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于诊疗服务市场来说是一次全方位的挑战。经营压力几乎悬在每家民营医疗机构的头顶,尤其是前端的体检行业。直接与企业端和消费者端接触的体检行业对市场环境的变化无疑深有感知。
本期《未来健康》聚焦民营医疗领域,邀请到瑞慈医疗集团董事长方宜新,探讨在后疫情时代下,民营医疗市场的新增量在哪里?
瑞慈医疗除了传统的体检业务之外,还有医院业务。方宜新最直观的感受是经过疫情,民众对健康的概念更深了,尤其是他们所瞄准的相对高净值的客户。南通医院在上半年的业务量相当于去年同期的90%,上海的妇儿医院更是去年同期的两倍。“这是刚性需求,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都在提升,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医疗消费上的增加。”他说。
在他看来,民营医疗机构刚刚从“大地震”里缓过来。从20年前的“坑蒙拐骗”现象频繁,到现在出现了一些明星公司。尤其是在一些专科上,国内最好的服务实际上已经是民营医疗机构在提供,比如眼科、齿科、体检、影像等。整体上,随着整个大健康产业的规模在变大,民营医疗机构的机会也在变大。
以体检为例,现在国内的消费人群比例还不高,大概在30%左右。而且消费客单价还比较低,瑞慈医疗以高端产品为主,也就做到700元左右,大部分都还在300元左右。如果能做到全覆盖,人均消费从300元做到5000元,市场规模还能增长30倍。
这都需要时间。比如在检测设备上,日本的体检机构在10年前就开始用高端的影像检测设备,能极大地提高体检的精准度。在国内常规的体检机构,正常用超声做乳腺检查,准确率只有90%。但如果换成核磁共振,准确率就有可能超过98%了。也是因为民营体检行业在近几年的发展,设备越来越先进,服务的体验和类型也越来越多。
不过,方宜新说医疗服务还是有其特殊性,前期的投资大,回报周期也相对长。且跟一般产业不同,不是标准化产品,每个人都是非标准化的。这也使得每个企业的管理者都要足够坚持,只能高质量地发展。“把服务、价格、质量三位一体地考虑好。”方宜新说:“根据过往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民营医疗机构想要体现出自己的竞争力,没个20年完全不可能。”
所以,疫情期间,瑞慈医疗管理团队用了两个月时间,做了2030年到2035年的战略规划,也就是现在得规划十年之后的事情。
据方宜新透露,之后瑞慈医疗还是以体检为核心业务推进各地的布局。医院业务跟体检业务要产生协同性,为体检业务源源不断地提供人才和服务。且体检业务至少在2030年前,都不做并购,只做自营,以更好地去搭建公司的能力模块。
“美国社会在大健康上的消费相当于GDP总量的17%到18%,同样的指标,国内可能就5%左右。这是个乘数效用,我们的GDP在涨,比例也在涨。在大健康行业,‘蛋糕’一定会越来越大。”方宜新称。
作者:张昊、余诗琪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