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伟道来 | 第139天,俄乌冲突正向持久化、常态化演进

王义伟2022-07-12 12:01

(图片来源:东方IC)

王义伟/文 2022年7月12日,俄乌战局进展到第一百三十九天。

综合各方面的信息,笔者认为,2月24日爆发的俄乌冲突正向持久化、常态化演进。

所谓持久化,分为乌克兰境内和国际局势两个方面。在乌克兰境内,即使在不久的将来俄罗斯宣布特别军事行动结束,单方面实施停火,只要俄罗斯不退回到2月24日之前的边界,乌克兰方面就不会善罢甘休。俄乌双方会在乌克兰境内形成一个军事实控线,然后,双方会在实控线上展开对峙和较量。这种沿实控线进行的对峙和较量,战斗的规模不会太大、烈度不会太强,但却可能持续很长时间。在国际局势方面,由俄乌冲突引发的美国等西方国家等发达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和限制,也将持续下去。

所谓常态化,是指无论美国等西方国家、还是俄罗斯、乌克兰,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将会在战争、建设、经济发展、贸易等方面取得一种平衡,均衡分配各自的国家资源、照顾国际贸易的输出与需求,而不是像战争一开始那样,相关各方不顾一切、竭尽全力想要在短时间内分出胜负。

7月11日,荷兰首相吕特访问乌克兰,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晤。吕特对泽连斯基说:“这场战争持续的时间可能比我们希望或预期的要长。”

吕特的话针对性很强。

因为泽连斯基早先说过,希望冬季来临之前结束战斗。几天前,泽连斯基还给乌克兰军方下令,让军方预备百万大军,他要进行大反攻了。据报,乌军主要的反攻方向是赫尔松州。为此,乌方高层对赫尔松俄军占领区的民众喊话,要求他们赶快撤离,因为反攻即将到来,你们赶紧躲开,不要被炮火误伤。

吕特的话,是给泽连斯基泼凉水,让他清醒一些。

在冲突向常态化演进方面,迹象也是比较明显的。

首先是来自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援助,一开始是大水漫灌,现在已经有了细水长流的趋势。美国承诺援助540亿美元,其中安全援助实际提供80亿美元。虽然这80亿美元已经超过了美国在阿富汗战争前5年的74亿美元的支出,但是很明显,美国是留有后手的。美国召集几十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开会已经开了好几次了,目的就是为了依据各自国家的实力均衡分摊对乌军事援助,以达到细水长流、常态化的目的。

其次,在欧盟与俄罗斯的能源较量中,美国的立场开始软化。

这里面代表性的事件就是“北溪-1”天然气管道部件涡轮机的去留问题。这台机器是俄罗斯天然气出口到德国的关键部件,此前送到加拿大维修。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后,加拿大扣留了这台机器,俄罗斯则减少了通过“北溪-1”对德国的天然气出口。德国方面紧张了,展开协调。协调的结果是,加拿大把机器送到德国,然后再由德国送还给俄罗斯。这样的话,加拿大就没有违反自己对俄罗斯的制裁,俄罗斯也可以正常向德国出口天然气了。

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将机器送到德国,乌克兰是反对的,美国是赞成的。7月11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在一份声明中称:“短期内,涡轮机将使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补充其天然气储备,增强其能源安全和弹性,并(提升其)对抗俄罗斯将能源武器化(的能力)。”

再次,关于乌克兰粮食出口。7月11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分别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电话,探讨建立黑海粮食出口安全走廊的问题。当天,乌克兰媒体报道称,乌克兰海军护送首批8艘用于出口乌粮食的外国船只通过多瑙河黑海航道抵达了乌克兰港口。

以上种种,很明显地有了冲突归冲突、贸易归贸易,井水不犯河水的味道了。

这就是常态化。

到目前为止,还有两只靴子没有落地。这两只靴子落地了,也就标志着俄乌冲突正式进入持久化、常态化阶段。这两只靴子,一只是俄罗斯方面宣布特别军事行动结束,单方面停火;另一只是俄罗斯将其所占领的地区并入俄罗斯版图。

两只靴子落地,军事实控线成形,然后就是漫长的较量和拉锯战。

也许会持续很多年。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经济观察报海外部主任,台海问题专家,长期关注民营经济、国际经贸和反倾销,对宏观经济也有深入观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