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走向创新舞台中央

房汉廷2022-11-11 20:56

 
 

编者按:2012年至今的十年时间中,中国经济经历了从高速增长迈向新常态的换挡,国有、民营、外资三驾马车在经济的起伏中保持了增长的韧性,民营经济在GDP中的占比从50%上升至60%以上,并贡献了五成以上的税收、七成以上的技术成果以及八成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岗位。

在规模增长之外,十年时间中,民营企业在起伏的经济中发生了何种变化,遇到了何种问题,是否寻找到了前进之途,其脉络和解答或许就藏在庞杂、详实的数据和案例之中。

 
 

 房汉廷/文 2022年10月初,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瑞士、美国、瑞典、英国和荷兰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创新性的前5名经济体,中国的排名由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11位,连续10年稳步提升,位居中高收入经济体之首。世界五大科技集群中,中国独占2席,科技创新更加活跃。中国从2021年的第12位上升到第11位,仅差一位即可跻身前十。

2022年9月初,全国工商联发布了“2022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和“2022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前10强”榜单。在这个榜单上,我们看到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力度不减,位列研发投入金额前十的企业分别为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吉利、蚂蚁集团、美团、京东、快手和网易。这十家企业在2021年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427亿元、578.23亿元、518.8亿元、249.38亿元、226.17亿元、188.48亿元、166.76亿元、163.32亿元、150亿元、140.76亿元。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榜单显示了中国整体创新强劲,几乎每年一个台阶递进。全国工商联的榜单显示,中国民营企业创新更为强劲,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国创新的主力军——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民营企业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贡献了70%的技术创新成果、80%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 90%的高新技术企业。

如何分析中国创新成绩单背后,中国民营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呢?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发布的《2022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创新状况报告》(以下简称《创新报告》)采用“基本情况、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发展趋势”+“区域、行业、绩效”的结构进行分析。全国工商联这个分析结构比较直观,但逻辑关系上却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为此,本文在不改变基础调查数据的情况下,从创新实力、创新能力、创新效力三个维度进行相关分析。

一、 创新实力:十年实现倍增以上的快速成长,从创新边缘进入到了创新的舞台中央

创新实力是指构成创新活动的创新主体、创新人力资源、创新资金投入等的保有状况及增长潜力。2012—2022年十年间,中国整体以及民营企业的创新实力,都实现了倍增以上的提高。

(一)创新主体井喷式增长

1. 创新型企业规模10年增长6倍多。创新型企业是创新活动的发动机,其数量和质量决定着创新的基本实力。2012年全国高新技术企业只有4.9万家,2021年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33万家,增长6.73倍;2021年中国拥有“独角兽企业”301家,十年前为0家;2021年中国“专精特新”企业4万多家,“小巨人”企业达4762家。从入围《创新报告》的1000家样本企业看,也基本反映了中国创新型企业超快发展的状态,其中:50%以上是“三高”企业——高新技术企业 541 家,瞪羚企业 111 家,独角兽企业15 家,47 家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民营企业研发机构10年增长近13倍。2012年之前中国企业研发机构数量少、规模小、创新能力弱,严重地制约了企业创新能力。统计显示,2011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设立研发机构的只有2.55万家,只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的7.8%;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中设立研发机构的有1.2万家,占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的19.8%。

为扭转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创新基础设施量少、质差的状况,201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共同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民营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实施意见》(研发机构包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建设和技术创新服务机构)。

这个政策出台之后,民营企业研发机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大幅度增加。2021年统计显示,全国科技企业数量高达145万家,跻身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为33万家。前者基本都设有专门的研发部门,后者基本都设有专门的研发机构。以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这个保守口径计算,十年间民营企业研发机构增长了近1294%。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十八大以来,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迅速。2020年底,中国新型研发机构达到2140家,企业性质的新型研发机构1464家,占全国总数的68.41%,事业单位和社会服务机构(民办非企业)法人类型的机构占比分别是22.06%和9.53%。这些新型研发机构普遍具备创新研发、企业服务、成果转化、创业孵化、人才培育等多元化功能特征,超过80%的机构开展了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83.88%的新型研发机构开展了科技成果转化;近一半的机构开展了面向企业的市场化研发服务和创业孵化。

3. 为企业服务的国家创新平台体系不断完善。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纳米科学、量子科学等一系列关键领域的重大创新平台相继落地,为推动重大基础前沿领域研究和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截至2021年末,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达53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91个,布局建设了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31个国家生物种质与实验材料资源库。十年来,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实体经济创新发展支撑有效强化。截至2021年末,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1287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达1636家。创新空间布局持续优化,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跻身全球科技集群前10位,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全面启动。

《创新报告》显示,2021年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中,共有 805家填报了参与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情况。有 236 家参与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其中,105家参与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112 家参与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90 家参与了领域类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此外,有725家拥有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各类省级研发机构, 共计2899个。

(二)全社会创新人力资源净增加59.7%,民营企业占比90%左右

从2012—2022年十年来看,中国创新人力资源实现了量质齐升的态势,民营企业增加数量占到近9成。据《中国科技年鉴》数据,2012—2020年间中国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总量从324.7万人年增长到523.5万人年,净增加59.7%,已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科技人才队伍,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保障。523.5万人年R&D人员中,2/3属于研究R&D人员,新增加部分90%由民营企业研发投入支持。

《创新报告》与中国整体创新人力资源增长曲线基本一致。从研发人员情况看,2021年,研发投入前1000 家民营企业研发人员总数达到 165.38万人,研发人员总数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12.98%,占全社会研发人员的28.93%;人均研发费用达到 65.22万元,较按R&D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高 33%。入围企业的研发人员占比集中分布在 10%-20%之间,研发人员占比超过30%的企业有 113 家,户均研发人员4230人。

(三)研发资金投入增长1.7倍,R&D强度接近2.5%,民营企业占比70%左右

1.全社会研发投入十年增长1.7倍,R&D强度接近2.5%。统计显示,在创新资金投入方面,2021年R&D经费投入达27956亿元,按现价计算比2012年增长1.7倍,年均增长11.7%,投入规模仅次于美国,稳居世界第二位。同时,中国研发投入强度亦稳步提高。2021年,R&D经费投入与GDP之比达到2.44%,比2012年提高0.53个百分点,接近OECD(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企业成为创新主体,2021年各类企业R&D经费投入21504亿元,比2012年增长1.7倍,年均增长11.9%,占全社会R&D经费投入的76.9%,民营企业占比70%左右。

2.样本企业投入增幅领先平均水平8.5个百分点。《创新报告》与中国整体创新投入结构基本吻合。2021年排序第 1000 家民营企业的研发费用为1.45亿元。从研发投入情况看,入围企业的研发费用总额 1.08 万亿元,占全国研发经费投入的 38.58%,占全国企业研发经费支出的 50.16%;同比增长23.14%,增速比全国高8.5个百分点,比全国企业高 7.9个百分点;平均研发强度3.00%,比上年提高0.14个百分点,比全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高 0.56个百分点。入围企业的研发投入集中分布在1亿-5 亿元之间,共 661家,平均研发强度为1.62%;研发投入超 20 亿元的企业有76 家,平均研发强度达到5.44%,其中研发投入超100亿元的企业有 15 家,平均研发强度达到 7.82%。

3. 东部地区研发投入水平领先于中、西、东北部地区的格局没有改变。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区域分布看,浙苏鲁粤冀五省的入围企业数量较多,东部地区研发投入水平领先于中、西、东北 部地区。研发投入前1000 家民营企业分布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其中,浙江、江苏、山东、广东、河北五省占据了590 家企业。研发费用总额及研发人员地域分布前三的省市为广东、浙江、北京。其中,广东 89 家企业研发费用总额 3161亿元,占全部研发费用的29.3%,期末研发人员数量为39.8 万人,占全部研发人员的24.1%;浙江 200 家企业研发费用总额 2240亿元,占全部研发费用的 20.8%。 

4.重点区域和五大科创中心创新资金投入示范作用彰显。2021年,研发投入前1000 家民营企业中,长三角地区企业431 家,研发费用总额3686 亿元,占整体水平的 34.17%,平均研发强度 2.67%,研发人员 55.5 万人,人均研发费用66.4万元;京津冀地区企业96 家,研发费用总额 1816 亿元,占整体水平的 16.84%,平均研 发强度 3.11%,研发人员 30.3 万人,人均研发经费 59.8 万元。 

五大科创中心入围企业共计192 家,研发费用总额4937 亿元,占总体的45.78%。其中,粤港澳大湾区企业82家,研发费用总额3139亿元,占整体水平的29.1%,平均研发强度 4.99%,研发人员39.4万人,人均研发费用 79.6万元;北京企业25家,研发费用总额 1271.6亿元,占整体水平的11.79%,平均研发强度3.73%,研发人员 22.8 万人,人均研发费用 55.8 万元;成渝地区企业 38 家,研发费用总额 220.7 亿元,占整体水平的 2.05%, 平均研发强度 1.88%,研发人员 5.3 万人,人均研发费用 41.68 万元;上海企业 33 家,研发费用总额 259.7 亿元,占整体水平的 2.41%,平均研发强度 3.36%,研发人员5.2万人,人均研发费用 50万元;武汉企业 14 家,研发费用总额 46.6 亿元,占整体水平的 0.43%,平均研发强度 1.29%,研发人员 1.8 万人,人均研发费用 25.8 万元。

二、 创新能力:以专利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十年增长36%,民营企业贡献超过75%,为创新驱动发展补齐了能力短板

创新的源泉是知识产权,其中专利是知识产权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最能代表一个经济体创新能力的无形资产。

1.国内有效专利效量十年增长36%,民营企业贡献超过75%。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12年中国有效专利年度报告》显示,2012年底,国内有效专利数量达300万件,所占比重达到85.6%,其中,国内有效发明专利达47.3万件。2012年,国内企业和高校是专利的主要贡献者,国内企业拥有有效专利181.2万件,占国内有效专利量的比重首次超过六成,民营企业占比企业专利超过九成。2012年国内高校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7万件,占总量的两成多。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排名前五位。从区域分布看,2012年底,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排名前五位的地区分别是广东(7.9万件)、北京(7.0万件)、江苏(4.5万件)、上海(4.0万件)和浙江(3.6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排名前五位的地区分别是北京(34.5件)、上海(17.2件)、广东(7.5件)、天津(7.5件)和浙江(6.5件)。

经过十年的发展,中国知识产权稳步增长。2012年至202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累计授权发明专利395.3万件,年均增长13.8%,累计注册商标3556.3万件,年均增长25.5%。截至2022年9月,中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为408.1万件,其中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有效量315.4万件,有效商标注册4152.3万件,累计批准地理标志产品2495个,核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6992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累计发证5.9万件。同时,中国通过产权组织《专利合作条约》提交的专利国际申请量,2021年达到277500件申请,这是有史以来的最高数量。

2.《创新报告》数据印证了民营企业头部企业创新能力持续强劲。2021年,入围前1000家民营企业累计拥有国内外有效专利 95.8万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占比较高。入围企业中,有 932家填报了有效专利数,累计国内外有效专利合计 95.8万件。其中,国内有效专利 79.8万件,国际有效专利 16.0万件。从发明专利来看,入围企业拥有国内有效发明专利 25.1万件,占全国企业的13.2%;国际有效发明专利总数 13.3万件,占国际有效专利的 83.3%。单家企业国内有效专利最高91000 件,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最高 41256 件,国外有效专利最高 73590 件,国外有效发明专利最高 70078 件。

同时,入围企业注册国内有效商标30万个,国际有效商标3万个。入围企业中有846 家企业注册国内有效商标共计 298251个,419家企业有效注册马德里国际商标共计32442 个;单家企业国内有效商标注册量最高达到23728个,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量最高达到 4574个。入围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标准超过24000项。其中,有688家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总计达到 24339 项,最高一家企业参与制定1017 项标准。参与制定标准超过100项的企业有50家,制定标准总数达到11866项,占比全部标准的48.75%。336家企业参与制定标准在10-100项之间,制定标准总数达到11184项,占全部制定标准的45.95%。另外,研发投入前1000 家民营企业中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的企业共156 家。

从行业分布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创新能力提高最大。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入围企业75家,共拥有国内有效专利22.4万件,占总体的28.1%,户均2993件;有效发明专利6万件,占总体的22%,户均 805 件;参与制定标准4362项,占全部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17.9%。从重点领域分布看,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重点产业领域创新能力表现耀眼。该领域企业拥有国内有效专利24.8万件,占总体的 31%,户均 1529件,其中国内有效发明专利12万件,户均739件;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 3110个,占总体的13%。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92家企业,拥有国内有效发明专利91646件,户均996件。

在大家印象中,中国装备制造业一直是企业创新能力的短板,而实际情况装备制造业在近十年来的创新能力却是成长最大的。入围企业中的装备制造业领域,拥有国内有效专利数53.3万件,占总体的67%,户均1725件,其中国内有效发明专利18.1万件,占总体的72%,户均584件;国家科技创新基地113个,占全部入围企业创新基地的37%;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企业50家,占全部入围企业32%;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10361 个,占全部入围企业制定标准的43%。

从重点省市分布看,入围企业国内有效专利数排名前三省份为广东、浙江、江苏。其中,广东89家,拥有国内有效专利及发明专利数排名第一,分别为29.4万件和12.4万件,占整体比例 37%、49%,户均分别为3304件、1389件。浙江200家,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基地49个,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 6057个,国内有效商标注册52526个,均居于首位,分别占整体比例16%、25%、18%。

五大科创中心有192家企业入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 38.9万件,占总体的48.7%;拥有国内有效发明专利16.2万件,户均 842件;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基地79个,参与制定标准4975 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企业23家。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是创新产出的主要科技创新中心,拥有国内有效专利29.3万件,户均3568 件。

协同创新能力有所加强。入围企业持续通过多种渠道掌握关键技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有944家企业填报了关键技术来源,以自主开发与研制、产学研合作、引进技术或人才为主,企业数量分别为903 家、728 家、665 家,占填报企业 95.7%、77.1%、70.4%,其中自主开发与研制占比最高。与此同时,80%以上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项目合作。908 家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其中83%的企业选择项目合作;43%的企业选择共建研发机构,12%的企业选择共建学科专业。642家企业认为开展产学研合作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作用很大。

三、 创新效力:十年时间民营经济在全国GDP中的比重提升了10多个百分点,创新效力正在逐步开始释放

1.综合创新效力。中国民营企业在中国的地位一直存在比较大的争议,党中央虽然不断强调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社会负面声音依然不断,甚至出现民营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把民营企业家等同于资本家,这就需要详实的客观数据验证民营企业的贡献,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创新效力。

关于民营企业的综合贡献,国家工商联以及很多学者都有相应的研究结论,最权威的当属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1月1日在“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所述:“4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概括起来说,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中国经济在世界的地位作用继续大幅度提高,民营经济贡献至伟。2012年,中国经济总量相当于美国经济总量的45%左右;2021年,相当于美国的75%左右,十年发展使中美差距缩小了约30个百分点。这十年,民营经济在全国GDP中的比重,由不到50%上升为60%以上,十年提升了10多个百分点,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体现创新驱动效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数字经济规模。《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8.6%,保持9.7%的高位增长速度,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同时,中国数字产业化规模达到7.5万亿元,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向全球高端产业链迈进;产业数字化进程持续加快,规模达到31.7万亿元,工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2020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7.21万亿元,同比增长4.5%;电子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规模达到5.45万亿元,同比增长21.9%。

数字经济的创新主体95%是由民营企业担纲,不仅成为促进新增市场主体的快速增长的引擎,而且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成为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重要渠道。

2.样本企业的创新效力。熟悉中国经济的人,大致都会发现:中国经济成长之谜,在相当大程度上就隐藏在民营企业创新效力上。

《创新报告》数据显示:创新投入及产出对企业经营业绩已经具有积极影响。以研发费用和研发强度对营收增长率、人均营收、人均利润、利润增长率、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净利率的影响结果看,研发费用对总体的人均营收、人均利润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装备制造业领域以及消费品制造业领域,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对相关企业的人均利润、销售净利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数据还显示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即入围企业部分创新效力已经高于民营企业500强。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研发强度较高,近半数企业研发强度高于3%,而民营企业 500 强中16%的企业研发强度高于3%。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户均出口总额较高、国际竞争力较强,其户均出口总额达到5.34亿美元,较民营企业500强高0.43亿美元。研发投入前 1000 家民营企业中净资产收益率较高,达到12.42%,较民营企业500强高0.98个百分点。

四、创新未来展望:宏观预期向好,微观预期有待观察

民营经济创新发展之路从国家大政方针上看,确定性还是比较大的。

第一,制度预期向好。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十大报告是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大政方针,既管现在又管长远,为民营经济给出了比较稳定的发展预期。

第二,需求预期转强。二十大报告提出,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占有国民经济“56789”的民营经济不发力,拥有强大创新实力、能力、效力的民营科技企业不参与,国家上述目标实现的难度将空前加大。因此,从现实需求看,在相当长时间内,国有企业、外资企业都没有能力填补民营企业的创新贡献。

第三,创新驱动发展之主力是科技民营企业。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要求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无疑,民营科技企业将在制度、机制和政策层面获得更多来自政府侧的支持,为科技企业创业、创新给予更多的倾斜性支持。

当然,宏观预期向好并不代表一切尘埃落定,每一项大政方针都需要精准、适时地细化,才能转化为支持民营企业的创新行动。

(作者系北京大成企业副院长,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