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竞争全球锂矿?国内矿业界资深专业律师李晓峰这样说

王雅洁2022-11-26 08:48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王雅洁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大力支持,国内新能源行业蓬勃发展,身为动力电池主要原材料的锂,价格一路飙升。

以主要锂盐之一的电池级碳酸锂为例,据上海有色网历史报价显示,截至本文发稿时,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报60万元/吨,较2020年年初的5.3万元/吨,涨幅惊人。

高价攀升的锂,催生了中国矿企及商人围猎全球锂矿的雄心,目及南美、非洲、澳洲,均能发现中国寻锂企业和商人的身影。

在国内矿业界资深专业律师、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能源、自然资源及环境专业组负责人李晓峰博士看来,尽管竞争已经相当充分,但现在仍然还有一个窗口期。对中资来说,如果再不抓住机会,可能全球锂上游的市场格局就基本定型了。

竞争格局

经济观察报:目前,争夺锂矿的竞争主要发生在哪些国家?

李晓峰:南美的话重点发生在阿根廷和智利这两个国家,在澳大利亚也比较厉害,因为澳大利亚有产能比较大的锂矿,其他国家就是非洲的一些国家,如津巴布韦、尼日利亚有一些产能,南非和纳米比亚有少量的产能,刚果金的资源量潜力很大,但还没有形成产能。

经济观察报:现在相关企业在海外争夺锂矿竞争的格局是什么样的?

李晓峰:现在的格局就是,已经基本不分国籍了,只要是一个矿,各主要大国及相关矿企都在争。在智利,主要是雅宝、SQM这几家垄断性的企业,因为它特有的法律体系的原因,相对来说外资很难进入上游。南美、澳洲和非洲是竞争比较激烈的区域。澳洲本土的市场格局基本定型了,在澳洲和加拿大上市的锂矿企业的资产还有一些变数,但中资参与的难度较大。非洲的竞争格局还处于初步阶段,还在进一步演化中。

经济观察报:阿根廷是中国企业去得最多的地方吗?

李晓峰:如果从项目的家数来说,阿根廷最多,它是比较开放的一个矿业国家。早先中企投资到澳大利亚的项目也不少,比较有名的如天齐锂业和赣锋锂业等。

经济观察报:你刚刚说全球的企业都在争,具体怎么争?竞争的方式什么样?

李晓峰:竞争的方式就是收购锂业公司股权,有时是拿下产品包销权。主要的方式还是收购控股权。

比如控股这个项目,或者至少是参股这个项目之后,再去拿产能。入股的话,常见的还要求附一个条件,即要求你产出的矿产品要按比例卖给我,等等。

现在,欧美的锂电池厂及整个产业链兴起很快,美国、欧洲锂电池厂产能也都很大,因此他们也要有上游资源的保障。

经济观察报:从大面上看,企业一般在海外拿锂矿的时候,呈现出什么样的投资特征?

李晓峰:个人理解,总体上根本的诉求是,保证原材料的供应,这是核心的诉求,具体的投资方式或者说投资特征可以简要概括为股权收购、资产收购或获得包销权。中资的一个优势是资金优势,开矿需要很大的勘查和开发投入。因市场过热,参与的投资人太多,在过去的几年里,中资在澳洲也采用了参股的方式,以取得产品一定比例的包销权,这种灵活的投资方式效果也很好。

经济观察报:你刚刚谈到智利的法律体系对企业来说有些困难,具体是什么样的困难?

李晓峰:在智利,即使拿到采矿权也开采不了,因为根据当地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你必须得到政府的一种特许权才可以。假如你拿不到这个特许权,有采购证也没有用。到目前为止,智利还没有放开这方面的口子,从企业来看,基本上只有三家在大规模开采,比如雅宝、SQM和智利国家管理国家矿业公司。

经济观察报:你觉得中国企业在国外表现出来的竞争力如何?

李晓峰:中资的竞争力还是非常强的。坦率来说,中资先知先觉,比如动力电池的正极、负极以及对上游的渴求和需求度,中国最先反映出来,中资企业对外的收购行为和投资行为,从收购的角度看是最迅速的。

但是,也要看到,因为许多重要矿山的控制权有很多一直在欧美企业手里,等到市场一热起来,所有人都觉察到锂的重要性以后,你想参与的难度就比较大,争夺更厉害,成本也高了。

这一点,可以从价格上反映出来,2021年初价格还不高,突然之间就翻了好几倍,满打满算也就两年吧,现在全世界对锂的渴求非常大。

窗口来临

经济观察报:是不是从2020年以后,抢夺锂矿就出现了一种突然加剧的情形?

李晓峰:是的,有点突然加速的感觉。我理解是新能源动力电池发展到了一个爆发期,一爆发后,大家突然发现缺锂原料,于是便往上游走,拼命去找锂,去收购,去开发锂矿。

经济观察报:你觉得现在是中国企业出海布局锂矿的一个最好时机吗?

李晓峰:很难说最好最坏的表述了,因为中资企业的海外布局和投资锂矿已经有五六年了。以大成为例,比较大规模进入锂矿的收购是从2016年开始的,到现在已经是第六年,大成矿业板块已有大量的锂矿收购业绩,尤其是境外项目。

整体而言,我认为现在仍然还有一个窗口期。对中资来说,现在还是有一些机会,如果再不去抓的话,可能就晚了,因为竞争已经相当充分。现在还是有一些竞争不是很激烈的地方,比如非洲、南美洲的巴西等,其实潜力和机会也挺大的。总之,现在商业化生产量最高、锂能产量最大的是澳洲,之后就是阿根廷和智利。再从锂矿的不同类型来看,盐湖锂暂时还没有大量的产出,现在主要是锂辉石,而澳大利亚的锂辉石目前全世界产能最大,盐湖锂产能最大的则是智利,这两个国家为全世界的锂的产业链上游做出了最大贡献。

经济观察报:一般中国企业去海外竞争锂矿的话,要经过哪些流程?

李晓峰:首先是项目信息的获取,甄别信息的真实性,其次进入尽职调查,律师、会计师、投行要参与进来。

再来看国内这边,如果尽调结果满意,确认了要签SPA(股份认购协议,也叫增资协议),签完以后,投资方还要走中资企业都要走的ODI程序(境外投资备案),完成各个省或市的发改委、商务和外管的审批等。

机遇与风险

经济观察报:你最看好哪个国家的锂矿投资环境?

李晓峰:南美的话,阿根廷最好,它的法律体系最开放、最稳定,比较支持中资企业的发展。澳大利亚固然非常成熟,但是中资企业再上规模投资的可能性不大了,因为项目的格局基本定型了,我们再进去成本也很高,机会相对来说就少。其次在非洲的津巴布韦、尼日利亚、纳米比亚、刚果(金),还有南美的巴西,中资企业还有一些机会。

经济观察报:可以谈一谈你在国外实地调研锂矿的一些感受吗?

李晓峰:第一,需要各种中介机构协同作业,单靠一个团队很难把握,因为风险点太多了。有时候你还不能到现场,即使到了现场也不如当地人了解,所以要和当地有比较强有力的合作团队紧密合作来摸清情况,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第二,需要考虑每个国家的特殊性。比如说在智利,即使拿到采矿证,也没办法开采,但是阿根廷就没有这个问题,当然在阿根廷有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办事效率很低,这也会导致你的投资成本、周期都加大的情况。在非洲,则要注意政局不稳,以及法律法规不是很健全的问题,但执法相对来说就比较松,这样的话就有一些变量和变数。非洲当地法律法规要注意的地方很多,包括当地的一些特殊规定,比如在纳米比亚,除了有采矿权,还要申请出口许可,也就是出口的许可配额,你才能出口。在津巴布韦也要有一个配额,但尼日利亚没听说过,但是尼日利亚政局不稳,比如军政府动乱之类,最近我们几个客户都从那撤退了。澳大利亚、加拿大国家比较规范,但是澳大利亚、加拿大现在对外资的投资一再收紧,要进入的难度也在加大。

经济观察报:对于阿根廷办事效率低等问题有什么应对之策吗?

李晓峰:那得把准备工作做好,比如提前准备相关的文件,然后你的投资架构要非常精准,不能反复推翻重来,要有专业的团队来引导你做最简洁高效的动作,以便于你的效率提高。

经济观察报:中方企业收购锂矿时,需要到国外实地调查吗?

李晓峰:通常是需要的,在多数情况下是必须的。但疫情下,面对不得已的情况下,有时则采用聘请当地的或项目本区域的专业团队进行现场考察。

经济观察报:以阿根廷为例,同时有多家中方企业去那里收购同一锂矿,当地会更看重中方企业什么资质?

李晓峰:第一,你是不是做锂矿的专业公司;第二,你是否有锂矿盐湖开采的经验;第三是你的资金实力,因为阿根廷的盐湖,没有两亿美元以上的投资都很困难,小项目都要一亿美元以上,这个数字很惊人。所以会有两、三家企业捆绑一块去,比如合资成立一个公司去投资锂矿项目,这是常见的。

经济观察报:在非洲的话,一般它更看重中方企业的哪些资质呢?

李晓峰:非洲的企业一般比较看重中国的资金、技术实力和市场前景。

经济观察报: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锂矿的流程,需要注意哪些风险?

李晓峰:一般来说就是矿本身的地质、资源量风险,它的成本,它的税收,能不能让你运出去,这是风险比较大的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是国别风险,比如说矿权有效期,政府要不要持股,以及政府对矿权的税收等各方面,地方社区的发展有没有要求,当地用工等,这也是商务上的风险。

第三个就是商业风险,比如你的矿能否如期开发,市场是不是有波动?是不是跌到了你的成本价?这些都是一些比较大的商业上的风险,市场上的风险。

同时,还包括法律上的风险,就是矿法是否稳定,能维持你的生产,然后是否要承担一些额外的义务,这涉及到投资成本的问题。另外一方面就是环境问题,很多国家比较重视环保。综合来说,有地质、商务、市场、法律这几方面的风险。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经济观察报高级记者兼国资新闻部主任
长期关注宏观经济、国企国资等领域。擅长于深度分析报道、调查报道、以及行业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