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配直逼30万,零跑汽车向上“第一弹”能飞多远?

王帅国2022-09-30 22:07

记者 王帅国 9月28日,零跑汽车宣布旗下全新轿车——零跑C01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5款车型,补贴后全国指导价分别为19.38万元、20.98万元、23.18万元、25.18万元、28.68万元,优惠限时售价18.38-27.68万元。

在8月份汽车交付量超过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之后,零跑汽车趁势推出了“最贵”车型,以加速品牌形象走向高端。零跑C01不仅是零跑汽车目前售价最高的车型,同时也代表着零跑汽车配置与技术的最高水平。

不过,零跑汽车在9月29日港股挂牌上市首日遭遇“破发”,反映出资本市场对其发展短期内存在看空。

零跑“最贵”车型

零跑汽车将零跑C01定义为“多场景智能豪华电动轿车”,新车共推出后驱标准续航版、后驱长续航版、后驱超长续航版、四驱双电机性能版、四驱双电机高性能版五大版本。该车型也是至今为止零跑“最贵”的车型。

与造车新势力的“第一梯队”相比,蔚来的电动轿车价格基本都在30万元以上;小鹏旗下两款电动轿车——小鹏P5价格17.79万元起,小鹏P7则是24万起;而理想仍在“征战”SUV,暂未推出电动轿车。

而在“第二梯队”当中,威马的E.5价格在18万元以上,其首款中大型智能纯电轿车威马M7尚未上市;哪吒旗下运动型轿跑哪吒S价格约在20万至33.88万之间。

综合来看,零跑C01的价格游走在造车新势力的中上游,但在同等价位的车型中,零跑C01配置更为丰富。

具体而言,零跑C01这5个版本只有电池容量、单双电机的区别,其余所有80项智能豪华配置全拉满:全系标配28个高精感知硬件及23项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全系标配麂皮绒顶棚、Nappa真皮方向盘、星空全景天幕……

作为零跑的“最贵”车型,零跑C01车身尺寸达到了5050×1902×1509mm,轴距2930mm。其采用笼式车身设计,大量应用高强度钢,并率先搭载了全球首款无电池包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

据了解,无电池包CTC技术将电池与底盘骨架结构合二为一,用车身架构作为电池包外部结构,结构效率最大化,同时车身扭转刚度提升25%,配合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豪车级独立悬架,带来更具操控感的驾驶乐趣。

其中,零跑C01四驱双电机高性能版车型,搭载可变架构高性能双油冷电驱,最大功率400kW,最大扭矩720 N•m,最快可实现3.66s零百公里加速。

续航方面,零跑C01搭载超大容量动力电池,CLT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高达717km,足以满足多场景、长距离出行需求,配合自研全时AI BMS智能电池管理系统,实现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可控。

而在智舱娱乐方面,零跑C01搭载高通8155P数字座舱芯片,一芯三屏联动,同时标配28个传感器和23项智驾功能,具备L2+的全部功能,以及领航辅助、ALC等。

力求品牌向上

此次零跑发布的新车型C01无疑是零跑汽车追求品牌向上的注脚。在C01之前,零跑汽车共有S01、T03、C11三款车型。

2019年7月,零跑汽车交付第一款纯电动轿跑S01。接下来三年,零跑保持平均一年一款新车量产、交付的节奏。2020年5月,零跑高端智能纯电小车T03面世;9月28日,零跑旗下首款纯电动SUV——零跑C11正式上市。

其中,定位纯电动微型车的T03是零跑汽车的销量主力,售价8.95万元起。而电动轿跑S01低至13万元,续航达到610km的纯电SUV零跑C11价格也基本在20万元左右。比较可知,价格在20万元至30万元左右的C01已经在价格上提升了一个台阶。

零跑汽车通过C01冲向豪华电动轿车新征程,意图在于使品牌从低端低价多销向豪华高溢价转变。不过,豪华之旅不可能仅仅是价格的提升。除了一系列的豪华配置、智能科技,零跑汽车的信心还包括上涨的销量态势。

数据显示,2021年,零跑汽车累计销量43121辆,销量主力零跑T03销量达38463辆,占比近九成。2022年8月销量达12525辆,同比增长180%,超过蔚来、小鹏、理想等造成新势力“第一梯队”。今年1到8月,零跑汽车累计销量达76563辆,同比增长152%。

与此同时,零跑汽车的门店数量也由2022年3月底的336家,增加至2022年7月底的443家。

零跑汽车表示,未来会以每年一到三款车型的速度,于2025年底前推出八款涵盖各种尺寸的轿车、SUV及MPV的新车型。同时作为现有产品的补充,零跑亦计划基于自研增程式技术,同期或之后推出该等新车型的增程式版本。

在造车新势力的动态竞争当中,承担零跑汽车品牌向上重任的C01的市场反馈还有待市场来检验,零跑汽车想要成为一个世界级车企、为国人造豪车的宏愿也要时间来给出答案。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关注汽车产业发展,报道产业转型、车企动向等,对造车新势力、国内品牌关注较多,擅长现场采访等报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