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钱玉娟 进博会开展以来,朱雯雯和伙伴们几乎每天都在“逛”展馆,重点挑选着米面粮油和方便速食类进口商品,并与来自各国的供应商交流洽谈。
朱雯雯是盒马海外直采业务的采购经理,已经连续5年参加进博会,她希望“让消费者不出国门,就能买到优质的进口商品”。
在去年的进博会上,朱雯雯团队遇到了一家持有中国有机证书的意大利橄榄油供应商Costa O’Dore,一番沟通过后,双方在“有机绿色健康生活”的理念上达成一致,盒马成为了上述供应商在国内的第一大客户。
既是有机又是进口的商品,怎么降低成本,让中国的老百姓消费得起?盒马通过提高采购量、销售量,将商品的价格“打”了下来。“我们在售的商品比市面上的同品质商品,价格低20%-30%。”朱雯雯介绍,目前Costa O’Dore的全线产品上架了盒马鲜生在全国的300多家门店。
不只是意大利有机橄榄油,走进盒马鲜生的进口商品越来越多,泰国椰青、墨西哥牛油果、阿富汗松子、日本北海道的生巧……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盒马的进口直采商品相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4倍。
不只是引进海外供应商,记者了解到,盒马还将海外直采团队与自有品牌团队进一步融合,让更多进口商品变身为“盒马牌”。
漂洋过海,全球化供应是蓝海
朱雯雯透露,盒马与Costa O’Dore合作的盒马自有品牌MAX有机橄榄油,将于12月在盒马的X会员店上市,据悉这一“盒马牌”商品的售价会进一步降低。
为了让进口商品也具有性价比,盒马不但与海外品牌及成熟的采购联盟合作,它还会与生产商合作,通过海外产地原料和全球化供应链,打造自有品牌商品。
像在第一届进博会上“遇见”的泰国椰青,如今盒马从泰国原产区进行直采,椰青从树上到盒马大仓,期间不过短短5天时间。不只是全年销售椰青,盒马由此推出的自有品牌椰子水也成了爆品。
在盒马CEO侯毅看来,“向外走”,利用好全球的供应链,仍是国内零售企业的巨大商机。而开启全球化采购,成为侯毅在10月31日举行的供应商大会上重点提及的内容。
据侯毅讲述,即便全球正在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他还是带队去海外市场考察了一圈,之后发现全世界最好的供应链、生产基地,价格远比中国市场具有吸引力。
以Costco开市客为例,“它到中国来,无惧中国的互联网电商。”侯毅分析背后原因在于,Costco开市客利用全球最好的供应链资源来做中国市场,而反观中国市场,“没有一家零售企业真正走向全球去采购。”
身处中国零售市场中,侯毅觉得,中国的商品竞争力落后发达市场至少10年以上,“这是我们最大的蓝海市场。”基于盒马现有的经营规模,侯毅认为要提升商品力,必须在供应商渠道上进行变革,“要用全球化思维来解决这个问题。”
以国人愈发青睐的进口即食牛油果为例,让商品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盒马首先要保证的是,商品在最佳尝味期上架,之后便会进一步打通国际供应链,将进口产地从墨西哥逐步拓展至秘鲁、智利、菲律宾、新西兰、肯尼亚等地,并采取分布候鸟式采购,让中国消费者在全年的任何时候,走进盒马就可以买到进口即时牛油果。
盒马水果采购专家许彩谊告诉记者,进口牛油果已经成为盒马销售过亿的大单品,在这一商品的国内零售渠道销售大盘中,盒马还成为了“销冠王”,“销售量约占整体市场的30%。”
“魔鬼打样”,国内供应商做爆品
除了PK销售规模,侯毅认为,中国零售业都在解决一个问题:商品力。
纵使行业里不断推出着即时配送、电子支付、数字化等服务,“好商品才是王道”,侯毅认为商品力是数字1,而上述服务不过是排在其后的无数个0,“如果没有1,零售业并没有什么价值。”
特别是在商品同质化、渠道多元化的今天,“基于品质升级,所有的商品值得重新做一遍。”侯毅提出,盒马要“向上走”,与供应商在细分品类挖掘、创造最好又新的产品。
从自有品牌的五常大米,到生鲜、熟食、烘焙、酒饮等多个日用品类,如今盒马已经推出了盒马日日鲜、盒马工坊、盒马MAX、盒马有机等自有品牌。官方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盒马自有品牌商品类目已突破1200种,还催生了10个销售规模过亿的“盒品牌”。
上海翼倍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翼倍)是较早与盒马合作的供应商,靠做包子、馒头、花卷,销售规模破亿。
翼倍总经理冷怡佳,于6年前辞去了家乐福法律顾问的职务,从解决零供关系间的矛盾问题,转型创业。过去,冷怡佳只觉得零供关系是一种“零和博弈”,直到与盒马合作多年后,认知发生改变:双方是能够创造更大价值的。
初期,翼倍与盒马合作经营“蒸笼头”档口,后与盒马工坊联合开发蒸煮系列产品。“我们都追求东西要好吃,死磕产品。”冷怡佳没想到,作为乙方的她会收到甲方盒马送来的面粉、原料,也正是得益于盒马买手团在内蒙古考察时发现的,来自巴彦淖尔的面粉,让翼倍在2021年3月研发出了微波40秒便可即食的“叮叮包”,一举解决了传统微波包子“干瘪硬”的硬伤。
盒马与供应商共创,一起打造的自有品牌爆款商品中,有这样一款被网友热评的“纸皮烧麦”,面皮厚度只有0.5毫米,获得消费者热购。而背后不为人知的是,这款烧卖从研发生产到面市,经历了“魔鬼打样”。
用上述四个字形容与盒马的配搭合作过程的,是海邵万生商贸有限公司三阳食品厂执行董事总经理葛颋。据他讲述,经历了制皮、泡糯米、剁肉丁等过程,三阳食品厂与盒马团队光是进行烧卖打样,“打了20多次。”不止于此,他透露,商品的包装还打样了7次。
若是一家民营企业做这些,“没问题”,但葛颋所在的食品厂是一家国有性质的老字号企业,“员工都已经头顶冒烟了。”
其实,听到葛颋这样的供应商发出抱怨,杨霖已经司空见惯。杨霖是盒马商品品牌中心自有品牌总监,她向记者坦言,为了“好吃”,团队会不断给供应商提出“苛刻”要求,花力气投入研发,“供应商咬着牙做了,也是出于相信我们。”
据杨霖介绍,有的供应商在与盒马一起打造自有品牌期间,甚至会专门投入建产线,换模具,如此信任的零供关系下,她说,“我们一定不能让他们输。”葛颋给出了一组数据,目前三阳食品厂与盒马合作的烧卖单品,自去年11月上市以来,霸榜了盒马自有品牌冷冻商品的TOP1,累计销售350万包,GMV达3200万元。
“生产商离消费者比较远。”葛颋认为,盒马这样在第一线的零售商,拥有洞察消费者需求的能力。与盒马合作自有品牌商品研发、生产、销售的过程中,葛颋深刻地感受到,零供两端通过进行信息匹配,不只是生产出符合消费需求的商品,更是在推动零售业向前进一步发展。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