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瞿依贤 12月9日,国家肺移植质控中心主任、浙大二院副院长陈静瑜,上海长海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王健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大内科主任、感染科主任医师曹清从各自专业领域科普了相关免疫脆弱人群如何应对新冠,分别针对器官移植患者、血液肿瘤患者和儿童。
以下为三位主任医师的讲述:
浙大二院副院长、肺移植中心主任 陈静瑜
中国2021年的肺移植总量相比2020年增长了51%,这个数字是全世界都没有的,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器官移植总量降了10%,肺移植也是降的,多的地方甚至降了20%。
无锡去年的肺移植总量是176例,全球第一。中国为什么能做到这样?我们防控做得好,并没有影响器官捐献,这是我要说的第一点。
另外一点,疫情到了现在的程度,防控政策做了改变,这种改变是合适的。现在对于新冠的认知越来越清楚,假如还有新冠重症患者需要做肺移植,我现在就是戴N95口罩,和正常手术一样完成。因为患者ECMO用了一个月以后,即使在他体内能找到病毒颗粒,也已经没有毒力了,不具备传染性,这是我们在实验室里面研究透了的。
所以,现在奥密克戎尽管传染性非常强的,但跟我们早期在武汉发现的病毒不一样,武汉那个病毒是致病性很强、重症病人很多。现在很少有重症病人,但病毒传染性很强。
器官移植病人需要终身服用抗排异反应的药物,所以他们的免疫能力需要处于相对低位,假如免疫能力太强身体就排异了,太低又会有感染风险。
这些病人,在肺移植或者器官移植以后3-6个月,我不建议他们打疫苗,因为3-6个月免疫和感染的平衡机制没有完全掌握好,免疫抑制剂的浓度还没有协调得非常好。但是6个月后,病人一般就稳定了,浓度也稳定了,也没有感染,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打疫苗,这是我给病人的建议。
上海长海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 王健民
血液肿瘤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白血病;二是淋巴瘤;三是多发性骨髓瘤。血液肿瘤实际上就是血液中的细胞发生了恶变所产生的肿瘤,粗略算下,每年血液肿瘤新发病人在十几万人。同时因为这些年整个血液肿瘤的治疗水平有了大幅提升,还有很多既往生存的病人,这类病人是我们关注的对象。
血液肿瘤病人为什么很脆弱?因为对新冠病毒这些病原体产生抗体或其他免疫反应的主要血液中白细胞,发生恶性变后,病人正常的免疫反应已经不工作了,不仅仅不工作,反而起到了坏作用,到各个组织、各个器官里长,侵犯了那里的组织器官,造成了免疫能力的进一步下降。
在面临新冠病毒这种传播力非常高的病原体时,血液肿瘤病人很容易感染,即使是打疫苗,血液病患者产生抗体的反应率可能也会比较低,所以一旦感染病毒后,重症比例较高,死亡比例也会比较高。
死亡的比例大概是多少呢?2020年初始病毒传播时,国际上统计(包括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病人感染新冠后,死亡比例达到30%多,甚至40%、50%,这个死亡率是比较高的。现在奥密克戎病毒株可能相对毒力、致病力比较低,但这是对正常人而言。
国际上的文献报道,由于现在很多人都打了疫苗,治疗药物也有了很大发展,所以血液肿瘤病人总体死亡率也在下降。最新的欧洲1500多例血液肿瘤病人的统计,在打疫苗的情况下,感染奥密克戎的死亡率为7.9%,这是统计的感染后30天的死亡率,和正常健康人群相比还是非常高的。所以奥密克戎对于免疫功能缺陷病人的危害,还是要引起高度关注。
奥密克戎还没有大规模爆发的时候,我们主要建议已经完成治疗的血液肿瘤病人去接种疫苗,特别是已经完全缓解三个月或者一年以上的病人。现在因为奥密克戎传播范围更广,血液肿瘤病人被感染的机会显然也比今年年初的时候更大,所以接种的范围要扩大些,要鼓励符合接种条件、病情相对稳定的病人去接种。
疫苗对血液病病人有没有保护作用呢?显然是有的。血液肿瘤患者对疫苗的反应可能比较低,不同的血液肿瘤患者对疫苗的反应率也不一样,可以产生保护力的概率在百分之四五十到百分之七八十之间,比健康人群要差,健康人群都在90%以上。
但是很多研究表明,跟没有打疫苗的血液肿瘤患者相比较,打了疫苗的血液肿瘤患者生存机会更高,发生重症的机会更少,所以疫苗显然是有保护作用的,包括奥密克戎的变异株。最近欧洲大规模的调查发现,打了疫苗的患者感染后30天的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没打疫苗的患者在80%左右。
当然,打疫苗要因人而异,最好评估下自己的身体情况可不可以打疫苗,可以咨询你的医生,看病情是否稳定。除接种疫苗这种主动免疫外,对部分不适合打疫苗,或者免疫受损患者免疫应答水平不足,接种疫苗后无法产生足够抗体的情况时,也可以考虑中和抗体疗法,直接输入自身无法产生的抗体,以获得保护。对于血液肿瘤患者这类特殊人群,因为免疫功能更低,有些时候对病毒没有免疫反应,上呼吸道感染以后很快发展到下呼吸道,变成肺炎和重症。所以这些人群还是要加强自我保护,不要去人群聚集的地方,洗手和戴口罩是最基本的。
一旦发生了感染,在家里测了抗原发现是阳性。也不要很慌张,可以先做对症处理,积极寻求医生帮助。因为血液肿瘤患者属于有基础病的患者,不是“新十条”里面所说的可以居家、自己处理的低危患者,早期获得医生帮助对正确处理感染会更好。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大内科主任、感染科主任医师 曹清
每年的秋冬季节是儿童呼吸道感染最多的季节,儿童呼吸道感染70%是以病毒为主的。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作为上海浦东唯一一家儿童专科医院,在2022年上海疫情期间承担着浦东地区新冠感染儿童的救治工作。我们医院同期统计数据显示,90%儿童感染者为轻症或者无症状感染者。绝大多数经对症支持治疗后自愈。
儿童的感染与家庭的接触感染密切相关。所以一旦出现家庭成员感染,感染成员最好做到应单独居住,这点非常重要,尽量单独使用卫生间,尽量避免与同住人接触,房间加强通风换气,做好居家环境擦拭拖洗消毒工作。护理儿童的家长应做好个人防护,尽量做好房间通风、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
随着国家及地方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和开放,儿童的感染率也明显增加。说到保护易感人群,疫苗是保护儿童免受感染性疾病困扰的有效武器,也是控制新冠传播的关键策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疫苗对新冠重症的保护效果愈发显现,我们建议三岁以上的儿童能够尽早接种疫苗。此外还需要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除此之外,有反复过敏性疾病,或者是慢性疾病且在急性发作期,还有一些肿瘤的患者正好在化疗期,可以到上海医学中心特殊人群疫苗评估门诊,让专科医生进行评估能否接种。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细菌溶解产物可激发人体呼吸道上皮的固有免疫,以减少反复性呼吸道感染。不仅针对是儿童,对于免疫功能下降、有呼吸道感染风险的老年人、成人等也都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来提升自身免疫力。
儿童感染跟成人有一个不同的点,儿童的胃肠道反应比较多,护理儿童的家长应做好个人防护,尽量做好房间通风、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接触孩子呕吐物、排泄物时要带好手套。另外家中可以备一个指夹式脉氧仪,便于监测孩子的血氧饱和度,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儿童感染新冠后表现主要是发热、咳嗽、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表现,极少累及肺部,部分孩子可出现呕吐、腹泻等表现,另有部分孩子可能在高热的情况下出现惊厥等状况,如无并发症病程一般1周左右。
什么情况下要及时医院就诊呢?高热持续不退,或者反复发热超过3天,或者体温低于35℃;声音嘶哑、咳嗽严重、气促、喘息、面色苍白或青紫,指脉氧≤93%;胸部或腹部疼痛;头晕或意识混乱或精神状态明显转变;出现惊厥;反复呕吐持续不能进食;大量腹泻,尿量减少;有基础疾病的孩子(血液肿瘤化疗、移植、免疫缺陷、先天性心脏病、慢性病急性发作期等);家长认为孩子突然变化的其他情况。如果出现这些状况,提示孩子的疾病可能在进展,建议家长带孩子及时医院就诊。
结合国内外目前数据及经验,我们还是要强调做好主动出击,疫苗应种尽种。如果儿童被感染,家长朋友们不需过度紧张,在做好护理及观察的前提下先行居家治疗,出现病情变化及时医院就诊。
这个季节除了关注新冠,近期我们也监测到儿童流感,RSV(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检测率也在上升。所以除了关注新冠,其他的病毒和非典型性细菌,我们需要同时关注。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