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刚:2022年二季度银行业运行季报

曾刚2022-09-21 08:58

曾  刚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王  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摘要

2022年二季度,尽管面临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个别村镇银行爆发合规风险等不利影响,商业银行总资产增速和净利润增速仍保持稳定,总体风险抵补能力也较为稳健。2022年6月末,商业银行资产总额达到310.5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处于平稳增长阶段。6月末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2217亿元,同比增长7.1%,商业银行整体净息差为1.94%,环比下降3BP,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2BP,净息差连续两个季度低于2%。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95万亿元,增速回到了5.8%,较前两个季度增速有所加快,但总体还是继续保持低增长态势。6月末商业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1.67%,同比下降9个BP,连续七个季度出现下降。拨备覆盖率为203.8%,较去年同期增了11个百分点,连续7个季度上升,反映商业银行风险抵补能力在持续加强。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0.5%、12.1%、14.9%,各项资本充足率较上年末和一季度末均略有下降。商业银行整体流动性覆盖率为146.3%,环比上升3个百分点,流动性比例为61.27%,同比增加5个百分点,总体保持稳定态势。

展望2022年三四季度,商业银行仍需进一步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支持;夯实金融稳定基础,做好存量风险化解工作;加强商业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创新,继续配合央行深化LPR改革,引导利率有序下行,保障银行业稳健运行。

目录

一、2022年二季度银行业面临的宏观环境

二、银行业经营情况

(一)资产规模增速保持平稳

(二)净利润增速下降,城商行依然低增长

(三)净息差继续下行

(四)风险状况

三、2022年三季度运行展望

(一)银行业市场结构步入拐点,市场集中度有望回升

(二)聚焦负债成本和资产质量,保障银行业稳健运行

(三)配合深化LPR改革,引导贷款利率有序下行


报告正文

一、2022年二季度银行业面临的宏观环境

2022年第二季度,乌克兰危机对全球宏观经济的影响渐趋稳定,美、英等国通胀水平继续在历史高位徘徊,国际金融市场大幅震荡,大宗商品价格屡创新高,美元指数和美债利率都大幅走强,“滞涨”风险不断上升。国内方面,受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疫情散发等超预期因素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二季度GDP同比增长0.4%,较2022年一季度下降4.4个百分点,经济运行经受较大波动。但也应看到,尽管房地产投资跌幅进一步扩大,6月份以来,经济修复有一定提速,出口、基建和制造业投资成为疫后修复的主要拉动。此外,因疫情所处阶段不同,我国与西方主要经济体在经济周期存在一定错位,西方提前开启偏紧的货币政策,也会对我国在货币、财政政策上的发力节奏以及银行信贷资产投放策略上带来干扰。

2022年二季度央行货币政策以稳为主,总体特征表现为灵活精准、合理适度。6月末,广义货币(M2)、狭义货币(M1)同比分别增长11.4%、5.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高0.3个、1.2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47万亿元。6月末社科院口径宏观杠杆率约为266.02%,环比增加3.0个百分点,比一季度下降6.5个百分点。6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6%,较去年同期下降0.42个百分点,处于有统计以来低位。6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7114元,较上年末贬值5.0%,仍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LPR发挥市场利率改革效能,今年以来,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降0.1个、0.2个百分点,“市场利率+央行引导→LPR→贷款利率”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加通畅,企业贷款利率为有统计以来新低。

2022年二季度,银行业监管政策密集落地,金融监管力度持续增强,央行就《金融稳定法》正式征求意见,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健全金融法治的决策部署、建立维护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提出了更多要求;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管理办法》为商业银行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提供了标尺准绳,《理财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开始征求意见,为理财公司构筑全面有效的内控管理制度提供了指导。

二、银行业经营情况

❏ 资产规模增速保持平稳

2022年二季度,根据银保监会发布的监管指标数据,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367.7万亿元,同比增长9.4%,商业银行总资产310.5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151.4万亿元,占比41.2%,同比增长11.2%;股份制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65万亿元,占比17.7%,同比增长7.8%。总体来看,整个银行业资产规模和增速仍然处于相对较快的增长阶段。

贷款增速较快依然是资产增速变化的主要来源。2022年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3.68万亿元,同比多增9192亿元;6月末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分别增长11.4%和10.8%,较上年末分别上升2.4个和0.5个百分点。央行也要求信贷总量保持稳定增长,继续加大对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资产结构方面,今年以来货币政策通过在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方面加强引导,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制造业、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得到支持。一是制造业贷款比重触底回升,制造业贷款比重从2010年17%趋势性下行至2020年9%的势头得到遏制,2022年6月末回升至9.4%。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自2020年6月以来持续保持20%以上的高增速,贷款总量增长和期限结构优化同步推进,有力支持了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筑底企稳,由2020年低点的26.3%回升至2022年6月末的29%。二是普惠小微贷款发力,助企惠民成效显著。2022年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22万亿元,是2018年末的2.7倍,占全部贷款的比重提升至10.6%;普惠小微授信主体达5239万户,是2018年末的2.9倍。三是基建投资和房地产等资金密集型领域信贷需求趋势性转弱。基建投资结构向城市更新、社会事业等民生领域倾斜,传统“铁公基”贷款需求转弱,贷款比重由2010年的25%降至2019年以来的19%左右,房地产贷款比重也由2019年峰值的29%回落至2022年6月末的25.7%。

从存款方面看,存款增速稳步回升,与贷款增速基本保持匹配。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57.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比年初增加19.1万亿元,同比多增4.3万亿元。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51.1万亿元,同比增长10.8%,比年初增加18.8万亿元,同比多增4.8万亿元。外币存款余额为9867亿美元,比年初减少103亿美元,同比多减1400亿美元。

图1 商业银行资产及资产增速变化趋势(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银保监会。

❏ 净利润增速下降,城商行依然低增长

2022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2217亿元,同比增长7.1%,较2021年增速出现一定程度下降。分机构类型看,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利润增速同比分别为6.2%、9.7%、5.4%和7.6%,总体增长较为平稳,但城商行利润增速仍低于其他银行。城商行表现较弱与部分非上市城商行息差收窄和信用成本较高存在一定关系。相对而言,商业银行的盈利效率有所提高,平均资本利润率为10.1%,较上季末下降0.81个百分点。平均资产利润率为0.82%,较上季末下降0.08个百分点。

全国性银行和地方性银行之间的盈利也在进一步分化。通过分析部分上市银行的季度报告可以发现,尽管城商行利润增速趋缓,但江浙等优质区域上市银行盈利依旧保持高增长态势,从目前已披露中报的上市城商行净利润表现看,江浙地区上市城商行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速都在20%以上,高质量的上市城商行和一般城商行业绩形成鲜明对比。除此之外,区域、结构分化加剧也进一步拉大银行间经营差异,经济更具活力、高净值客户集中的江浙地区以及具有国家战略政策优势的成渝地区随经济回暖业绩迅速回暖,而处于区域经济金融发展较慢的城商行仍面临不良资产出清的挑战。

图2  商业银行净利润及增速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银保监会。

❏ 净息差继续下行

以净息差衡量各类银行的盈利能力,2022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整体净息差为1.94%,环比继续下降3BP,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2BP,2020年,净息差连续两个季度低于2%。大型银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净息差同比变动-8BP、-15BP、-17BP和-18BP。今年以来净息差出现明显下降,来源于贷款重定价、让利实体经济、企业信贷需求持续走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是受疫情和国外政治、贸易环境影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然明显,导致企业有效信贷不足,同时政策驱动银行加大信贷投放,供需两方面影响压缩了银行贷款定价空间;二是监管和货币政策也强化了银行资产收益率下行趋势。6月末,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为3.70%和4.45%,分别较上年12月下降0.10个和0.20个百分点。6月末,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41%,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其中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中长期贷款的占比要高于城农商行,受到政策利率下行的边际影响更大。三是负债端成本下降受到信贷需求不足、存款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制约,无法有效下降,影响了净息差的改善。对中小银行而言,受制于融资渠道和管理水平,其负债成本下降难度更大。四是受地产产业链拖累,房地产贷款和按揭贷款利息收入存在较大影响,潜在净息差风险不容忽视。具体而言,住房贷款占比较高的银行受到的负面影响更大一些。由于国有行住房贷款占比普遍高于其他银行,其净息差受到的负面影响高于其他类型银行。后续应继续推动加强银行负债成本管控,以保持银行体系净息差的相对稳定运行。

图3 商业银行净息差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银保监会。

❏ 风险状况

1. 不良资产余额增速有所回升

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95万亿元,增速回到了5.8%,较前两个季度增速有所加快,但总体还是继续保持低增长态势。从最近几年不良贷款余额走势来看,不良资产余额上升的趋势已经得到遏制,资产质量改善明显,不良资产上升幅度持续低于资产增速。

图4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余额变化趋势(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银保监会。


2022年6月末商业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1.67%,同比下降9个BP,连续七个季度出现下降。其中,大型银行不良率1.34%,同比下降11个BP,总体保持较低水平;股份制银行不良率1.35%,同比下降了7BP;城商行不良率为1.89%,较去年同期上升了7个BP,农商行不良率3.3%,同比下降了28BP。总体来看,大型银行和股份行的不良率持续改善,城商行和农商行不良率依然较高且存在较高反复性。其中,城商行是二季度唯一不良率上升的银行类别。而农商行由于前期增长加快,目前仍然处于3.3%的高位,压降形势依然较为严峻。近年来整体不良率的下降,一方面得益于银行经营业绩改善与信贷投放逆周期扩张,但更大程度上还是来自商业银行加大了不良贷款的核销力度,各家银行在监管政策引导下,从2021年开始普遍增加了不良贷款核销的力度。

图5  主要类型银行不良率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银保监会。

从关注类贷款指标来看,二季度潜在不良资产质量形势仍不容乐观。6月末,银行关注类贷款余额4.03万亿元,同比增加7%,增幅为2020年3月份以来最高,已经处于近几年的较高水平。关注类贷款规模与占比的上升表明,现阶段及未来一定时间,新增不良可能面临较大增长压力。

图6 商业银行关注类贷款余额及同比增速变动

数据来源:中国银保监会。

2. 风险抵补能力较为稳健

拨备覆盖率体现了银行抵御预期损失的能力。2022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6.01万亿元,同比增长12%。拨备覆盖率为203.8%,较去年同期增了11个百分点,连续7个季度上升。拨备覆盖率的连续上升,反映商业银行风险抵补能力持续加强,当前总体拨备情况依然高于监管要求,且在全球范围内仍处于稳健水平,风险抵补能力仍处于合理区间。

尽管大中型银行的抵补能力较为稳健,不同类型银行风险抵补能力也呈现收敛态势,但城商行和农商行仍低于平均水平。其中,大型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245%,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0个百分点。大型银行本身拨备覆盖率较高,远超最低标准,整体较为稳健。股份制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213%,较年初增加了4个百分点,保持了比较稳健的不良资产核销力度。城商行6月末拨备覆盖率为191%,较年初减少了1个百分点,也属于稳健范围内。农商行拨备覆盖率为137%,较年初上升8个百分点,但仍大幅低于150%的安全区间。

图7  主要类型银行拨备覆盖率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银保监会。

2020年以来,疫情叠加实体经济下行可能带来的违约风险,银行业大幅提高了风险抵御能力。当前,虽然新冠疫情仍然呈现局部爆发态势,但整体上已经得到有效控制,部分优质商业银行可以适当降低拨备计提,回归常态化发展战略,在释放盈利的同时适度增加信贷投放,从而进一步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但对于不良率高企,同时风险抵补能力较为欠缺的农商行,出于对未来风险因素的考虑,要高度关注这些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3. 流动性指标保持稳定

流动性比例。2022年6月末,商业银行整体流动性比例为62.27%,同比增加5个百分点,总体保持稳定态势。分银行类型来看,大型银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流动性比例分别上升4.4、2.6、7.3、8个百分点,均存在一定的边际改善。

图8 主要银行类型流动性比例变化(单位:百分比)

数据来源:中国银保监会。

2022年6月末,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1.67%,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存贷款比例(人民币境内口径)为78.44%,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存贷比呈现继续上升的态势,也意味着资本补充压力持续存在。需要进一步增强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升资产负债的期限与规模匹配度,谨防流动性风险事件的发生。

图9 商业银行整体超额备付金率与贷存比变化(单位:百分比)

数据来源:中国银保监会。

流动性覆盖率是衡量商业银行短期流动性的重要指标,2022年6月末流动性覆盖率为146.3%,环比上升3个百分点,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高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中要求的100%监管指标。流动性覆盖率一般由银行持有的流动性较好的利率债来满足,这些资产的收益率相对较低,流动性覆盖率回调一定程度也体现了商业银行对于流动性成本的考虑。

图10  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银保监会。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商业银行的各项流动性指标数值都满足监管指标的下限。但需要注意的是,商业银行流动性包括结构性流动性指标和日间流动性指标,商业银行在满足结构性流动性指标的前提还是需要加强日常流动性管理,保证备付的稳定性。未来大型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要点仍然应该是不断提高额外流动性的运用效率,最大化资金利用价值;股份制商业银行则需要重点保持流动性指标的稳定,并对市场流动性压力情景做好充分的准备;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面临较大挑战,未来还是应该在加强核心负债、降低负债成本、增加资本金补充方面多下功夫。

4. 资本充足率小幅下降

2022年6月末我国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0.5%、12.1%、14.9%,各项资本充足率较上年末和一季度末均略有下降。上半年主要资本充足指标下行,主要受到银行分红和信贷增速较大影响。从分子端看,上半年为银行集中分红的时段,导致资本净额出现一定幅度下降;从分母端看,6月为传统信贷旺季,风险加权资产相应扩大。尽管一季度出现小幅回调,总体来看,近年来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还是有较为显著的提升,这一方面在于近年来监管对银行的资本补充要求更高,特别是2021年实施的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后,主要银行均加强了资本补充力度,相关数据表明,2021年以来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累计超过2万亿元。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在资产端优化资产结构,加强绿色信贷,降低房地产等方面的资产配置,风险资产占用也有一定优化,2021年以来风险加权资产增长的幅度要小于资本的增长速度,对资本充足率的提高也形成一定支撑。预计下半年分红因素的消除,叠加监管推动地方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补资本压力将有所缓解。

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到,在资本结构上,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年初下降了26个BP,其他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降了1个BP,二级资本充足率下降了2个BP,核心一级资本的下降幅度要大于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补充速度。核心一级资本补充乏力的主要原因除了上述的分红因素外,还在于利润增长相较于规模增长而言相对滞后,影响了内源性资本补充力度,少数城商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甚至已接近监管要求红线。核心一级资本作为银行抵御风险最核心的工具,增长幅度会直接影响市场对银行的风险预期,这些银行应通过定增、可转债等方式,积极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对资本充足率的贡献为1.56%,与上季度末基本持平,体现了近年来监管引导银行多渠道、多层次补充资本的政策在持续发挥作用,资本结构合理性也在提升;二级资本充足率贡献率依然偏低,贡献度依然偏低,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总体资本充足率的提升。二级资本债是商业银行补充二级资本的主要渠道,2022年在政策支持下,商业银行可以适当拓展二级资本债补充资本的渠道。

图11 资本充足率结构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银保监会。

分银行类别来看,大型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7.3%,要显著高于其他银行,且近年来资本充足率一般保持较为稳健的增长。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3%,12.7%,12.3%。2022年二季度,各类银行资本充足率均略有下降。从历史数据来看,农商行的资本充足率近年来总体处于下降趋势。

2021年发布的《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规定(试行)》以及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出台后,尽管短期来看对银行充足率冲击尚不明显,我国19家系统重要性银行均满足附加资本要求,短期内尚无资本补充压力,也未见对银行经营管理产生明显影响,但长期来看,对于部分资本补充乏力、资本管理相对薄弱的银行后续资本压力可能增大。当然,为支持四家大型银行顺利实现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达标,还需要在相关资本补充工具方面(TLAC工具)作相应的安排,预计有关部门后续还会出台相关的政策。

相对于处于头部位置的系统重要性银行,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压力相对较大。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商业银行在2022年将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叠加监管对资本要求趋严,而对于中小银行而言,资本补充渠道较窄,资本充足情况需要重点关注。在金融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需拓宽资本补充渠道,积极采用包括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多种途径缓解资本压力。

图12 不同类别银行资本充足率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银保监会。

三、2022年三季度运行展望

❏ 银行业市场结构步入拐点,市场集中度有望回升

与全球银行业集中度上升的趋势不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业集中度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其变动趋势对银行体系的竞争环境和运行状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是银行业机构数量快速攀升。2009~2021年,我国银行业机构数量由3679家升至4057家(不含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中,商业银行由240家升至1805家,新增机构主要包括:农村信用社和合作银行改制成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准入放开,2021年底已成立17家民营银行;外资银行由37家增至41家。其它类型银行则从3439家降至2214家,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合作银行和城市信用社的改制重组,三类机构分别减少了2479家、173家和11家。与此同时,村镇银行机构数量快速上升,新增1479家。截至2021年末,中国共有银行业机构4057家,机构总数较2009年增加402家。

二是银行业集中度持续下降。根据银保监会数据,2021年末,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五大行的资产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中的占比35.56%,较2008年下降约15个百分点。从变化趋势看,2018年以前集中度下行较为显著。2007年到2017之间,五大行资产总额占银行业比重从53.2%快速下降到了35.5%,2018年之后逐渐趋于平稳,在2020年之后还略有回升。

三是银行业竞争加剧,净息差持续收窄。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叠加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国银行业的净息差水平持续下行,从2012年9月末的2.77%下降到2022年3月末的1.97%。分机构类型来看,中小银行(特别是农村商业银行)净息差降幅最为显著,在2019年末到2022年3月末的两年时间中,净息差从3.02%快速下降到2.06%。这一方面与2019年以来大型银行下沉所带来的竞争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农村中小银行居民储蓄(特别是定期存款)占比较高,抬高了负债成本有关。净息差的迅速下降,给中小银行的经营带来了持续的挑战。

总体上看,中国银行业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银行特许经营权价值下降,部分经营效率偏低、经营空间狭窄的机构尝试通过过度承担风险来寻求发展机会。同业业务、资管业务等成为这些机构进行加杠杆和跨区经营的常见手段。这些风险承担行为,虽带来了一些短期的财务收益,但在长期内加剧了机构脆弱性(特别是加大了流动性风险),也给金融体系带来了潜在的系统性风险隐患。

展望未来,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全新阶段、金融需求增长持续放缓,以及金融监管体系日趋完善和规范的背景下,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变化已趋近拐点,行业集中度持续下降的趋势可能会出现根本性变化。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行业集中度企稳且小幅回升、行业机构数量适度减少、竞争环境趋于规范和适度,将成为行业演进中的主要特征。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兼并(合并)等方式来处置存量风险,实现高危机构平稳、有序退出,在实现银行业市场结构优化的同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金融工作的重要内容。

❏ 聚焦负债成本和资产质量,保障银行业稳健运行

2022年商业银行应在强化负债成本管控、加强风险管理以及优势营收领域继续发力,保障业务稳健运行。在强化负债成本管控方面,随着银行体系资产端定价逐步趋于下行,负债成本稳定的重要性也更为凸显。目前银行在负债成本上面临存款成本较为刚性、存款期限定期化等制约,但随着存款业务到期重定价,存款报价机制改革红利在2022年进一步释放,叠加降息带来的市场化负债成本下降,有助于银行通过主动结构性调整来控制成本。在资产质量风险管理方面,2022年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潜在压力主要来自于房地产市场风险仍未完全出清以及弱资质地方融资平台存在较大现金流压力两个方面,随着逆周期和跨周期安排下经济逐步企稳,银行资产质量有望维持大体稳定。在营收方面,随着银行加大财富管理业务布局、理财转型持续推进、疫情后银行卡及投行等相关业务恢复性增长等因素影响,预计财富管理、投行业务、资管业务等进一步带动中收增长,支撑银行业营收的上行空间,财富管理先进银行的优势将会更加突出。未来营收增速较好的银行仍将具有以下优势:一是深耕优质区域和客群经营能力强的银行,可以通过提高信贷增速和加强息差韧性来提升业绩表现。二是在居民理财意识增强的背景下,渠道能力强、客群基础好的银行,可以在中收业务方面持续发力,从而实现轻资本和稳收益。

❏ 配合深化LPR改革,引导贷款利率有序下行

8月22日,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当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分别较上一期下调5个和15个基点。LPR已经成为银行贷款利率的定价基准,相关调整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和指导性。本次LPR已是今年年内第三次调整。1月20日,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调10个基点、5个基点。5月20日,1年期LPR与此前报价持平,为3.70%;5年期以上LPR下调15个基点,至4.45%。本次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再次双双下调。

2019年8月,央行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新的LPR报价方式改为按照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形成。作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LPR已逐渐替代贷款基准利率成为贷款利率定价的“锚”,每月定期发布。

当前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但部分指标仍有波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叠加,经济运行面临较大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央行通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的下调带动LPR的下行,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为重点行业领域的需求恢复提供更好的环境,以货币政策的适度调整助力经济稳增长。从纵向看,经过过去多轮调整,1年期LPR累计降幅更大,5年期以上LPR相对1年期LPR偏高。从当前发展环境看,房地产市场企稳、制造业和基建投资都需加大力度,这些方面与中长期贷款有着较强关联。此时以更大幅度下调5年期以上LPR,有利于充分挖掘内需潜力,促进行业平稳发展,为稳经济提供支撑。根据相关政策,5年期以上LPR不仅关乎企业中长期贷款,还与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挂钩。本次LPR调整对新发放和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均会产生影响。从增量看,LPR下调带动房贷利率调降,有助于降低购房成本,促进楼市回暖。从存量看,LPR调降也有助于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减少居民利息支出成本。这实质上相当于增加了部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金融对实体的让利,将为改善民生、促进消费发挥积极作用。总体来说,两个期限LPR的下调,都将带来利好。1年期LPR下调也将带动其他期限的贷款利率下行。

下一步仍需继续深化LPR改革。中国人民银行在7月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2)》中指出,下一步要继续深化LPR改革,完善LPR报价机制,不断提高LPR报价质量,使中央银行政策利率通过市场利率向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的传导更加顺畅。LPR改革形成了良好的政策利率传导机制,降低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有效发挥了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功能。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6月份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6%,处于有统计以来低位。未来货币政策还是要以LPR为抓手,在总量上保持稳健,而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上更多发力。总量稳健,持续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提升融资便利性。结构层面,用好精准直达的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为国民经济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提供支持,稳定经济大盘。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曾刚】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