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王忠民谈高质量发展长期路径:从公司内部治理延伸到社会治理

杜远2022-12-30 10:09

12月30日,2022ESG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暨上市公司年度盛典在线上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作为指导单位,经观传媒主办。论坛携手与会嘉宾,共同探讨ESG热点问题,把脉中国经济,探寻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助力中国上市公司未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金融稳定发展理事长、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就ESG与中国高质量发展作主题演讲,王忠民表示,从公司内部治理,延伸到市场治理,再延伸到社会治理,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期路径。

王忠民首先从公司经营活动的外部性角度,解析了ESG要求的内在逻辑。他表示,例如碳排放这样的指标,过去并未包含在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但如果不将碳排放的社会成本纳入企业成本,就无法恰当反映社会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平衡。ESG评价体系的作用,在于将过去不被纳入企业报表的成本,通过社会治理的形式予以综合评价,从而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内在价值。

“今天在公司治理中特别是针对上市公司,会衡量公司的社会责任,包括碳排放量、对职工的回报,生产污染环节等,这是ESG治理结构中的第一层”,王忠民说:“进一步则是价格发现机制,企业通过交易市场交易自身在绿色低碳等方面的贡献并获得收益,从而实现优胜劣汰的效果。”

王忠民此间还提到了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机制问题。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是将温室气体减排项目(森林/风光伏电站/甲烷利用)所吸收的二氧化碳进行量化、核证、出售。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相比,CCER是自愿,而后者是强制。CCER在实现“双碳”转型目标中能起到推动作用,但由于其交易量小、个别项目不够规范等原因在2017年暂停。王忠民认为,以往CCER因覆盖面较小而无法充分实现价格发现机制,希望CCER未来能在更大范围内施行,通过价格发现和价值补偿来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

王忠民谈到,从治理的角度而言,随着人类社会有了公司制度,就会通过公司治理来提升社会生产效率,供给产品给社会,从而使经济的“质量”逐步提高;当公司借助证券化上市成为公众公司后,不仅产生了新的治理要求嵌套在公司中,证券交易市场中的一系列规则制度,也会通过市场治理推动公司完成各种要求。

“今天,ESG更多的是通过监管部门、交易所给公司治理提供指引和要求,以往,当公司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时,更多地是通过表外的方式体现环境和社会责任成本,而通过ESG评价体系、通过CCER这样的机制,则可以有效的督促公司积极履行低碳环保、承担社会责任,从而在社会层面有效解决治理的问题。”

王忠民认为,从公司内部治理,延伸到市场治理,再延伸到社会治理,并在此过程中推动制度的确立运行,实现制度内在的有效价格发现机制,将是通往高质量发展的长期路径。

针对目前国内碳排放权交易,王忠民认为这是一个通过市场治理机制推动企业提升ESG表现、产出社会效益的安排,不过在交易质量和内涵上仍有提升空间。“一是部分企业有‘免费’的碳排放权,有些则没有,这样的安排就无法通过惩罚机制实现价格发现的功能;另一个则是需要让碳排放权的供给端形成竞争机制,比如针对能源行业的煤炭、光伏、风能等不同类型的企业,要通过制度安排让它们之间形成竞争,从而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以提升整体社会效益”。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从业10余年,2012年加入《经济观察报》,不敢妄言新闻理想,但求专注、专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