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最大的竞争力,是它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影响力。而对于正在拓展全球市场的中国企业,外界大环境的变迁,需要建立新的认知体系。
日前,埃森哲发布了最新的《埃森哲 2022 中国企业国际化调研》报告。报告指出,自 2020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规模首次位于全球第一。近年来中国对外投资保持平稳,并呈现出民营企业加速 " 走出去 "、先进制造和科技领域成投资重点等特征。在埃森哲的调研中,95% 受访的中国 " 出海 " 企业认为自己未来 3 年海外业务的增长可以超过 5%。
埃森哲大中华区智能运营事业部总裁岳彬在接受包括《经济观察报》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双循环的发展模式激励了中国企业要坚定地走出去。先进的制造业、技术平台、医疗保健是现在海外投资的主要的行业,这些行业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而且是创新性的,所以,我们认为,在未来,中国将继续开放和倡导全球化的趋势是不变的。”
中国企业出海面临新格局
埃森哲报告显示,吸引中国企业 “走出去”的核心动因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现高速增长,92% 的中国企业“出海”的目的在于通过海外业务拓展,支持公司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二是增强经营的韧性,55% 的受访企业表示要优化生产要素资源配置,优化成本结构,提升经营韧性;三是紧跟创新前沿,49% 的受访企业希望通过 “出海”吸收海外创新资源和经验,助力公司创新能力升级。
埃森哲对中国112家出海企业进行了调研,按照企业海外营收占比的不同,将中国企业国际化分为四个成长阶段:起步期、开拓期、腾飞期、全球化。
然而,埃森哲在调研中发现,企业在全球化、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报告中重点提出了“五个痛点”。
具体来说,82% 的“出海”企业认为各地监管政策及法规复杂多样,合规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达 55% 的“出海”企业认为,其过程中存在文化环境差异及沟通障碍,严重影响本地融入和运营效率;41% 的“出海”企业则承认,因缺乏有效管理手段,难以确保当地业务按质按时落地;38% 的“出海”企业面临供应链如原材料采购缺乏灵活性、敏捷度的问题;另有 38% 的“出海”企业还提出全球化各区域业务运作方式差异化较大且复杂。
埃森哲大中华区智能运营事业部总裁岳彬认为,在企业出海逐步深化的过程中,会经历一个“痛苦期”,即开拓期。当海外业务占比突破10%后,面临从风控合规、文化差异到管控难、 决策慢等全方位的挑战,需要满足扩张和能力建设的双重要求。与此同时,“风险管控与合规”是近年来问题频发的领域,未来也将继续是出海企业的最大挑战, “融入难、管不住、韧性差、看不清”仍是顽固点。
“企业在经历痛苦期的过程中,全方面挑战的时候,起步的时候能快速地抢占一些市场的东西,但实际上如果没有全球化的眼界,没有整个结构性的基础的时候会在开拓期遇见很大的挑战。”
岳彬表示,这些“痛点”究其原因?大部分企业欠缺全球化管理体系,同时全球生态融入思维模式匮乏,略致使中国企业在深化国际化的道路上,难以迅速扩张并扎根高效运营,亦难以多地协同左右逢源,稀释了全球化所能给企业带来的潜在价值。
面对挑战需“练内功”
对于目前中国智能手机企业和新能源车企在国际化进程中遇到的包括地缘政治及贸易摩擦造成的一系列挑战。
岳彬表示,疫情的影响,管理的问题,速度规模的问题,在全球化的过程上都会给“出海”企业带来很大挑战。但如果仅仅看到现在遇到的挑战就会变成“近视眼”。“我们强调企业要有长期性思维,包括生态、创新。比如,根据不同地区的合规要求,学会利用当地的生态来帮助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他说,“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有一个长期性的眼光来不断地练‘内功’,在起步的时候就考虑到全球化和腾飞的阶段所遇到的问题。”
埃森哲对出海企业的建议包括,一条战略主线: 建立自上而下、步调统一的全球化战略。承接融合业务战略,明确国际化发展路径并得到上下认同。明确重点突破区域及进入策略、业务及路径。针对企业自身市场及发展阶段,建立自上而下、步调统一的全球化战略,明确重点路径
同时,根据不同类型的公司,不同的全球化目标,不同发展阶段及特情,设计相适应 的运营模式以支撑全球化发展,并设计相应的国际化负责部门,确保国内国外两套体系配合融合,从而构成一套运营阵型匹配更新IT架构。
第三,持续搭建识别企业国际化转型下所需的系统能力, 同时辨析当下亟需提升的基础能力,考虑 科技带来的赋能,从而支撑企业全球化。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国际化远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次深刻的企业升级转型。
具体来看,起步期的企业需要搭建快速出口能力,以求迅速占领当地市场;开拓期的企业应该搭建营销服务体系,同时建设好配套的海外采购链条;腾飞期的企业必须具备全球供应链能力,以及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在实现全球化之后,企业应当具备构建全球合作生态的能力,同时要能够实现可持续性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