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馥李/文 如果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那么人类的生存和延续也岌岌可危。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正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进行中。COP15主席、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主持会议时强调,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
COP15本应于2020年10月在中国昆明举行,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而屡次推迟。最终,2021年第一阶段会议在线上举行并通过《昆明宣言》,呼吁各方制定、通过和实施一个有效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在蒙特利尔召开的第二阶段会议正是以此为目标。
从历史来看,2010年达成的全球第一个以10年为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中,各缔约方一共制定了20多个具体的目标,至今仅有6个目标部分实现,没有一个目标得以完全实现。
与此同时,全球报告显示地球的生态正受到严重的威胁,逾100万物种面临灭绝威胁,受监测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自1970年以来下降69%。世界又一次站在了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十字路口,国际社会普遍期待COP15成为扭转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的关键节点。
为此,中国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创造性地将其他国家团结在一起,共同达成这项雄心勃勃的协议。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将要达成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会更加“务实”,提出的目标不仅明确,还有时限性,并且针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根源,未来采取的行动(目标)会更为明确。
中国幅员辽阔,陆海兼备,地貌和气候复杂多样,孕育了丰富而又独特的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多样性,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一盘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近十多年来,我们确立了生态文明的发展方略,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也在不断加强和创新生物多样性保护举措,持续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制。正如COP15中国宣传片通过姚明之口所传达的:中国的传统文化积淀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万物平等”等思想和理念,体现了朴素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我们理应走出一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中国之路。
这十多年来,我们的一些生态环境保护短板逐步补足,例如启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对中国而言,COP15不止是推动各国达成一个纸上的协议框架,更为关键的是借此激励自身,一步步地去推动目标落地。目前,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刚刚开了个头,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持续加大迁地保护力度,系统实施濒危物种拯救工程,严密防控外来物种入侵等方面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很多挑战。
在中国很多地方,因为长期的、单一的经济发展导向,政府对区域内动植物资源的家底儿还不十分清楚,经济发展和保护动植物种群有时仍然是尖锐的矛盾,突出表现在人地相争、人与自然对立,经济发展无节制地向山川河流等生态资源要效益,导致破坏动植物栖息环境的案件层出不穷,仍须常抓不懈。
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方式,对中国这个大国来说是一个系统转型,把框架公约的目标落实到行动上,避免生态文明沦为口号,同样是艰巨的挑战。人与地球生物之间的和谐共生,要求我们的发展方式秉持“谦抑”的原则,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为前提,能不开发就不开发,能少开发就少开发,保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各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因此,COP15不仅是一次推进全球缔约的大会,也是一次中国树立保护目标的契机,统筹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各项工作,深度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我们不仅要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更要贡献中国意志和中国行动。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