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电第一镇”的又一春

种昂2023-03-04 09:49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种昂 雨水节气后,青岛气温持续回升。眼看到了二月末,李欣正忙着为海信设在青岛南村镇的冰箱工厂最新的排产计划进行备料。

眼下,中国冰箱市场再次出现复苏迹象,三月海信这一基地订单量已达2021年同期、历史较高水平。生产一台冰箱所需物料多达数百种,作为冰箱采购部门的骨干,李欣面对陡增的行情,须赶在这几日逐一协调数百供应商,备齐排产计划涉及的所有物料,保证企业供应链韧性。

有着“中国白电第一镇”之称的青岛南村镇以生产冰箱、冰柜、空调、洗衣机等白色家电闻名。1997年以来,海信集团在这里投建空调、冰冷、洗衣机工厂,十多年来南村镇以海信智能家电产业园为核心形成了注塑、电子、冷凝器、蒸发器、检验、包装、物流等较为完善的产业聚集区。截至2022年,南村镇白电产能达1050万台,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华北总量26%。

在三年新冠疫情期间,南村镇许多大小工厂与全球白电市场一波三折的行情产生了同频振动:从最初疫情突发、需求骤减,到国内外冰箱订单暴增、一“柜”难求,再到去年下半年国内疫情又起、行情向下。在海信等智能家电链主企业的带动下,部分配套企业扩大产能或投资建厂,终于顶住了行业下滑的颓势。

2023年新春伊始,“中国白电第一镇”再次折射出回暖复苏的市场态势。

来自供应链的考验

这几日,当李欣对多个供应商采购新一周期的物料时,脑海里时常回忆起三年前春节后的景象。

2020年春节期间,武汉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大年初二,公司就紧急召开电话会议,研究应对策略、安排节后复产计划。年初四、假期尚未结束,李欣从老家赶回南村镇,协调供应商产能。

位于南村镇的海信智能家电产业园是海信全球最大的白电生产基地。其中,复产最急需的物料是电器件。当时疫情正严重,供应商所在的南方城市无法通行。李欣眼看着所剩不多的库存心急如焚,“公司按照惯例派出大巴拉回大批工人,产线也逐步复产。如果这时任何一个物料供应不齐,都有引发停产的可能。”

2月底,部分城市刚刚恢复交通,采购部的同事们立即集体外出追订物料。李欣全副“武装”带着口罩、护目镜、消毒酒精从宁波机场落地后租了辆车,连跑温州、台州等地六七家供应商。可筹集到货源后他发现,交通阻断、运力锐减,如何运抵又成了大问题。

这时,工业企业的供应链面临着层层的困难。有时,李欣先将多个供应商生产的元器件集中,统一抢订班列发运;有时,实在没有运力,只能花费数倍的运费自行包车运回。可两个月后,市场骤变,让李欣再次猝不及防。

原来,疫情期间,居民开始储备物资,导致冰箱、冰柜在传统的淡季出现逆势行情;海外供应链紧张,订单纷纷转向国内,出口暴增。国内国外猛增的需求同时汇集而来,线上线下的销量更是一路狂飙!

直到现在,李欣还清晰地记得,2020年3月到4月,冰箱订单突然大涨三成以上,整个采购部门压力陡增。那段时间,每个月都有一两成物料供给吃紧,采购人员将稀缺物料逐一整理,一日一报,采购人员每天的主要精力都用来与供应商协调、跟进供应情况。

2020年8月,上游一家钢厂因订单持续增加,设备无暇检修、超负荷运转,一条生产线全部报废,钢板供应更加紧张。用于冰箱抽屉的塑料粒子供应商原本满车发货,可在生产频频告急下,有时半车不到就须紧急起运。

这时,芯片是最紧缺的物料。随着家电智能化趋势日益凸显,芯片用量大幅增加。各大芯片厂家门口都排起了长队,每一个家电厂商都在千方百计、倾尽全力抢到这紧俏的物资。市面上,芯片价格更是一路飞涨。从供应商处实在抢不到货的家电厂商,就只能到市场上高价购买现货,最高时超出以往十倍甚至二十倍。

第一轮新冠疫情客观上刺激了冰箱的消费,需求火爆一直持续到2022年上半年;从下半年开始,国内冰箱市场开始掉头向下,供应链恢复正常,追料保供的压力大为缓解。

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外疫情渐消,供应链恢复正常;经过两年的热销,市场需求基本满足,难以持续;同时,海运费暴涨,国内产品出口成本优势被抵消。

此时,李欣与同事们再次面对供应商时,谈到的除了供应稳定性提升等传统挑战外,更多的是关注后疫情时代的新挑战,从“产品设计源头、生产过程”等各个环节积极推进与产业链上企业的深度耦合,以实现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2023年,又是一个春天。经历了三年疫情严峻考验,如今海信冰箱供应链抗风险能力大为增强。春节后,国内疫情渐消,冰箱市场再次显现止跌回升的复苏迹象。海信这一基地三月份冰箱订单量已达2021年同期、历史较高水平。李欣与同事们正忙着为三月排产计划协调货源。

李欣认为,今年上半年,冰箱库存大幅降低,市场显现回暖迹象,在刺激消费政策的作用下以及即将到来的电商节,下游经销商开始纷纷补货;同时,海运费大幅降低,中国商品出口的成本优势再次显现,海外市场也开始企稳回升。

爆单的印刷厂

2月27日,张楠与工人们加班到凌晨一点多。次日,记者见到他时,他预计当晚又要干到凌晨了。

2022年,张楠扩建了一个1.2万平米印刷工厂,技工人手不足,部分机器设备尚未安装。可春节刚过,工厂的业务量却频频爆单,达到了历史最高峰值。

张楠的工厂为海信等国内多家白电企业印刷产品说明书,每月印量可达一百万多本,涉及上千个型号的白电产品。

眼下,该工厂接到的订单猛增,每天的印量足足增加了六成。从订单量来看,今年三四月份仍将始终维持在高位。新厂产能得到释放,张楠悬着的心总算落了下来。

原来,作为白电企业的配套商,张楠在2020年以来同样经历了这个行业的一波三折。

张楠至今还印象深刻,2020年初疫情突发,公司管理层在大年初七早上,第一次全部戴上了口罩召开紧急会议。口罩之下,所有高管“面色凝重”——工厂300多人,只到岗60多人,无法开工,而且急需消杀装备,申请复工许可证。

经过多方协调,两天后企业拿到了复工许可证,陆续有200多人返岗。可这时受家电市场低迷的影响,生产订单暴跌,刚刚返岗的200个工人闲着的就有七八十个。

2020年4月,多个客户同时送来了订单,当月比春节前翻了一倍还多,这让张楠惊喜连连却又措手不及。工厂排班由一班改为双班,24小时不停机,工人数量最高时增至400多人。

张楠的工厂汇集了多家白电企业的订单,从家电产品必备的说明书中也能折射出行业的走势。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往往说明书越厚;出口的产品则要附上六七国语言;同一款产品不断迭代,说明书的版样也在不断更新……

为了赶工期,张楠在2020年6月花费60万元上马了一套制版设备。以前,其他公司为其制版需要1-3天;自行制版只需半个小时,效率大幅提升。

疫情前两年,让张楠颇费心思的来自企业招工。一次,工厂七八个老师傅在外聚餐成了次密接,需要立刻隔离。为避免订单交付逾期,张楠周四上午紧急从设备厂家以1.8万月薪直聘的技师从温州火速赶来,保证次日产线的正常运转。生产紧张时,企业在当地追加20%的工资仍然请不到人,只能到周边各市去招工。

订单接踵而至,设备持续运行,有时两三个小时停产检修的时间都没有。2022年初,张楠投资5000万元新建了更大的工厂。可不断突发的状况带来了无法预料的冲击。

2022年初,俄乌战争爆发。最初,张楠认为,万里之外的局部冲突与其毫无关联。可随后当部分出口订单尚未交付就被取消时,他猛然意识到,原来眼前的印刷车间连通着全球家电产业链,生产经营与国际政治局势息息相关。

2022年国庆期间,浙江一家生产洗衣机零部件的大型企业因疫情数百工人被隔离。这家配套厂商生产中断,导致了多家白电企业出现供应链危机。张楠也被客户紧急召去开会,研究应对措施。他这才发现,在这条产业链中,任何一环出现断链,都会间接影响其他环节正常运营。

从2022年4月开始,张楠订单逐渐减少,尤其是出口订单锐减,车间工人开始陆续调休。张楠也一度担心新建工厂的前景,很多计划采购的新设备也迟迟不敢下单。

好在2023年春节过后,疫情渐消、市场复苏,张楠从家电企业接连拿到大量订单,新厂车间又开始忙碌起来。重燃信心的张楠告诉记者,新工厂订购的数码打印机将很快送货安装,满足客户多批次、小批量的印刷需求。

搬迁来的配套商

三年疫情考验着每一个企业的供应链,也加速推动了制造企业与配套厂商之间形成更为密切的产业集群。

张斌是一家徐州玻璃制品厂的法人代表、总经理。为贴近大客户,去年6月这家公司直接来到南村镇投资近三千万元新建了一座工厂。

从徐州运到青岛南村镇每年运费就要耗费上百万元,更为重要的是,一旦产能集中在某个地区,生产运营、交付运输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张斌就在2021年遭遇了当地限电危机。

为完成能源“双控”目标,2021年8月江苏开始拉闸限电。张斌回忆道,公司突然接到通知,第二天就要停电限产。当时,正值产销旺季,工厂每天生产14万片,比以往高出四成。一旦停电、订单无法按期交付,企业就要承受巨大损失。

无奈之下,他与父亲当即决定,租赁柴油发电机,保证生产运营。限电第一天,张斌以每台四千多元/天的价格,在临沂租到了两台柴油发电机。后来,大量企业争相租赁,发电设备每天租金竟涨到上万元。

张斌总共租赁了8台柴油发电机,每天光柴油就要耗费数万元的开支。粗略算来,限电四五十天,该公司就要增加四五百万元的开支,高出平时十倍左右的费用。加之,三年来物流多次受阻,张斌父子下定决心跟随客户就近建厂、分散布局。

建新厂需耗资近三千万元,但也省去了每年上百万元的运费,与客户密切了日常联系。张斌也从徐州来到南村镇的新厂进行日常管理。

今年,新工厂三四月的订单量比2月环比增长了三成以上,这已经接近往年旺季的销量水平。

正因为感受到市场复苏,张斌介绍道,徐州工厂正在投入800万元搞技改,添置自动化设备、提高产品质量。他和父亲也正酝酿跟随客户的投资轨迹,就近选址新建另一个工厂。

在海信带动下,如今有着“中国白电第一镇”之称的南村镇相关配套企业已有上百家,相关产业人员超2.1万人,占全镇产业工人近八成。2022年,南村镇白电总产值146亿元,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华北总量26%。

采访中,南村镇一名相关官员介绍道,受益于龙头企业的带动以及国内白电行业的复苏,今年以来南村镇整个白电产业呈现出回暖态势。

近三年来,整个家电产业经历了“跌、涨、跌”的规模波动。GfK中怡康大家电事业部总经理彭显东预计,2023年,伴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复苏,居民消费信心的提升,白电市场规模将再次回暖。其中,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主要的大家电品类2023年同比会取得5%的增长。

(应采访者要求,李欣系化名)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深度调查部资深记者
关注石化、钢铁、机械制造以及山东地区区域新闻报道,擅长公司新闻分析、人物特写、深度报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