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是自免领域的代表性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1世纪人类十大顽症”之一。无法治愈反复复发,在国内就有多达700万银屑病患者终身饱受其困扰。
医药界对银屑病的治疗和研究也从未停止,新靶点、新机制的产品管线开始崭露头角。6月21日,本期《未来健康》邀请到赛道里的“新秀”中昊药业,作为新玩家它会如何认知未来的市场机会和潜在的竞争。
现在中昊药业的产品本维莫德是近30年来银屑病领域外用非激素方向唯一获批的创新药。公司营销副总经理李璠表示,本维莫德的未来一定是联合而非竞争。
这和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有关。银屑病目前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患者一旦发病不仅伴随终身还会反复复发。一般复发之后患者就会更换治疗方案,所以现有的治疗方案本身就很复杂。一个患者可能外用的糖皮质激素,系统治疗的生物制剂甚至中药、光疗都会尝试。面对这样的市场情况,李璠认为,各种治疗方案之间需要合作,共同把疾病症状控制住。
基于产品的不同特点,这种联合治疗的空间是广泛存在的。他以生物制剂为例,现有大分子生物制剂用药方式都是打针,而且它是系统的整体用药。在用药后,远端的末梢组织比如手脚等有一定概率存在皮损的残留。这样的情况下,外用药产品就起到一个很好的补充作用。
此外,生物制剂的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时间窗口。比如在使用生物制剂治疗前患者会有一系列的检查,到正式用药中间有1到2周的等待期。还有像生物制剂的两个疗程中间出现了小面积复发。在这些时间段内,都可以配合使用外用药来控制症状。
对于其他外用药产品,李璠认为也有共存的空间。外用药主要是起到缓解的作用,本维莫德相对于其他产品来说缓解期更长,可以做到9个月缓解期。但还是会出现复发的情况,患者就会更换其他外用药产品。这种不断更换产品的情形在外用药市场会长期存在。
对于未来的市场机会,李璠表示,现在一是要在适应症、患者人群上做更多的拓展。基于产品特性,他们瞄准了银屑病大赛道下患者细分人群的需求,比如激素恐惧型患者和不适合生物制剂治疗的患者。另外,他们也在拓展新适应症,当前特应性皮炎的研究已经进入临床三期,未来还会在相关领域进行持续性的投入。
同时,在医生端和患者端更多去普及银屑病治疗的知识。早期,不管是大众还是医药界对银屑病的关注度并不高,大部分人对银屑病的治疗认识还停留在电线杆的“牛皮癣”小广告上。近几年,随着生物制剂的产品逐渐变多,而且这类产品在欧美已经有成熟的应用方案了,国内对该领域认识提高起来很快。
但本维莫德的研发路径和主流方向并不一样,它是小分子非激素方向的外用药。据李璠介绍,最初团队的研发方向是超级抗生素。在1999年找超级抗生素时,发现了实验昆虫体内的寄生虫会分泌物质调节免疫、抗菌消炎的特点,才将研发方向转为银屑病治疗。
本维莫德的三期临床试验有20家医院参与,但全中国有6万家医疗机构可以治疗银屑病。对于国内的原研新药尤其是小分子创新药,在医生端和患者端都是相对空白的领域,大部分医生和患者都没有接触过这种产品。
如何让医生、患者对本维莫德从不了解到了解是李璠当下工作的重心。他把整个市场策略分为了三步,第一步就是基于现有的医疗体系去做科普,把产品核心信息罗列出来。其中包括具体的适应症、治疗方法、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案等做成专业的宣传工具,让医生和患者对产品有基础认识,完成从0到1 的过程。
第二步是试用,向国内数量众多的临床机构开放试用的机会,让医生和患者通过真实治疗过程来验证疗效。这个工作既漫长又复杂,企业需要不断提供患者教育、病例观察包括学术研究的支持。
落地的过程中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比如如何确保完整的疗程。李璠表示,这是一个经常碰见的问题。在皮肤类疾病中,很难做到足疗程的规范化使用。如本维莫德需要用足12周,但患者在4周到8周见到效果了,后面很容易就停药了。这样的情况就像是烧水没烧开就喝了,可能就影响了长期治疗效果。
经历了试用阶段,第三步就是广泛化的规范使用。这个阶段也会有新的挑战。一方面是需要拓展的患者人群在快速增加。另一方面随着人数基数的变大,各种不良反应也会接踵而至。企业团队如何对症处理,快速响应就是新的问题了。
在李璠看来,产品需要时间的培育。现在是种子种下去了,要不断地给它施肥浇水,等待它生根发芽。自从产品2019年获批上市,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三年时间。李璠表示,早期的从不了解到了解的工作已经有了成效。2021年3月本维莫德正式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现在在部分区域开始试用。接下来在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下,会有秩序的逐步进行产品推广。
作者:余诗琪、张昊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