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群 10月19日,农业银行(601288.SH)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农银理财收到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复,农银理财获准与法国巴黎资产管理控股公司合作筹建中外合资理财公司。
这意味着中国第31家理财公司获准筹建,这也是第5家获批的合资理财公司。此前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旗下理财公司分别与外资机构共同设立高盛工银理财、贝莱德建信理财、汇华理财、施罗德交银理财。
十年来,中国金融机构体系加快构建,除了理财公司,已涌现出消费金融公司、数字银行,甚至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新业态。
理财公司:开启全面净值化管理时代
银行理财子公司正在加速筹建、开业。
据悉,上述合资理财公司将由农银理财与法巴资管共同出资设立,农银理财和法巴资管出资比例将分别为49%和51%。
此前的9月9日,银保监会网站披露,已于9月2日同意渤银理财开业。8月25日,银保监会发布公告,正式批复北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筹建。2022年以来,已有民生理财、施罗德交银理财、高盛工银理财、上银理财、恒丰理财等5家理财公司获准开业。
“中国居民更加渴望得到科学、稳健的财富规划服务。银行的资产管理能力将日益凸显,成为产品端的核心竞争力。”埃森哲中国发布的中国银行业趋势展望显示,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终结,财富管理行业就此告别野蛮生长和无序竞争,正式开启大财富、大资管时代的新纪元。
资管新规至今已发布四年有余。随着2022年资管新规过渡期的结束,银行理财进入全面净值化发展新时代,理财子公司发展渐入佳境。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2年上)》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29.15万亿元,其中,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7.72万亿元,占比95.09%,较年初增加2.1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加16.06个百分点。投资者数量达9145.40万个,较年初增长12.49%,同比增长49%。其中,个人投资者数量为9061.68万人,占比99.08%;机构投资者数量为83.72万个,占比0.92%。理财产品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4172亿元,较去年上半年增加34亿元。
“从银行理财的基础客群角度来看,我们服务的客户主要是集中在普罗大众,相对来说就是中间这一层,能够买得起理财的原来都是大概在5万块钱以上的客户,上不封顶,我们也服务私行客户。整体来说,绝大部分是集中在普通老百姓。”浦银理财副总经理张文桥称。
根据上市银行半年报数据,截至2022年6月末,工银理财(186.65亿元)、农银理财(162.93亿元)、中银理财(145.44亿元)、建信理财(193.60亿元)、交银理财(105.40亿元)以及中邮理财(111.49亿元)6家国有大行的理财子公司,以及招银理财(154.08亿元)、兴银理财(111.22亿元)的净资产规模超百亿。
在理财产品规模方面,截至2022年6月末,招银理财(2.88万亿元)、建信理财(2.05万亿元)产品规模突破2万亿元;兴银理财(1.96万亿元)、工银理财(1.82万亿元)、中银理财(1.72万亿元)、农银理财(1.68万亿元)、信银理财(1.65万亿元,中信银行及信银理财)、交银理财(1.19万亿元)以及光大理财(1.15万亿元)产品规模超万亿元。
数字银行:拓宽普惠金融服务渠道
2014年12月,作为银行业改革创新的产物,微众银行诞生,成为国内首家设立的民营银行和数字银行。
“长尾人群代表着最为广泛的人民群众,是普惠金融的重点服务对象,增进长尾人群民生福祉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一环。”微众银行行长李南青表示,微众银行充分关注到长尾个人客户的金融需求,自成立之初即依托数据科技能力,不断推出普惠型金融产品及差异化服务。
以面向个人客户的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微粒贷”为例,目前已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区)约600座城市,累计服务逾3.4亿个人客户,约80%的贷款客户为大专及以下学历,约78%从事非白领服务业或制造业,笔均贷款仅8000元,且因按日计息、期限较短,约70%的贷款总成本低于100元。
小微企业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激发活力的重要支撑。然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个世界性难题。近年我国银行业一直在积极地探索,也不断地取得进展。数据统计显示,2022年二季度末,我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1.96万亿元,同比增长23.8%,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但与广大小微企业的需要和新发展阶段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针对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微众银行基于金融科技能力,探索出一种全新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微业贷”,截至2022年6月末,微业贷已深入触达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服务近280万家小微企业,授信客户超100万家,累计发放贷款金额超1.3万亿元。
除微众银行外,网商银行、新网银行业也是民营银行中的数字银行,百信银行则作为直销银行自成立之初,便承担着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和金融科技创新发展试验田的历史使命,一是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二是金融科技创新发展。
从过去五年的实践来看,百信银行聚焦数字普惠金融战略定位,聚焦普惠长尾客群,服务用户规模突破7500万。
区别于传统银行,独立法人直销银行采取纯线上直达客户的经营模式,打破了传统银行基于网点经营的地域限制,可以灵活嵌入各类生态场景,本质是通过数字驱动的互联网银行,也是一家数字银行。因此,独立法人直销银行主要依托科技和数据驱动,更加重视科技投入,持续夯实核心能力。此外,国内大部分直销银行属于银行的内设部门,而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的模式在经营决策层面,特别是在产品、运营、风控以及组织人才等方面有更多的自主权。
目前国内除百信银行外,邮储银行旗下直销银行邮惠万家银行已于今年6月30日开业。
消费金融公司:助力消费升级
9月27日,建设银行公告,拟出资设立建信消费金融,作为所属一级控股子公司管理。建信消费金融注册资本72亿元,其中,建设银行拟出资人民币60亿元,持股比例为83.33%;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拟出资人民币8亿元,持股比例为11.11%;王府井集团拟出资人民币4亿元,持股比例为5.56%。
建设银行称,本次投资是本行为促进和支持消费增长、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所推出的重要举措。围绕居民消费升级需求和新兴消费业态,提供创新产品和服务,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践行普惠金融理念,进一步深耕消费金融领域,为集团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这将是继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后,第3家持有消费金融公司牌照的国有银行,也将是中国第31家消费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自2010年开始在我国试点,设立初衷是主要面向中低收入、长尾客户,有效补充了银行的个人信贷业务。2014年,消费金融公司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试点,目前已有30家消费金融公司开业。
受益于消费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目前从已披露的数据来看,招联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等公司已发展成为头部公司。
以马上消费金融为例,其业务已经服务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3C数码、旅游运动、生活服务等全场景全渠道,致力于帮助二三线城市、县域、乡村、社区等普惠客群提供小额分散的消费金融服务,深入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成立七年以来,马上消费已累计服务县域用户超过3600万人,服务农村用户超过2980万人,累计为690万用户创造和记录信用数据、提供金融服务。
作为国有大行子公司,中邮消费金融旗下循环贷、极速贷、业主贷、加邮贷、新市民贷等产品,已覆盖包括3C数码、旅游、教育、文化、家装、婚庆等诸多消费场景,客户数超过7000万,累计发放贷款近5000亿元。
随着金融科技的加速迭代,消费金融公司也在加大科技研发力度。过去七年,中邮消费金融科技队伍不断壮大,人员占比超公司总人数1/2,具备快速响应业务需求、敏捷高效运作能力,为未来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中邮消费金融90%以上应用系统实现自主研发,系统具备日均百万级贷款审批处理能力,现已打造多个核心平台,赋能数字化营销、智能化风控、全流程资产保全和客户服务等业务。
在消费复苏不及预期的当下,消费金融能拉动多少消费增长?
“消费金融与消费高度正相关。”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发展与监管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张健华认为,某种程度上,消费要靠总收入增长来拉动,但数据显示,中国和发达国家在人均GDP在5000至20000美元之间的消费当中,消费信贷可以拉动48-60%。
当前,消费金融行业已进入规范期,随着竞争加剧,监管渐趋规范,未来消费金融公司发展前景如何?张健华认为,未来发展好的消费金融公司一定是那些有既有数据、流量,又有技术能力的专业性机构,并且要和商业银行错位发展。数字化时代,消费信贷由以往的以银行单一主体为中心的分散消费为主,转变为以平台为中心,线上消费为主的多元主体模式。多主体竞争格局下,行业会面临洗牌或整合,出现新的业务模式。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