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郑淯心 重新定义拖地机器人的超级网红——云鲸,前不久刚发布了第三代产品云鲸J3。
云鲸曾凭借一款初代产品,便将扫地机器人行业拉进了自动回洗拖布、烘干拖布的“功能内卷”时代。
扫地机器人还是今年上半年消费领域鲜有实现正增长的行业。中怡康数据显示,2022上半年,中国扫地机器人市场规模达57亿元,同比增长16.2%。
当源码资本、红杉资本、高瓴资本等明星资本的不断加注,科沃斯、石头、追觅等主流扫拖地机器人品牌陆续推出自动上下水功能,刚被开辟出的拖地机器人蓝海,便已是红海。
奥维云扫地机器人线上销售渠道数据显示:每个月市占率的前五名都不尽相同。
当产品高度同质化、价格战一触即发时,只做单一品类的云鲸,如何突围这场曾经由他引发的内卷之战?
9月20日,经济观察报记者就和云鲸的90后创始人张峻彬聊了聊。张峻彬认为,云鲸入局前的机器人行业,已是没有创新、比拼性价比的红海,“我们创新入局,扫拖一体机的出现让行业从红海变成了蓝海,现在市面上都是扫拖一体机,又变成了红海。”
张峻彬认为,突破红海,仍然需要产品创新。
快与慢
源码资本合伙人常凯斯,仍记得第一次见到这个90后创业者的场景。2019年的一个早晨,张峻彬头发蓬乱,很明显他和团队前一天在公司忙到很晚。但当他们聊到产品和技术时,张峻彬又异常兴奋起来。
见面前几天,常凯斯在抖音刷到用户对云鲸首款产品的测评视频,自动清洗抹布的拖地功能让他眼前一亮。这个功能创新地满足了中国人对拖地的刚需,而不是模仿国外的产品形态做的微创新。
常凯斯立刻下单体验,但因为云鲸刚刚开始量产,销售火爆,经常处于缺货状态。他最终还是在闲鱼上加价才买到一台。
具体接触后,令常凯斯印象最深刻还是云鲸死磕产品的态度。在云鲸初代产品的研发中,拖布的形状调换了20多遍,前后试验200多次。产品临近上市,张峻彬突然发现,圆形拖布拖地时中间会留缝,有同事建议换成三角形拖布。一旦做出调整,产品上市时间至少延后3个月。但张峻彬还是决定“换”。
云鲸初代产品云鲸J1耗时三年上市,且目前仍只专注扫拖机器人这一个品类。成立至今,云鲸也只产品迭代推出了3款产品。
尽管云鲸方面透露,单品类战略只是阶段性战略,未来会拓展其他品类。但相比同行一年两次上新的速度,云鲸毫无疑问是慢的。
但张峻彬说,他更重视的是云鲸自身的加速度:第一代产品花了三年多时间,第二代产品花了一年多,第三代产品只花了一年。云鲸的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他认为明年速度会更快。
突围内卷
行业竞逐,前有科沃斯、石头科技,后有小米、追觅、海尔、美的和各路虎视眈眈的明星资本,云鲸在这场激烈的排位赛中,经常在老二老三的位置上徘徊。
奥维云扫地机器人线上销售渠道数据显示,6月云鲸的市占率排名为第三,7月为第二,8月又变成第三。奥维云网分析师刘洪涛称,排位竞争本质是产品竞争,包括算法、体验、清洁能力等。
中信建投研报称,一个典型的扫地机器人的阶梯式增长模型包含四个阶段:先是颠覆式创新阶段,行业革命性技术出现使扫地机器人产品的“好用”程度大幅提升,产品量价齐升迈向“新阶梯”。然后,行业进入渐进式创新阶段,技术发展进入缓步迭代期,供应链成本降低使得高端技术可以在中低端产品中进行外溢、市场营销能力重要性逐渐体现。接下来是平台期,技术发展进入短期平台期,新品与前代差异化较小。最后是再次颠覆式创新阶段,新的突破性技术出现,从而循环。
在张峻彬看来,要想从内卷的扫地机行业突围,靠的还是产品创新。8月31日,云鲸发布第三代产品云鲸J3。张峻彬认为这款产品有了比较大的科技创新,具体体现在脏污识别、干湿分离、AI智能托管等,替代人工判断干净与否,进一步解放双手,实现从“Hands-Free”到“Mind-Free”的体验跃升。
常凯斯判断,云鲸引领的技术创新会进一步打开清洁机器人的市场,最终这个市场渗透率会成为洗衣机一样的广泛需求。
|对话|
初期集中兵力
经济观察报:在扫地机器人行业,云鲸只专注单一品类不断迭代,为什么不是拓展品类?
张峻彬:作为创业公司,我们一开始要集中兵力,打造出一款产品来应对竞争。我们对创新非常执着,对产品有着极致追求。成立之初,我们就确定了要做价值创新,做真正符合用户刚需的革命性产品。虽然云鲸的研发能力和资金储备完全足够研发更多产品,但我们还是选择集中兵力、举全公司致力去把一款产品做好,包括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打磨产品细节。
未来,我们产品肯定会更加丰富。我们对是否进入一个品类的要求会很高。当一个创业公司进入新品类时,如果只是把最好的产品拿过来抄抄就上线,这是相对简单的方式。但我们不太想做这件事情。做新品时,我们会不断问自己:还能为用户创造哪些新的价值点?
经济观察报:你第一次创业就选择扫地机器人这个技术复杂度较高的品类,进入之前是如何预估创业的复杂度和难度的,实操过程中如何调整的?
张峻彬:选择扫地机是因为我们发现,这个品类还有很多用户痛点没得到解决。我想要做有突破性创新的产品,头脑里也有一些产品实现路径的方案。过程当中肯定是有预估失误的情况。因为我一毕业就创业,确实会低估技术实现以及产品大规模交付的难度。哪怕真的找到用户需求,在产品落地过程中,整个产品设计团队还是需要却反复平衡用户需求和技术实现。所以,第一代产品花了三年的时间。
经济观察报:当时主要打磨哪些方面?
张峻彬:我们是业内第一家实现自动洗拖布功能的机器人。这个功能因为要用到水,就涉及用水安全和密封等难题。而且,在外观上势必也和其他扫拖机器人不一样,工程设计、工业设计都需要突破。
市面上拖地机器人的拖地路径,都是从基站附近往外拖,必然会有把拖干净的地方又弄脏的问题,所以必须为拖地重新设计一套算法。为了保证拖布干净,中途一定会返回基站,室内定位的准确性又要保证。
硬件方面,作为一台有水的机器会有产生安全问题,特别是在水电结合的形态里怎么洗抹布。现在基本上都是这种产品形态的产品,但在我们之前,没有人用这种形态。我们当时试了二三十种形态,才确定最终机器的样貌。因此,拖布自清洁技术、室内精准定位导航、双水箱的产品形态、地图维护技术、扫拖双路径算法等,都是我们要打磨的地方。
经济观察报:为什么尝试二三十个形态?
张峻彬:尝试二三十个形态是因为每个形态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其实,我们做拖地机时,已经有很多家公司在尝试了。拖地的需求不是大家看不到,而是产品无法满足用户需求。一是软件层面做不好,一是清洁机的机械结构设计很糟糕。我们试了二三十种形态后,最后确定是这种加压式、旋转式的抹布,这中间耗时将近一年多。
经济观察报:从创立到现在,最难是什么时候?
张峻彬:2019年,我们初代产品临发布前,账面资金已经非常短缺了。团队坚持3年把好产品打磨出来,大家都是满怀希望期待产品上市。那时,我们发现两块圆形拖布的设计中间会产生一条缝隙,拖地时会有一条线的位置可能一直拖不到。我们没有妥协去按原计划推产品,而是顶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将产品方案推倒重来,改为三角形拖布,导致产品上市时间延迟三个月。
对于一家从未做过产品的创业公司来说,这其实是重大的企业决策。第一代产品在双十一开售,当时系统卡顿了,我们看到数字是0,以为一台都卖不出去,后面恢复正常才看到销量。当天销售额就破千万,我的心情跟坐过山车一样。无论对我个人还是公司,那都是里程碑的时刻。团队3年的坚持终于开花结果了,我们坚持不放过一个可能给用户带去不好体验的细节也是正确的。
突围内卷
经济观察报:在行业内卷下,云鲸如何突围?
张峻彬:第一,我们肯定会不断进行品类创新,给用户带来更多价值。第二,我们会持续把服务做得更好。我们是业内最早自建上门服务体系的公司,已经覆盖近300个城市,也牵头制定行业内首个上门服务的团体标准。第三,我们会不断加强研发实力。目前,我们的研发团队有几百人,累计申请的技术专利400多项。第四,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得比较好,包括我们自建工厂,建立了一套自研、自产、自销的全产业链体系,以此来保障产品品质和售后服务。
其实,我们没有入时,整个行业已经进入基本没有创新、比拼性价比的红海状态。但我们创新入局,扫拖一体机的出现,让行业从红海变成了蓝海。现在竞争一段时间,市面上都是扫拖一体机,又变成了红海。
但我们还是认为,突破红海还是要产品创新。我觉得清洁电器面临巨大市场,未来市场容量是现在的十倍以上,现在扫拖一体机的发展阶段,就像洗衣机的早期阶段。
经济观察报:你们刚推出的新品有比较大的创新么?
张峻彬:第三代产品我们做了三个创。一是脏污识别,很多机器不知道自己拖得干不干净,我们会智能评估清洁情况,哪里脏了会多拖几遍,拖到干净为止。二是新机做到了扫拖分开,干湿分离,实现“中滚刷抬升”+“边刷收起”+“拖布抬升”的智能组合行为,有效防止干湿交叉污染,让清洁效果更好。三是增加AI智能进行经营托管,自动决策清洁频率、清洁方案,一键解决日常清洁诉求,让用户更省心。
经济观察报:你的竞争对手是谁?
张峻彬:对手就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一直在做创新的东西,我们需要不断去颠覆突破自己。当然,某种意义上,友商也是对手,但你面对他们时会思考怎样做更好,本质还是和自己比。我们看到太多用户需求还没被满足,太多问题需要解决,未来一两年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公司档案】
公司名称:云鲸智能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品牌名称:云鲸
成立时间:2016年10月
创始人:张峻彬
重要投资人:清水湾基金、盈峰资本、明势资本、大米创投、字节跳动、源码资本、红杉资本和高瓴资本、腾讯等。
融资状况:E轮
爆款产品:云鲸J2 公司估值:超百亿元
【投资人说】
源码资本合伙人常凯斯
张峻彬是非常极致的产品经理型创始人,云鲸团队的技术创新能力、产品能力、动手能力、开发能力都非常强。最打动我们的是极致的产品理念,耐得住寂寞三年磨一剑。云鲸的团队始终把用户“想要什么”、“缺什么”放在首位,会一直关注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云鲸一直坚持底层技术创新,并且搭建自己的生产线和ERP系统,保质保量。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