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邹永勤 素有“医药女神”称号的葛兰,近日再度遭遇“传言”。
9月7日,网传“千亿顶流”中欧基金的基金经理葛兰因业绩不理想而申请辞职,该消息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并迅速发酵成基金圈热搜。
针对这一传闻,中欧基金于9月7日晚间立即在其官网发布关于网络不实信息的严正声明。声明强调,“今日,中欧基金发现网络上有社交账号发布有关中欧基金基金经理葛兰的不实信息,中欧基金已对相关账号采取投诉举报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记者注意到,这已经是葛兰在今年内第三次“被传言”。
早在今年的2月10日,即有一则网络传言指向葛兰,称有大型险资、理财子公司、FOF专户等赎回葛兰旗下产品金额达400亿,主要涉及新能源方向。为此,中欧基金当时回应称,网传“大额赎回”为不实消息,请勿轻信谣言。
而事后来看,葛兰确实在这期间对新能源标的进行了减持,但数额并未如这则传言所说的那么大。以宁德时代为例,通联数据Datayes!的统计显示,葛兰旗下所有基金产品于2021年底共持有宁德时代268.50万股,到了2022年一季度则降为254.42万股,共减持了不过14.08万股而已。
紧接着到了8月下旬,一个自称为“中欧葛兰”的账号在某社交平台上发布观点称,“行业逻辑不在了。以前是暴利,现在集采,先是药品集采,后来是器械集采,现在是牙科类集采,今后全部都会集采。所以逻辑没有了。不能用以前的估值来评现在了”。
于是乎,葛兰看空医药股的消息迅速被网络发酵。其后中欧基金证实,该账号为假冒,并已经对相关账号采取投诉举报处理。
短短大半年时间,葛兰便已遭遇三次传闻。如此频繁地“被传言”,会否对葛兰的投资造成影响呢?而三起传言的发布者,又是否有着一定的关联?针对这些问题,记者于9月8日联系了中欧基金的在线客服工作人员进行咨询。
该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由于他们暂时没有谣言发布主体的个人信息情况,所以还不清楚上述传言的发布者是否有关联,但“基金经理本身会审慎对待投资
者的资金,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配置。希望从长期给投资者带来比较理想的回报,也希望您可以不要太关注于短期的业绩表现”。
至于为何葛兰会屡屡“被创业”,上述工作人员表示,这或许与葛兰的知名度有关,“毕竟她在行业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为大家所熟悉”。
但亦有市场人士对记者表示,葛兰近期之所以屡被“传言”,恐怕也与其并不如意的投资业绩有关,“自葛兰成为‘千亿顶流’后业绩却是一年不如一年,一些基民高位进场后遭遇大幅亏损,往往通过网络上造谣泄愤,这也是司空见惯之事,不值得大惊小怪”。
据通联数据Datayes!的统计数据,葛兰的基金业从业年限为7.61年,在管产品规模高达1017.51亿元,是当前在管主动权益类基金中规模最大的基金经理;其在管产品总数为9只,代表产品为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
在葛兰7.61年的基金业从业生涯中,曾三次获得奖项:首先是2016年凭借旗下中欧瑾和灵活配置混合的优异表现获得“绝对收益明星基金奖”;然后在2019年因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的大放异彩(高达75.23%的收益,远超同类平均水平)从而收获了“三年期开放式混合型持续优胜金牛基金奖”和“三年持续回报积极混合型明星基金奖”。
葛兰正是藉2019年的两项大奖声名鹊起,其产品管理规模更是水涨船高。通联数据Datayes!的统计显示,在2019年底时,葛兰的产品管理规模才71.35亿元,属一般水平;但到了2020年底则飞跃至441.91亿元,成功跻身“百亿基金经理”名单,并被誉为“医药女神”;而到了2021年底,其管理规模更是飚升至1103.39亿元,从而赢得了“千亿顶流”称号。到了2022年二季度,虽然葛兰的规模较去年底略有下降,但1017.51亿的规模仍然是在管主动权益类基金中规模最大的基金经理。
但在葛兰的荣誉、产品管理规模均与日俱增之时,其收益水平却与管理规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2021年,其累计收益在同类型的634名基金经理中排名461。而2022年至今(8月31日),其累计收益在729名同类型基金经理中排名486名。换言之,近两年冲着“医药女神”光环而追捧葛兰的基民,基本上处于大幅亏损之中。
通联数据Datayes!的基金经理评分系统显示,截至2022年8月31日,葛兰的评分已经跌至一星。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