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伟道来 | 第一百一十八天:普京,进退之间

王义伟2022-06-21 11:02

(图片来源:东方IC)

王义伟/文 2022年6月21日,俄乌战局进展到第一百一十八天。

纯属巧合的是,这段时间最吸引眼球的两个新闻,以及最重要的一个新闻,都是在6月17日这一天发生的。

6月17日,立陶宛宣布从18日起禁止通过该国铁路从俄罗斯各地区向加里宁格勒过境运输货物,并称该决定是在欧盟制裁俄罗斯系列措施的框架下进行的。加里宁格勒是俄罗斯在波罗的海地区的一块飞地,与俄罗斯本土之间隔着白俄罗斯和立陶宛两个国家。立陶宛掐断了陆上通道,对俄罗斯而言是一种极不友好的挑衅行为。

同一天,在俄罗斯主办的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公开表示,该国不承认顿巴斯地区的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独立。

立陶宛和哈萨克斯坦,一个在俄罗斯的前院,一个在俄罗斯的后院。同一天,一个公然卡俄罗斯的脖子,一个公然与俄罗斯唱反调。西方媒体大肆报道,中国的互联网上也是哗然一片。一些中国网民认为,如果俄罗斯方面忍不住,还以颜色,俄罗斯的前院、后院,都将着火。

现在看,事情没那么严重。立陶宛断了陆路运输,俄罗斯可以通过海运与加里宁格勒保持联系。俄罗斯对立陶宛的抗议和警告,虽然严厉,也属于外交语言的范畴。至于托卡耶夫的表态,牵扯到俄、哈之间复杂的历史关系,俄罗斯方面也就淡化处理了。

相比较而言,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圣彼得堡论坛上发表的、翻译成中文长达1.7万字的报告,则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这个报告,展现了普京对当前俄罗斯国内局势、以及国际局势的基本判断,由此外界可以对俄乌冲突的走向以及何时停火进行分析和推测。

首先,俄罗斯没有被制裁打垮,原因在于俄罗斯有经济主权。

中国学者对俄罗斯的国力,存在两个不同的判断。一种认为俄罗斯的GDP仅仅相当于中国的广东,在国际上无足轻重,无法支撑其起大国地位。一种认为俄罗斯没有那么弱,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俄罗斯的经济实力相当于德国,算得上经济大国。

而普京在此次讲话中,提到了另外一个概念:“经济主权”。

普京的原话是这么说的:“西方制裁的初衷基于错误的判断,即俄罗斯在经济上没有主权,极其脆弱。他们沉迷于编织有关俄罗斯的神话,俄罗斯有多么落后,在世界经济贸易中无足轻重,而且,貌似他们自己都相信了自己说的这一套。

他们在规划经济闪电战的时候根本没注意到,或者说完全忽视了俄罗斯近年来已经发生改变的事实。而这些变化是我们有序推进工作的结果,即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宏观经济结构,确保粮食安全,实施进口替代,建立自主的支付系统等等。”

在笔者看来,普京所谓的经济主权,指的是一个国家保障国民经济正常运转、发展所需的不被外部力量所控制、所挟持的能力。

正是因为俄罗斯有经济主权,所以在普京看来,西方对俄罗斯发起的经济闪电战失败了。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经济主权并不是闭关锁国,而是操之在我、是可控。所以,普京在谈及俄罗斯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六项主要原则时,排第一位的就是保持开放。普京说:“(俄罗斯)永远不会走上闭关自守、封闭经济的道路。相反,我们正在持续扩大同有意愿的各方的合作。这样的国家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他们占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

其次,美、欧经济的困境是自身原因导致,与俄乌冲突无关。

普京在讲话中列举了两组数据:过去两年美国的货币供应量增加了38%以上,多印了5.9万亿美元。同期,欧盟的货币供应量也急剧上升,增长约20%,即2.5万亿欧元。

普京指出,2019年底,美国的进口额约为每月2500亿美元,现在已经上升到3500亿美元,增幅为40%。这个增幅恰好与美元货币供应增量相吻合。“他们印钱、四处花钱,用这些钱扫空第三国市场上的所有货物。”

所以,普京认为:“(美、欧的经济困境)是七国集团长期推行不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无节制排放和无担保债务积累的后果”“俄罗斯与此毫无关系,我们解放顿巴斯的行动也与此毫无干系”。

以上就是在历经100多天的战争之后,普京对于俄罗斯经济、对于国际局势的主要判断。简单概括,俄罗斯撑得住,美国、欧盟未必撑得住。

这样的判断,使得普京在俄乌冲突的未来走向上,处在一个可进可退的位置。

现在的普京,发出的是向前进的信号。比如他反复强调,特别军事行动一定会达成目标。比如他不久前提到了彼得大帝:“彼得大帝在长达21年的北方战争中收回了领土,这样的事情也落到了现在一代人的身上。”普京关于彼得大帝的讲话,尤其让外界关注。

尽管如此,笔者依然坚持自己的预判,这场战争,距离俄罗斯主动宣布停火不远了。

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两个:

第一,顿巴斯地区的战事接近尾声。顿巴斯是俄罗斯出兵的正当性所在,这里的战事结束后,俄罗斯扩大战果的正当性不复存在。

第二,在俄乌互有攻防、每天都有官兵和平民伤亡的背景下,和平的期望一旦被释放,无论是对于乌克兰的民众和军队而言,还是对于俄罗斯军队而言,产生的将是排山倒海的力量。

希望笔者的预判是准确的。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经济观察报海外部主任,台海问题专家,长期关注民营经济、国际经贸和反倾销,对宏观经济也有深入观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