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姜鑫 热浪、干旱、野火、洪水……气候变化正在给人类带来越来越多的挑战,而帮助社会抵御了这些最具破坏性的灾难的保险行业也因此受到影响。
在刚刚召开不久的再保险行业盛会蒙特卡洛行业年会上,再保险公司纷纷表示,由于地缘政治局势僵持、高通胀和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问题,风险保护的需求激增,从而导致再保险保费的增加。
再保险行业面临着哪些挑战,又如何创新性的解决眼前难题,当下中国的再保险市场有怎样的特点?基于这些疑问,记者对慕尼黑再保险(以下简称“慕再”)大中华区非寿险业务总经理佟柏森(BelhassenTonat)进行了专访。
经济观察报:近年来,再保险在中国保险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看待这种变化和趋势?
佟柏森:再保险行业之所以在当今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因为其帮助社会抵御了一些最具破坏性的灾难,比如地震、洪水、空难等巨灾。再保险行业同时也参与着对社会进步至关重要的创新活动,推动新能源等行业的发展。再保险公司通过了解中国市场的环境、客户和监管,对社会和风险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我们的共识是通过提高保险密度去改善人民的财富和福祉。
再保险公司能够助推中国可持续发展和金融行业的发展。我们支持应对气候变化的倡议,提出创新保险的概念以适应交通等新趋势。再保险也在助力创新技术风险的承保,鼓励企业创新,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思路。
经济观察报:在近期的蒙特卡洛行业年会上提到再保险行业正在经历着着保费增加、费率调整的变化,这是普遍现象还是部分险种?能否结合当下环境分析下哪些因素给市场带来了挑战?
佟柏森:目前,通货膨胀、利率上升和资产端的波动给整个保险业带来了挑战,同时地缘局势紧张也加剧了这种负担。根据AM Best 和 GuyCarpenter 的预计,自 2018 年以来本年度的再保险资本将首次下降——这是再保能力的重要指标。与那时不同的是,这次预期的下降幅度很大,下降率超过8% 至 4350 亿美元。
这些经济挑战都因美元兑欧元的大幅上涨而进一步加剧,美元负债在转换为欧元时会显着增加而影响产能,所以欧洲的再保险公司受到的打击尤其严重。
对此短期内再保险一些领域的承保能力会下降,例如佛罗里达州的自然灾害保险。许多再保险公司在某些领域减少了承保或者完全取消承保。甚至连替代风险转移的市场也没有增长。但与此同时,市场对保险的需求正在上升,我们预计,到2024 年,全球再保市场的增长将至少与直保市场一样。慕再的经济研究部门估计,2022年到 2024 年全球再保险行业将增长 2-3%。
经济观察报:这些变化在全球哪些地区尤为明显,国内是什么情况,影响国内再保险市场的变化因素有哪些,近几年来呈现怎样的趋势面临着怎样的挑战?
佟柏森:虽然中国直保市场每年以8% 以上的速度在增长,但整个市场增长的空间仍然很大,与成熟市场相比,中国市场的风险敞口还是较为可观的。目前,再保险正在通过拓宽承保范围来增加现有产品,从而提高对再保的需求。 我们也预计再保需求可能会在新冠疫情结束时激增,这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加剧,并导致再保险的费率上升。
经济观察报:2022年,再保险行业面临了哪些挑战?最大的难题是什么?
佟柏森:近期世界很多地方都发生了与天气有关的自然灾害,如热浪、干旱、野火或洪水,这表明气候变化不仅是保险业的挑战,也是人类要长期面临的最大挑战。
尽管全球2022 年上半年的自然灾害损失低于2021年同期,但总体损失为 650 亿美元(损失惨重的前一年为 1050 亿美元)。保险自然灾害的损失约为 340 亿美元,与往年基本持平。
2022 年上半年美国自然灾害的损失占全球总损失的近一半(280 亿美元),保险自然灾害的损失近全球的三分之二(190 亿美元),美国严重雷暴造成的损失总计 220 亿美元,保险方的损失为 170 亿美元。
就保险损失而言,全球最严重的灾害是澳大利亚昆士兰/新南威尔士州的严重洪水。今年2 月的最后一周是这些地方自 1900 年以来最潮湿的一周,一些地区创下了自 1893 年以来的最高洪水高峰,总损失为66 亿美元,保险损失达 37 亿美元。
6 月至 8 月,欧洲中部和西南部出现了强烈的热浪和极端干旱。大火在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肆虐。在普遍凉爽的英国,气温首次飙升至40°C 以上。根据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自1980 年以来,欧洲热浪趋势的增长速度是美国、加拿大的三到四倍。
2022 年是欧洲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野火年份之一。到8月中旬,欧洲被野火烧毁的面积达到660.000公顷,是 2006-2021 年全年平均水平的两倍多,比 2006-2021 年迄今最大面积高出 57%。与加利福尼亚相比,欧洲的野火损失规模较小。美国的野火季正在进行中,还无法估计损失。
同时中国多个地区遭遇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旱情。这将影响部分地区的水稻和玉米作物的产量。虽然再保险可以帮助减轻损失,但未来此类事件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会增加,全社会都应该对气候变化高度重视。
经济观察报:近两年来,气象灾害频发,巨灾险方面面临着不少的压力,不少公司选择降低这一块的风险敞口,公司是怎样的策略,这一策略是否会影响中国市场?
佟柏森:再保险在应对气候风险方面,如承保巨灾风险、助推绿色产业升级等,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慕再对于气候风险已经有超过50年的积累和认知。1973年,慕再了发布第一篇关于气候变化的研究文章,提出了气候变化的存在及其与人类活动间的关系,同时也揭露了自然灾害频发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密切关联。慕再是国际气候合作协议《巴黎协定》的重要企业参与方,也是多个联合国和政府间气候合作框架的发起者、倡导者和参与者。在金融领域,慕再自1999年始便签署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气候宣言,并且是“负责任投资原则(PRI)、可持续保险原则(PSI)”的创始成员。
从战略上,慕再对气候变化的重视是从未改变的。另一方面,慕再公司正在通过创新的方案和技术使我们的风险管理去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慕再公司预测,随着企业向着各自制定的碳排放目标过渡,他们产生的保险需求将产生巨大的商业潜力。根据国际能源署(IEA) 的数据,仅从 2022 年起,全球仅用于发电的可再生能源投资需要增加两倍,到 2030 年达到每年约 13000 亿美元,才能再2050年前实现净零目标。在慕再自身的业务组合里,我们通过“赋能+减能”的动态结合实现业务端绿色发展。减能,是指我们在资产端将不再投资不符合绿色发展原则的项目和公司;在业务运营端,公司将率先在2030年实现业务运营碳达峰,2050年前实现运营碳中和。“赋能”,即对绿色、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开发专属的绿色技术保险、指数型保险和绿色债券等,实现对绿色再保险业务的赋能。
全球保险业的众多参与者都设定了自己的气候目标。 反过来,中国也在促进区域和国际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许多公众以及商业和制造业来说,再保险可能是一个陌生的概念。然而几十年来,它一直被用作管理自然灾害风险的重要金融工具,同时再保险也可以为中国的绿色发展做出贡献。
例如,再保险公司可以提供灵活的指数型气候解决方案,以弥补恶劣天气事件造成的损失。我们还注意到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越来越有兴趣发展与再保公司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应对长期气候变化的风险。
中国制定的双碳目标不仅要求企业的经营方式向更可持续的方向转变,而且能够促使国际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更加专注于新的机遇和挑战。
经济观察报:目前公司在国内开创了哪些创新业务和解决方案?公司观察到了怎样的市场机会?
佟柏森:自 20 年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慕再一直致力于提供本土的风险解决方案,利用国际经验为社会创新赋能。例如,我们在2017年成立的思韬咨询(北京),是慕再的专门机构,致力于推动大中华市场的保险创新。慕再正积极研发创新解决方案,助力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绿色转型升级,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2022年初,全国首单草原碳汇遥感指数保险成功落地内蒙古包头市,该保险产品是基于草原碳汇原理与遥感数据分析,慕再农险团队为该产品落地提供产品开发技术支持。这是在绿色金融领域的一项创新尝试,对增加草原碳汇的固碳能力,维护我国草地生态环境和助力“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慕再也积极在中国市场探索可再生能源的保障方案,如为海上风电和光伏提供风险管理服务、保险产品和再保险支持方案,促进能源绿色转型;与行业专家和协会一起设立绿色保险标准,制定绿色保险指南;通过提供完善的风险管理方案和再保保障,支持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的创新和落地,推动新能源车在民用和商用物流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为开发新能源的储能设施提供再保解决方案;为参与碳交易的企业提供底层资产保护,促进碳交易市场的可持续绿色发展;为气候变化的自然解决方案及生态工程开发新的风险转移和管理方案,例如森林、草地、湿地的管理、保护和修复等。这些都需要客户和慕再的风险专家之间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慕再始终愿意与客户一起为复杂的风险状况找到强有力的解决方案,建立与合作伙伴长期的信任。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