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田进 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在画出了一条N型增长曲线后,交出了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3.0%的成绩单。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8%,二季度GDP同比增长0.4%,三季度GDP同比增长3.9%。
10月24日,在GDP等宏观数据公布的同时,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文章提出,国民经济顶住压力持续恢复,三季度经济恢复向好,明显好于二季度,生产需求持续改善,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
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来看,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9%,增速比1—8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小幅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7%,增速比1—8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进出口总值31.11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9.9%。其中,出口17.67万亿元,增长13.8%;进口13.44万亿元,增长5.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对表示:“从数据来看,经济总体回升态势比较明显。一方面,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潜能还是非常大;另一方面,表明各项政策针对性和有效性比较显著。这两个方面都使我们在应对空前困难形势的时候,足以充满信心。”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三季度3.9%的GDP增长,略好于市场的预期,四季度的经济增长也肯定将好于三季度。但如果从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角度看,2022年经济运行是否实现保持在合理区间的目标,还是非常值得研究分析。”
持续恢复的投资
在1-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7%的基础上,增速连续两个月小幅回升,前三季度增速为5.9%。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则同比增长5.7%,增速比二季度加快1.5个百分点。
为拉动经济增长,从2022年年初开始,投资便被寄予厚望。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年初多次在会议中提及“基础设施投资要适度超前”。
专项债的发行速度显示着政策层推动投资增长的急迫性——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券3.41万亿元,2022年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基本发行完毕,比以往年度大大提前。
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司司长翟善清也发文表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发挥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作用,认真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和地方专项债,有力推进项目尽快落地实施,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发挥投资关键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前三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6%,增速相比1-8月加快0.3个百分点,增速连续五个月回升。同时,前三季度国有控股投资相比民间投资在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两者增速的差距也在进一步扩大。1-9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0%(1-8月为2.3%),远低于国有控股10.6%的投资增速(1-8月为10.1%)。
在张立群看来:“投资的累计同比增速在持续回升,这和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政策有着重要关系。比如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在持续较快提高,制造业投资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这是投资增长中最重要的支撑力量。在投资的拉动下,工业增加值恢复最明显,这也成为支撑经济回升的主要力量。”
房地产开发投资方面,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各项数据整体呈现全面下行态势,但近两月,部分数据降幅有所收窄。1—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8.0%,增速相比1-8月下滑0.6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2.2%,降幅相比1-8月收窄0.8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下降24.5%,降幅相比1-8月收窄0.5个百分点。
张燕生预计:“投资的核心问题还是房地产开发投资仍然在下滑,而且下滑幅度比前8月扩大了0.6个百分。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企稳有可能会出现在明年年初。建立房地产市场的长效机制,应该讲还是在努力的过程中。怎么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对下一步的发展非常重要。”
对于接下来的整体投资走势,中国银行副院长周景彤认为,四季度投资将在继续分化中缓慢恢复,基建投资或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制造业投资走弱、房地产投资低迷带来的压力。
对于预判基建投资有望保持高速增长的影响因素,周景彤称,从资金端看,随着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专项债结存限额等金融和财政政策的进一步发力,基建项目获得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大。从项目端看,基建项目整体储备充足,1-7 月,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项目审批投资额达 10028 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本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累计增长 21.2%,均处于历史同期高位。
从投资先行指标看,前三季度,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0.8%,投资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投资)到位资金增长21.3%,有利于投资持续稳定增长。
翟善清认为,下阶段,要扎实落实盘活地方专项债结存限额、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配套支持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系列举措,推动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民间投资环境,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撬动作用,有效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促进投资持续向好。
N型增长的消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消费方面,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0305亿元,同比增长0.7%。分季度看,总体呈现N型增长,其中一季度增长3.3%,二季度下降4.6%,三季度增长3.5%。
三季度消费数据显示,在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创下了自今年3月以来新高的基础上,9月同比增速相比8月份回落2.9个百分点,为2.5%。其中,商品零售增长3%,增速比8月份回落2.1个百分点;餐饮收入下降1.7%,8月份为增长8.4%。
张燕生认为,从数据来看,消费还是比较弱。稳消费,稳市场主体很重要,但目前看来仅仅稳市场主体还不够,还需要更多的措施。比如在稳经济、稳增长过程中,怎么能够稳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等,对老百姓特别重要。
在张立群看来,9月消费和服务业数据的明显回落,表明了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仍然不容低估。“从稳增长角度来看,应该进一步提高疫情精准防控的能力,进一步减小疫情对经济社会活动的影响,为消费和服务业的恢复创造必要的条件。”
为促进消费,今年以来政策层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措施和接续政策措施。如8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已两次延期实施、今年底到期的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再延期实施至明年底。二是保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其他相关支持政策稳定,继续免征车船税和消费税。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司长董礼华发文解读称,今年以来,受疫情多点散发影响,消费市场在波动中恢复。分月看,年初消费市场保持较快增长,4月份降至低点,6月份后恢复增长。
周景彤预计,四季度,消费有望在政策持续支持下保持恢复趋势。一是疫情防控措施有望进一步优化,为服务消费、线下消费恢复创造条件。二是汽车消费有望继续成为支撑消费恢复的重要因素。三是上年同期基数较低。2021 年四季度消费增速为 3.5%,较上个季度放缓 1.5 个百分点。
在周景彤看来,四季度消费恢复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冬季疫情反复风险增大, 可能对消费恢复带来扰动。从就业、收入好转传导至预期改善,再到带动消费回升都需要一定时间。综合来看,预计四季度消费同比增长5.5%左右,全年增长2.2%左右。
全年经济走势
在2021年GDP总量达114.4万亿元、同比增长8.1%的基础上,2022年的中国经济增长面临了许多不确定因素。2021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已提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2022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全年GDP同比增长5.5%左右的目标,并提及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的设定,主要考虑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并同近两年平均经济增速以及“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这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体现了主动作为,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3.0%。分季度看,一、二、三季度GDP分别同比增长4.8%、0.4%、3.9%。作为对比,2020、2021年两年GDP平均增长5.1%。
9月14日,惠誉评级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季度研报显示,受疫情以及房地产市场下滑等因素影响,预期2022年中国GDP同比增长2.8%,2023年回升至4.5%,而2022年全球GDP预期将同比增长2.4%。7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中国2022年的GDP增长预测下调至3.3%。
在这样的背景下,四季度的经济增长将成为影响全年经济走势的关键。
周景彤预计:“预计四季度 GDP增长5%左右,全年增长3.5%左右。”
具体分析,周景彤称,国际方面,地缘政治格局依然复杂,大国博弈持续存在,主要经济体将继续收紧货币政策,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格局不变,全球经济滞胀风险上升,中国出口或呈走弱趋势;国内方面,疫情影响仍持续存在,内需恢复有赖于稳增长政策持续显效以及防疫政策不断优化。预计消费将保持恢复趋势,但恢复力度或弱于预期。投资将温和恢复,基建投资或继续较快增长,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制造业投资走弱、房地产投资低迷带来的投资增长压力。
张立群则预判,全年经济增速经过四季度的努力,有望在4%以上。
在张立群看来,对年内的一些超预期冲击,还是要有充分地估计,要有底线思维,现在应该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主要还是基于稳就业的需要。目前来看,稳就业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好,特别是保市场主体。现在1.63亿个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怎么样能够做到进一步的好转,对就业至关重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