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奇洪/文 2019年国家颁布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明确了粤港澳大湾区要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创中心,这是继北京、上海后第三个国家定位的国际科创中心。
北京集中了中国科学院众多从事基础研究的研究所和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为代表的中国最顶级大学,形成了高端科学人才培养、前沿基础科学研究的较完整体系;上海围绕中国优势发展产业和前沿发展产业,汇聚了众多产业技术所、产业研究型大学以及基础科学研究型大学。
对比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科技资源相对雄厚者,主要集中于香港、广州、深圳三地,香港科研机构、人才集中于大学,广州科研机构、人才集中于研究型大学和专门科研机构,深圳的企业成了科技创新主体。粤港澳大湾区,一方面科研力量“碎片化”,没有形成真正合力,另一方面众多地市科研力量薄弱,与长三角相比,几乎不存在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研机构。粤港澳大湾区要真正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国际科创中心,还任重道远。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力量现状
粤港澳大湾区科研力量主要集中于广州、香港、深圳三地。广州作为中国七大地理分区之一的华南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是国家在华南布局大学、科研机构和产业/企业科研机构的重地。中国七大地理分区大学标配是综合性大学、工科大学、农业大学、师范大学、医科大学、外国语大学等至少一所,广州拥有以文理见长的综合性大学中山大学、以工科为主的华南理工大学、以农学位主的华南农业大学、以师范为主的华南师范大学、以医学为主的中山医科大学(后并入中山大学)、以培育外语外贸人才为主的广州外语外贸大学,还有广东作为中国遍布全球华侨的最大输出地而布局在广州以招收华侨子弟为主的暨南大学、广州作为中国南方军事指挥中心而布局的第一军医大学(后改为地方院校南方医科大学)。作为中国最大科学研究机构的中国科学院,在广州设有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下辖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能源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广州化学研究所(广州化学有限公司)、广州电子技术公司等。在产业和企业研究机构方面,广州有中电科广州通信研究所(第7研究所)、国机集团中国电器科学、中船广州船舶与海洋和广州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南方电网科学和数字电网、广州汽车集团汽车工程等。总之,与东北、西南、西北等地理分区相比,广州集华南万千宠爱于一身,不乏研究型大学、中国科学院下辖研究所和各类产业/企业研究机构。
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其科技创新力量主要在各类大学。香港是全球高等教育资源集中度最高的地区,在8所公立大学中,有5所大学全球排名长年稳居100强(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除此之外,港澳地区还有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港澳地区大学主要特点是以英语教学为主,采用英式教育体系,生源和师资国际化。
深圳作为很晚成立的城市,大学和科研机构布局较晚,科技创新力量主要来自各类高科技企业,如华为、腾讯、中兴、比亚迪、大疆、迈瑞、华大基因、立讯精密、大族激光、研祥、瑞声等,因而深圳的科技创新呈现出明显的“6个90%”现象:90%以上的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龙头企业。深圳本土大学——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深圳技术大学等和全国著名大学深圳分支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北京大学深圳校区、清华大学深圳等,主要还是以人才培养和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主,并没有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策源机构。
佛山、东莞、珠海、中山、惠州、江门、肇庆均有一些本土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教育型大学,如佛山科技学院、东莞理工学院、五邑大学(江门)、肇庆学院、惠州学院等,以及全国著名大学在珠海、东莞、佛山、中山等地兴办的校区、独立学院,如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等,普遍缺乏科技创新型大学和研究机构。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存在主要问题
作为定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与京津冀、长三角对比,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力量偏弱,产学研没有形成真正合力。
广州虽然是中国科教中心之一,但在科技创新方面可谓“有高原无高峰”,导致广州与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联系不强,广州并没有真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策源地。广州的研究型大学涉及各个专业领域,但在全国面向未来前沿专业鲜有拔尖项目,例如,广东最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高端人才主要来源于北京、南京、成都、西安、武汉、长沙等地。广州产业/企业科研机构数量少,在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颠覆技术研究方面,并不突出,如智能电网研究,广州不如南京;电子信息技术研究,广州不如上海、南京、合肥。
香港、澳门以金融、航运、贸易、购物、旅游为主业,排名全球领先的大学有三个特点:一是围绕香港、澳门发展定位,商科专业突出,金融、商业、贸易、旅游为重要专业;二是香港、澳门缺乏制造业,一些大学尽管有新材料、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技术、大数据等专业,但由于缺乏产业应用场景;三是由于香港、澳门缺乏高科技产业,导致大学难以真正招到未来真正从事前沿科学研究学生。
深圳科技创新主体是企业,但深圳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缺乏相关高端科技人才培养大学,导致相关领域人才来源依赖于粤港澳大湾区以外城市。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面,深圳与北京、长三角(上海、南京、杭州、合肥)、成都、西安、长沙等技术和人才联系甚至强于与广州联系。如何强化与广州、香港科技创新协同是深圳未来面临重要课题。
与长三角比较,普通地市科教力量薄弱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主要短板。长三角地市普遍有某个/些专业领域在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如苏州(苏州大学材料科学、放射科学、光学、生物工程)、无锡(江南大学食品科学、生物工程)、徐州(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镇江(江苏大学农业电气化、江苏科技大学船舶工程)、扬州(扬州大学动植物检验检疫)等;苏州(中国建材苏州非金属)、无锡(中电科技58研究所、中船702研究所)、常州(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中国煤科常州、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扬州(中船723研究所)、嘉兴(中电科技36研究所)、芜湖、蚌埠(中电科技40研究所和41研究所、中国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淮南(中电科技8研究所)等地市均分布着国家级科研机构。佛山、东莞、珠海、惠州、江门、中山、肇庆等城市要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还任重道远。
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路径建议
第一,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广州、香港、深圳必须发挥各自科教优势,推进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广州作为华南自古以来中心城市,科教资源以专业全见长,应围绕粤港澳大湾区未来产业发展,锻长板,为各产业发展输出各个层次人才;深圳科技创新不同于全国其他城市,开创了以企业为科技创新主体的“深圳模式”,科技创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应用性,但在前沿科学基础研究方面缺乏相应研究平台,深圳应该面向未来、面向全球,把光明科技城打造成全球人工智能、海洋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基础研究高地;香港科技创新以排名全球前列的大学基础研究见长,一方面应在香港靠近深圳湾的北部区域(屯门、元朗等地)划出一定空间,用来作为未来产业的研究和企业孵化,把曾经冷落的高科技产业捡起来,另一方面加强与深圳等城市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利用香港各个大学在广东多个城市已建校区有利条件,以现有产业需要作为科研导向,加强产学研合作。
第二,借鉴深圳高新区(南山区)做法,大力培育发展本土高科技企业。深圳高新区(南山区)以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为依托,形成了“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条和各类创新载体良性互动的融合创新体系,造就了众多世界领先的本土高科技企业,使南山区成为了全国乃至全球著名的经济大区和科技强区,2022年陆地面积只有188平方公里的南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36亿元,成为中国单位面积产出最高区域。粤港澳大湾区众多科教城,可以深圳高新区为参考,以大学、科研院所原始发明为核心,正向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最终通过企业孵化,实现0-1创新创业。
第三,粤港澳大湾区各节点城市招商引资,可以参照东莞松山湖高新区、佛山高新区南海园(狮山镇)发展模式,以引进的重大产业项目为导入,通过产业发展促进科技创新,按照产学研紧密结合方式,实现产业共性技术发展,再以产业共性技术为引领,推进产业集群倍增发展。
第四,针对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不足问题,应加强引进和创建高水平科教平台,一方面可以依靠本土科教机构培育,解决技术人才不足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作为发展未来产业基础。
(作者为河海大学区域和城市高质量发展智库首席专家)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