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三季报“回温”中分化:比亚迪净利猛增 赛力斯北汽蓝谷巨亏

周菊2022-11-05 10:46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周菊 今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供应链短缺得以缓解,叠加购置税减半政策刺激,汽车消费市场呈现回暖趋势。数据显示,今年6-9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净增143万辆。

与车市销量增长相呼应的是,各大上市车企在今年第三季度普遍实现了营收增长。在经济观察报统计的12家以乘用车为主营业务的上市车企中,有11家营收上涨,其中比亚迪、赛力斯增长强劲,仅北汽蓝谷出现了39.15%的营收下跌。

但上市车企的利润表现没那么乐观。在12家乘用车上市车企中,只有7家实现了盈利,其余5家出现了亏损。且在盈利的7家车企中,只有5家实现利润同比上涨。“增收不增利”是第三季度上市车企面临的普遍情况。

从今年前三个季度看,12家上市车企中只有8家实现了营收增长。利润方面,实现盈利的车企数量为7家,与第三季度盈利的车企为同一批。它们分别是上汽集团、比亚迪、北京汽车、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广汽集团、力帆科技,但上汽集团的利润同比下滑。

综合来看,前三季度同时实现了营收、利润双增长的车企有比亚迪、北京汽车、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广汽集团、力帆科技,共6家。营收收和利润双下滑的企业为上汽集团、北汽蓝谷、江淮汽车。

此外,比亚迪前三季度利润近百亿,赛力斯和北汽蓝谷却分别亏损超26亿和35亿元。当前新能源车企的盈利能力差异巨大。

比亚迪单季利润接近上汽

上汽集团、比亚迪和北京汽车占据上市车企第三季度和前三季度营收规模的前三名。其中,上汽集团营收规模居行业首位。财报数据显示,上汽集团第三季度营收达到2052亿元,同比增长12.9%。

但上汽集团的盈利能力并不如意。上汽集团第三季度的利润却仅为57.4亿元,同比下滑超18%。作为对比,营收仅是上汽集团一半的比亚迪,在第三季度的利润与上汽集团不相上下,为57.16亿元。

上汽集团在前三季度出现营收和利润的双下滑,营业收入为5102.36亿元,同比下滑5.23%,归母净利润126.49亿元,同比下滑37.84%。上汽集团前三季度累计销售377.02万辆汽车,同比增长4.18%,引领国内车企。

关于营收与利润下滑的原因,上汽集团在财报中表示,今年以来,受疫情封控、芯片等供应资源紧张、动力电池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叠加影响,公司盈利水平大幅承压,且产销结构的改善和产品毛利率的恢复仍有滞后。

相对来看,比亚迪是名副其实的业界“新星”,其销量、营收及利润均呈现大幅增长。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已经超越过去三年的利润总和。

数据显示,比亚迪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70.81亿元,同比增长115.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16亿元,同比增长350.26%。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676.88亿元,同比增长84.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11亿元,同比增长281.13%。

比亚迪营收及利润双增长,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比亚迪销量持续大幅增长。今年1-9月,比亚迪汽车总销量为118.5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18.05万辆,同比增长达249.56%。此外,比亚迪车型成交价也同步提升,其2022年Q1单车盈利为2300元左右,Q2单车盈利7300元左右,Q3单车净利创新高达0.99万元。

北京汽车实现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则得益于北汽奔驰的加持。2022年1-9月,北京汽车实现营业收入1418.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5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15亿元,同比增20.43%。北京汽车旗下有北京品牌、北京奔驰、北京现代、福建奔驰四大板块,但业绩主要依赖北京奔驰,其他板块业绩低迷。

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广汽集团均表现稳定,营收和利润实现双增长,这得益于它们的产品受到市场青睐,销量持续增长。其中,长城汽车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994.80亿元,同比增长9.56%,净利润81.49亿元,同比增长64.80%;广汽集团前三季度营业收入803.7亿元,同比增长44.77%;净利润为80.62亿元,同比增长52.59%。

长安汽车前三季度实现营收853.52亿元,同比增长7.77%;实现归母净利润69亿元,同比增长130.59%。但在第三季度,长安汽车出现增收不增利。长安对此的解释是,受疫情反复以及高温限电的影响,前三季度公司的人力、物力成本大幅度增加,终端交付存在较大缺口。

另外,力帆科技在被吉利接手重整转型后,业绩也出现好转。其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3.09亿元,同比增长107.42%;实现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206.81%。1-9月,力帆科技累计生产汽车2.33万辆,同比增长3439.97%,累计销售3.19万辆,同比增长9581.46%。

赛力斯与北汽蓝谷“亏损大户 

与比亚迪同属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赛力斯、北汽蓝谷,却没有比亚迪的“好命”。

在华为的加持下,新生的赛力斯品牌今年销量大涨。根据最新数据,今年10月,赛力斯汽车销量12047辆,同比增长461.37%,将“蔚小理”均甩到身后。赛力斯本年已累计销量61622辆,同比增长832.82%。

但赛力斯“卖得越多亏得越多”。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赛力斯累计营收231.23亿元,同比增长101.96%;净亏损26.7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0.83亿元亏损扩大147%。

赛力斯在财报中表示,虽然前三季度问界系列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大幅增加,但今年仍处于新品投放的爬坡阶段,尚不具备规模效应;费用及税金也相应增加;同时受到芯片、动力电池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产品研发及市场推广持续投入等导致成本大幅增加。

今年第三季度已经是赛力斯连续第五个季度出现亏损。从去年第三季季度到今年第三季度,赛力斯的亏损分别为-6.022亿元、-7.405亿元、-8.389亿元,-8.884亿元、-9.47亿元,累计亏损超40亿元。从这个角度,赛力斯需破解“赔本赚吆喝”的尴尬局面。

与赛力斯同病相怜的,是北汽蓝谷。数据显示,北汽蓝谷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57.07亿元,同比下降6.41%;归母净利润亏损35.00亿元。北汽蓝谷在财报中表示,利润下滑主要系年初至报告期末综合毛利同比减少,品牌与渠道建设投入持续增加所致。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随着销量从巅峰滑落,北汽蓝谷已经累计亏损超过152亿元。

销量方面,第三季度北汽蓝谷销量仅为1.17万辆,同比增长16.67%。目前,北汽蓝谷将最大精力放在发展高端新能源品牌极狐上,但该品牌还未实现对北汽蓝谷的反哺,反而持续“烧钱”。

老牌车企江淮汽车的表现也不乐观。数据显示,江淮汽车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76.01亿元,同比下降10.4%;归母净利润-7.84亿元,上年同期为1.9亿元,由盈转亏。江淮汽车表示,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主要是疫情、芯片短缺影响,销量下降;芯片、电池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涨,主营业务毛利减少所致。

海马汽车和众泰汽车在前三季度均处于亏损状态。其中,海马汽车前三季度营收约17.3亿元,净利润亏损约1.95亿元;公开资料显示,海马汽车前9月合计销量18153辆,累计同比减少18.7%。众泰汽车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86亿元,同比下滑20.59%;归母净利润亏损4.17亿元。

销量、业绩双压之下拉开研发竞赛

尽管第三季度的销量提升,让车企的销量和业绩带回暖,但综合前9月来看,各车企的年度销量达标率压力仍大。

在9家国有汽车集团和民营车企前三季度的销量完成率中,超过70%的只有2家,分别是比亚迪(78.67%)和广汽集团(75.1%);有3家在60%-70%之间,分别是长安汽车(68.57%)、一汽集团(64.8%)、上汽集团(62.84%),另有4家完成率不足60%,包括吉利汽车(59.98%)、奇瑞汽车(59.6%)、东风集团(54.19%)、长城汽车(42.23%)。

即便是在持续高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新造车企业的销量完成率也并不高。数据显示,1-9月,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456.7万辆,同比增长1.1倍,市场占有率达23.5%。但10家销量靠前的电动车品牌中有8家完成率不足60%。只有哪吒和广汽埃安完成率超过70%。

这意味着,无论是传统车企集团还是新造车企业,在当前汽车消费市场还没有完全恢复活力的情况下,今年第四季度将面临较大的销量目标挑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在稳经济、促消费政策持续作用下,四季度汽车产销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全年汽车市场将实现稳增长目标。中汽协同时表示,汽车市场还需要政策持续提振,希望购置税减半等促消费相关政策明年能够继续延续,助力汽车行业平稳发展。

尽管面临销量增长和业绩达标的双重压力,各车企还是为了能够积蓄长远竞争力,不惜大手笔投入研发。在上12家市车企中,上汽集团的研发投入最高,为126.64亿元,同比增长0.51%,营收占比2.48%,上半年为2.43%。上汽集团在财报中指出,研发费用增加的原因是,进一步增加新能源、智能网联、数字化等技术的研发投入。

长城汽车前三季度研发总投入则为85.44亿元(含资本化研发投入加费用化研发投入47.07亿元),同比增长64.74%,占营业收入比重高达8.59%,主要用于在新能源与智能化等高新技术领域研发布局。另外,长安汽车在研发费用上的支出也明显上升,其前三季度的研发费用为34.42亿元,涨幅达65.09%。比亚迪和广汽集团等车企也加大了研发投入。

当前,汽车产业处在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阶段,不仅仅是国内车企,国际车企巨头如大众、奔驰、宝马等,也宣布将投入数千亿元用于电动汽车、自动驾驶以及移动出行领域的战略转型。智能电动汽车的军备竞赛进入了加速阶段,一场新的混战已经打响。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行业产业报道部记者
关注汽车行业发展,对新能源、自主品牌及新出行关注较多,擅长深入报道及数据分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