后天的视角思考明天的格局,以明天的格局做出今天的决策,才可不悲观、不迷茫,抓住长期的确定性!
*本文作者张奥平系增量院长。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