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医药零售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客流下滑、“四类药”限售、库存积压等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药店经营。存量市场正在逐年承压,寻找新增量成为当前医药零售行业共同关注的话题。连锁龙头们在区域扩张、DTP药房、下沉市场、数字化等维度也都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布局。
本次《未来健康》节目邀请到行业里的资深从业者华润医药商业集团大零售事业群门店运营事业部总经理高志坚、西柚健康创始人康凯、1药网销售副总裁赵颖,共同探讨后疫情时代医药零售的新增量在哪。
高志坚表示,过去3年疫情直接影响着整个医药零售行业,行业在短期内会面临许多挑战。尤其是对中小型的医药零售企业来说,资金、人员、库存的压力更为明显。但从中长期来看,挑战和机遇并存。
一方面对于头部企业来说,现在正是医药零售行业整合的窗口期,未来连锁化程度会进一步提高。同时疫情也带来消费者习惯的改变,线上渠道的业务在快速增长,推动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进度。
赵颖也有类似的观察。她表示,现在对于一些中小连锁企业以及单体药店来说,越来越难以生存。在数据上有直接的体现,中小型连锁的店均客流数都在下降,但房租、水电等成本项并没有下降,且人工成本还越来越高了。
同时,后疫情时代医药零售企业的竞争难度还在不断地提高。现在的医药零售企一方面要满足更为严格的合规要求。另一方面迅速变化的消费市场也给企业的供应链、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医药零售企业来说,如何应对这些未来的挑战,怎么能够保持盈利生存下去,是当前直接面对的问题。
面对这样的行业现状,康凯的观察则更为宏观。在他看来,医药零售行业正在经历一次变革,疫情则是添了把火。底层逻辑在于当前低成本、高效率地应对大众的基础健康需求,与大众不断增长的高层次健康需求之间存在矛盾。
未来3到5年,连锁化率会进一步提升,头部企业可以通过规模化在供应链等上游资源上掌握更多的话语权。但长期来看,竞争的关键会逐步转向下游用户端。在这个维度,原有的规模化、低成本模式无法满足用户个性化的多元需求。
他表示,现在医药零售企业无论是大型连锁,还是中小型连锁,乃至单体店面对的是同样的“危机”,就是如何满足用户需求。目前医药零售行业更多是在“窝里斗”,但最后很可能被一个全新的物种打败,类似的情况已经在家电、手机等行业重复上演。
在康凯看来,用户需求代表了一块巨大的还未开垦的蛋糕,但原有的模式无法满足这一需求。未来很可能是通过团结市场上的众多主体,形成一个有效的生态来响应用户的需求。至于这个生态是由大连锁主导,还是平台主导,或是一种全新的模式,恐怕还需要几年时间来摸索。不过现在已经能看到有传统零售企业、互联网企业投身于此,这将会是医药零售行业未来最大的增量。
赵颖也感受到了竞争趋势的变化。她表示,大象有大象的活法,蚂蚁有蚂蚁的活法。一方面,头部连锁通过提高连锁率降本增效的趋势在未来3到5年是不会改变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小型连锁的“末日”。据她观察,现有的中小连锁通过客情服务、差异化产品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护城河。
对于它们来说,通过第三方平台在服务、供应链等方面结盟,形成一个新的生态共同体。基于新的生态会产生很多增量机会,比如通过集中采购降低成本,链接医疗机构提供健康类的咨询服务等,在供应链和服务端做增量。
对于增量市场,高志坚则表示要从多个领域入手。首先是深度耕耘的DTP药房领域,最开始在一、二线城市落地,下一步的重点是“下沉”。未来主要目标在县市级,向双通道政策覆盖的县市进一步去布局。
但DTP药房只是一个细分领域,无法完全满足所有客户。为了扩大客群覆盖面,传统药店、院边店、异业合作、加盟等领域都在未来规划的范围内。其中异业合作目前跟华润万家已经有一些尝试,在加盟方面也开始下动作,希望未来几年有上万家加盟药店落地。
作者:余诗琪、张昊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