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失能”人生:长护险湘潭探索样本

姜鑫2023-03-03 21:48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姜鑫 尽管不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心情,但每当护理员小黄上门的日子,张正(化名)的嘴角总会露出笑容。

张正卧病在床已有十年时间,他的老伴陈阿姨年近60岁,老两口住在湘潭市雨湖区韶山路附近的一处老街区。

他们与小黄的结缘,得益于湘潭市正在探索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以下简称“长护险”)。正是在小黄的协助照顾下,张正实现了渴望的“洗澡”,告别了褥疮的困扰。

位于湖南省中部的湘潭市,距离长沙仅80公里。这座拥有270万人口的城市有着显著的特色——老龄化程度较高,不但人均寿命高于省平均年龄,而且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了21.93%。

2020年9月,湘潭市被列为国家级长期护理保险扩大试点城市,成为自2016年长护险试点启动以来49个试点城市中的一员。长护险运行两年以来,湘潭市累计受理失能评估申请2965人,享受待遇2269人,张正就是其中享受长护险待遇的一位。

将视角移至全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64亿,占总人口的18.6%,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9亿,占比13.50%。65岁是老年人面临失能风险的重要转折点,随着年龄增长的身体机能和认知能力的退化,失能风险加剧。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老年护理保障问题,发达国家陆续建立护理保险制度,以化解长期护理负担风险。如此情形下,中国如何加快推进长护险制度建设显得尤为迫切。

失能困扰

陈阿姨形影不离守护在老伴身边,已经有十年时间。

2013年正月初二,全家沉浸在过年的喜庆气氛之中,不幸却突然降临。

张正在室外放鞭炮时突然倒地,陈阿姨和女儿紧急将其送至医院后,检查结果是突发脑干出血。出院后,张正失去了行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张正突然卧病在床,失去了工作收入,同时也把陈阿姨“栓”在了家里。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突发的一切打乱了一家人的生活节奏,也给这个并不富裕的三口之家带来沉重打击。

谈及过往,陈阿姨有些哽咽,“一直没有离开过他,就连双方父母去世,也是打车将老伴‘拉’到乡下后才安葬了老人。”

虽然陈阿姨全职在家照护,但是张正长期卧床,深受褥疮困扰。这种情况直到2022年才有所好转。

2020年9月,湘潭市被批准为国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也是湖南省唯一试点城市。2022年1月,符合重度失能标准的张正在参保后开始享受长护险支付待遇。自此,陈阿姨家里也迎来了常客——工作于福寿康健康养老服务公司的护理员小黄。

据陈阿姨介绍,小黄每周四次(每月不超过16次)到家里给老伴做护理服务,每次服务1.5个小时。“她比较专业,不但能经常帮老张擦洗身体,还能在服务时和他聊天,排解他难以出门的寂寞,这一年多以来,老伴的精神劲头好了许多,屋里的异味也没有了。”陈阿姨说,更重要的是自己学到了不少护理技巧,以前挪动老伴很费劲,现在学习了一些专业动作后也能推老伴出去晒太阳了。

难言的需求

和陈阿姨年纪相仿的向立辉也是长护险制度的受益者。

向立辉是一名护理员,工作于湖南佳护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护康”)。这家公司成立于2020年12月,是专门服务于长护险待遇享受群体的上门服务机构。

从事护理工作,向立辉每月有5000多元的收入,这在湘潭已经是不错的收入水平。目前,向立辉服务了十余位老人。

在湘潭市长护险服务项目清单中的48项服务中,洗澡几乎是最受欢迎的一项,陈阿姨对此深有感触。

对于失去自理能力的患者而言,与疾病伴随而来的还有大小便失禁这样的窘况,很多时候老人家支支吾吾,尽管房间里常做清洁,也遮不住气味。

向立辉在工作中发现,许多患者会因为难以启齿和害怕花钱,即使身体感到了不适,也不会直接向子女直接表达“想洗澡”的需求,在她服务的顾客里甚至有人几年都没有洗过澡。

量体温、测血压,有人蓄水、浇水,搓澡、洗头、陪老人聊天是上门助浴必要的过程,向立辉最喜欢的是陪老人聊天。

在第一次上门助浴前,她都会提前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到正式洗澡的时候,迎合患者的兴趣,聊聊与患者相关的话题,能够让对方更加放松和愉悦。也正是这种准备,使得不少久居病床的老人有了心灵的慰藉。

在每次提供的1.5小时服务中,佳护康会在顾客端收取15元的费用,这占单次服务费75元的20%,其余80%由长护险基金支付。除了洗澡、洗头、剪指甲等25项生活照护外,湘潭市长护险还提供包括15项医疗护理和8项康复训练。

向立辉发现,对于失能家庭来说,她每个月16次的上门服务解决了不少问题。但对于不在长护险试点范围内的家庭,在花费人力全职照料或请保姆的情况下,很少人愿意支付千余元来享受这些服务。

湘潭探索

据湘潭市医疗保障事务中心副主任李好介绍,湘潭市于2021年2月22日开始首次长护险评估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受理失能评估申请2965人,享受待遇2269人,基金支出2100余万元。

2016年6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明确提出上海、苏州、承德、长春等15个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并发布试点工作的原则性要求,将其以社会保险的形式引入社会保障体系。2020年9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和财政部联合发布扩大试点城市范围的名单,在第一批试点城市的基础上,新增了北京、天津、福州、昆明等14个试点,湘潭市在第二批试点城市名单中。

在全国长护险试点地区中,上海、宁波、苏州以医保统筹基金作为唯一的基金来源,其余城市则体现出多元化筹资的特点。其中采用最多的是医保统筹基金结合个人缴费和财政补助的筹资组合形式,也有部分试点地区采用的是医保统筹基金结合个人缴费的渠道。

湘潭市在两年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例如该市在评估时最先采用国家标准,在筹资时采用按比例筹资形式等等。

据湘潭市医保局局长马金辉介绍,湘潭市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按年度筹集,以单位和个人缴费为主,政府补助和社会互助相结合的多渠道筹资方式。单位和个人缴费原则上按同比例分担。

如果是在职职工,长护险个人缴费部分,以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为基数,按0.12%的费率缴纳。退休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则分别以本人上年度养老退休金收入总额和上年度湖南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基数,由个人按0.24%的费率缴纳。

陈阿姨就是通过自己缴费的方式参保了长护险。

据了解,目前湘潭市长护险的参保对象主要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主要包括用人单位在职职工、退休人员、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和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目前,全国各地试点城市中,大部分参保对象都是以城镇职工为主,但成都、上饶、广州、南通、呼和浩特、北京市石景山区等地目前已经扩展至城乡居民。

据李好介绍,在启动之初,湘潭市失能评估标准为巴氏量表。2021年8月国家失能等级评定标准出台,湘潭市立即组织评估员、评估专家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培训,及时将地方标准向国家标准平稳过渡,率先使用国家失能评估标准。

在给付方式上,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护理费用不设起付标准,实行限额支付。给付分四种情况进行: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其限额为100元/人/天,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其限额为80元/人/天,由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支付70%,个人支付30%。入住定点养老机构的失能人员,为50元/人/天,报销比例与定点医疗机构一致。选择机构上门护理的,限额为75元/人/次,由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支付80%,个人支付20%。

陈阿姨的老伴享受的则是机构上门护理的方式,长护险基金按月将给付费用支付给护理机构,陈阿姨只需出自费部分即可。

在湘潭市第六人民医院(六颐苑康养),记者了解到,在其住院部住院的老人,每月床位、护理、餐费等多项花费需要四五千元,长护险支付70%后,个人每月需花费2500元左右。

如何照亮更多人

自湘潭市试点开展以来,全市共有定点护理服务机构50家,其中医疗机构7家,养老机构24家,上门机构19家(含多重服务资质6家机构)。向立辉所在的佳护康则属于第三类。

对于享受长护险待遇的2269人来说,上述服务机构是充足的。不过对于护理机构服务者来说,客户资源是有限的,部分护理机构甚至采取降低自费部分收费的方式来开拓客户。

湘潭市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6.1万人,其中在职职工41.1万人,离退休人员25.0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1.9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71.9万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20.1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1.8万人。这也意味着,未来有更多的人群需要纳入到长护险保障范围中来。

其实,由于农村地区的人均收入相对较低,且劳动强度大、医疗条件和保养意识都相对薄弱,加上老龄化城乡倒置的问题,农村地区应更需要长护险来应对失能风险。如何尽快有序地将农村居民纳入参保范围之内,是当前长护险制度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湘潭市已经开始进行探索。在采访中,湘潭市待遇保障和医药服务管理科负责人何卫龙表示,“我们会在下一轮实施细则方案中进行优化,对于退休人员的缴费比例有下调的打算。另外,还将考虑探索长护险参保扩面——将城乡居民医保纳入长护险保障范围。”

但在扩容过程中,筹资是摆在试点地区面前的第一道难题。湘潭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周复明坦言,现在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险的筹资模式是财政补贴占70%左右,2023年湖南收费标准是350元每人,补贴(比例)还没定,个人缴费部分今年可能会适当上涨,部分居民意见比较大,长护险在城乡居民间推开,也需要个人缴纳部分费用,试点城市推行难度也比较大,目前财政比较困难,需要多方协调来推进这件事的进展。“也有人担心,我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缺乏独立的筹资渠道,对医保基金依赖严重,导致筹资环节缺乏可持续性,但目前来看,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一位寿险公司公共事务部负责人表示,目前可以参考国外分层的筹资机制,例如依据不同的年龄群体采取不一样的筹资标准、对于不同收入等级群体中梯度筹资。

面对汹涌而来的老龄化社会,失能的照护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长护险作为重要的解决手段之一,需要以更大的力度和更加健全的顶层设计来推动其进一步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员孙洁就在其今年两会的提案中表示,促进养老护理体系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需从国家战略层面统筹解决关系老年人护理的重大和长远问题。

孙洁建议,可以参考日本、德国将长期护理保险纳入社会保障制度框架,相关政府部门尽快研究出台相关制度规范,明确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定位与发展方向;还应建立全国统一的等级评定和需求评估标准,管理规范,逐步完善多渠道筹资机制,扩大保障范围,保证其可持续发展;同时,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创新参与养老护理产业链条建设,逐步提高商业保险服务老年护理问题的能力,满足老龄化现象带来的长期护理保险需求。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金融机构新闻部资深记者
关注证券、新三板、保险行业与上市公司相关领域。擅长深度报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