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欧阳晓红
一
“全北京向上看”,12月19日晚,北京世贸天阶拆除扫码围栏后,坐标此处的这6个字亮了,其指向的天幕亦亮了。市民则因阳或阴而踌躇,目前他们向上看的或只是自家天花板。
北京地标似乎正在“解除”疫情风险,但“横”为稳经济,“纵”为防风险的2023坐标却可能难言债务、房企等风险隐患一一拆弹。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稳经济、扩内需、强信心之积极信号的同时,也重点提及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
19日,A股沪指(3107.12,-1.92%)、深成指(11124.70,-1.51%)、创业板指数(2346.70,-1.14%)下行,总成交额7568亿,北向资金净买入-14.91亿,4464只个股下跌。而前一交易日是3594只个股下跌,北向资金净买入43.62亿。
次日,A股三大指数也均下行,沪指、深成指、创业板指数分别跌1.07%、1.58%、1.53%。美元指数103.95,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报6.9621。由于当天,日本央行意外转向,上调收益率曲线控制(YCC )目标利率 0.25%至0.5%,扩大资产购买规模,日元兑美元跳涨至131.88;但全球国债市场大跌,美股三大指数则止住四连跌企稳。
在预强期与弱现实的反复拉扯中,市场这次又调头选择了后者。即强预期暂时败给了弱现实,这可能也是市场自12月5日开始纠结之后,权衡疫情开放、公共卫生与医疗体系压力测试等利弊,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海外市场震荡变化,给出的短期答案;尽管这并非绝对。
“近月来国内各方面政策非常积极,但疫情仍显著抑制经济活动,令11月各项数据蒙上阴影,疫情优化与地产政策预期或已Price-in,前期强预期与弱现实局面有所收敛,也初步反映在本周市场定价中。”招商宏观张静静团队分析称。
张静静指出,未来1个月左右国内疫情处爬坡期,再加上海外扰动,前期股强债弱格局可能暂时切换。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基调较为积极,加之明年上半年央行或有降息,招商宏观对明年权益市场仍乐观,但短期扰动不应小觑。
如同海外市场放松疫情管制后,初期出现的各种问题;“二十条”、“新十条”疫情优化措施实施之后,我们也难免会出现不适症,以及需要一段时间的修复磨合,经济及日常生活方能恢复常态。
此时,虽然天幕呈现的神奇未来城市、浩瀚宇宙奇观等依然会在你头顶24米的高处真实掠过,尽管天幕仍在努力营造一场巨大而真实的梦幻,但这个坐镇北京CBD东区门户的地标却因街道空旷无人,而显得有些“落寞”;霓虹灯还闪着同样的光,却照不到同样的人……
不过,暂时的疫情放松压力测试与应急机制考验并不能真正撼动市场信念。
“有弱现实的原因,猛然放开管控后,疫情更坏肯定会影响经济行为。其次,是股市自身运行的原因。本次小反弹,上证综指至今时长已有30个交易日上下,时间不短,幅度超10%也不算小。”一位资深私募人士如是分析12月19日的A股下跌,“再者,一年期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当日近2.6%,低位回升超30%。年底叠加经济预期向好,资金紧张,也不支持A股更好在反弹。还有,不排除有投资者临近年底在兑现利润卖出。”
上述私募人士认为,今年看着流动性宽松,实际上央行并未大量投放资金,而来自于疫情影响下经济低迷,被动形成宽松,即今年企业资金需求低;明年经济恢复后,企业资金需求将会走好。“明年资本市场或许不会有明显的较好行情。不是说经济好了,股市就对应的一样好。”
二
2023年的流动性趋势如何呢?政策又怎样定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
而积极稳经济之外,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基调也颇具忧患意识。据开源证券分析,延续“三重压力”,继续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但整体更积极,多处笔墨可见更注重发展、稳增长、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会议明确“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
与此同时,防风险方面较去年的提法变化明显且笔墨较多。去年会议提及的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的野蛮生长……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抓好风险处置工作……研究制定化解风险的政策……完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
今年会议的表述则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同时要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压实各方责任,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强金融、地方债务风险防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副主任韩文秀近日表示,经过三年攻坚战,我国金融风险已经得到收敛,金融体系总体稳健。但是,近来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必须坚持标本兼治、远近结合,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房地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对经济而言,既是动力源,也是风险源。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是重中之重。此外,要重视防范化解中小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通过推动高质量发展,从根本上防范化解风险,形成经济和金融的良性循环。
更重要的是,对待资本的态度发生转变。诸如,去年提及的是: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
现实来看,经济周期波动加上监管风暴,无论是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还是滴滴等互联网新秀,陆续调整裁员;前两者的市值基本腰斩。
而今年的会议指出,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以及“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由此可见,对待资本的态度由“监管”转向为“支持”。此次会议还强调“两个毫不动摇”,再次明确对民营经济的支持。“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12月19日盘中,阿里巴巴(BABA.US)涨超2%,报88.88美元。据媒体报道,新任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12月18日在杭州深入企业、社区、科创平台、文化遗址公园开展调研。他指出,要真正把企业家当自己人,在情感上做到真心,在交往上做到公心,在制度上做到安心。并强调要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规范资本行为、激发创新活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在推动发展、国际竞争和造福社会中大显身手,争当规范发展模范生、创新发展领头羊、融通发展服务商支撑者。
如果换种角度看,对资本转向可能也有“防风险”“夯基础”,加强“国家安全”建设之考量,因为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就在12月1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简称《意见》)对外公布。
《意见》提出20条政策举措,包括建立保障权益、合规使用的数据产权制度;建立合规高效、场内外结合的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建立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建立安全可控、弹性包容的数据要素治理制度等,初步搭建了我国数据基础制度体系;旨在充分激活数据要素价值,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激活市场主体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
这也意味着,续疫情防控优化“二十条”、“新十条”之后,旨在稳经济的“数据二十条”也来了——为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布署的“5个重点任务”保驾护航。如会议指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
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韩文秀表示,我们要充分发挥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潜力最大的内需市场的优势,要加快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发展,要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
开源证券分析,“5 个重点任务”中之亮点是消费、平台经济和地产,表述略超预期。消费来看,会议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特别是“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随着经济逐渐恢复常态,可关注如消费券等政策会否加码,并可研究将‘财政直达消费’作为储备工具。”
三
诚然,疫情反复及内外需疲软等叠加负面因素冲击下,11月国内经济数据不及预期。
经济走弱对失业率的映射也开始显现。11月城镇调查失业率录得5.7%,较10月上升0.2%,略高于今年两会定的“5.5%以内”目标。如此,经济何以行稳致远?
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要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尊重市场规律……要着力发展实体经济,依靠创新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纵深发展,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潜能。要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提升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围绕经济发展和民生急需,推动补短板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消除制约居民消费的不利因素。加强金融、地方债务风险防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要准确把握明年经济工作部署要求,敢担当,善作为,察实情,创造性抓好贯彻落实,努力实现明年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从“12.6”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四敢”到此次会议提出的“敢担当,善作为,察实情”,可见紧迫形势下,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或是一手抓经济一手防风险的必选之项;而作为拼经济、抢订单的市场主体更需拿出“二次创业”的勇气与睿智。
如此,政策的确定性显得格外重要——这也是不少企业家、经济学家的切实期盼。
就此,不难发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6 个更好统筹”中特别关注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诸如,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要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
开源证券认为,这意味着在“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的要求下,仍会审慎对待负面紧缩政策,防止大起大落,扰动预期。
此次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近日重提“房地产行业是支柱产业”。由此,房地产行业被市场赋予巨大的想象空间。
“房住不炒”的总基调不变,或许这也与当下的金融杠杆较高,债务风险之潜在隐忧休戚相关,否则可能会有悖于高质量发展之初心。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经济发展是质和量的有机统一。我们要坚持以质取胜,以质来开拓市场,在提高质量效益的基础上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韩文秀说。
不言而喻,稳增长的潜台词也是“救经济”“防风险”,资本风向也随之生变。那么,横是稳经济,纵是防风险的2023坐标下,走过2022之跌宕起伏的中国经济将会走出怎样一条增长曲线?
经济增长而言,在稳妥处置化解重大风险隐患,维护经济金融和社会大局稳定的前提下,“高质量发展”或许是北京向上看的“天幕”。步入疫情新阶段,物理上的“扫码与围栏”正在拆除,阻隔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等经济活动的隐形“扫码与围栏”也需要及时拆除;既然横竖都要跨越疫情管控放松大考、医疗支撑体系压力测试,不如以再创业、拓荒之创新力,以民为本,纵横捭阖,助力2023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