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梁冀 2022年6月14日,受隔夜美股大跌影响,沪深两市大幅低开。至早盘收盘,上证指数、深证成指与创业板指分别收跌1.60%、2.72%和3.26%;至午盘,三大股指集体V型反弹冲高,截至收盘全数小幅走高。
同日,港股亦出现类似行情,但较A股波动更温和;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报21067.99点,涨0.41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报7333.61点,跌0.09%;恒生科技指数报4595.74点,跌0.06%。
隔夜美股方面,美国5月通胀再创新高至8.6%,创下自1981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通胀“高烧不退”令市场预期美联储或将于本周召开的议息会议上做出更加激进的加息动作。
融智投资基金经理胡泊表示,在美联储加息缩表的预期下,美债收益率上行,对全球的资金流动可能会产生影响,间接地对A股尤其是成长股的估值可能会产生影响。不过,近期A股表现得非常强势,即使盘中出现回调,但尾盘一般都能够修复,这可能是因为国内目前属于疫情之后的经济复苏阶段,政策的暖风、流动性的宽松都对市场相对比较有利。对比国外央行的加息缩表,中国正处于流动性不断释放的过程中,所以整体A股表现得相对强势。近期海外市场的波动有可能会影响北向资金,而作为A股市场定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上资金的流入流出,可能仍会对整体市场的估值有一定的冲击。
A股V型反弹
6月14日,A股盘中现V型反弹。受隔夜美股暴跌影响,沪深两市大幅低开。截至早盘结束,上证指数报3203.62点,跌1.60%;深证成指报11672.73点,跌2.72%;创业板指报2463.59点,跌3.26%。至午盘开盘,三大股指集体冲高。截至收盘,沪指、深成指与创业板指分别收报3288.91点、12023.79点和2548.31点,全天分别上涨1.02%、0.20%和0.07%。
盘面上,大盘涨多跌少。非银金融板块领涨市场,涨幅为4.05%;石油石化、煤炭、汽车与美容护理等4个板块涨幅超2%。国防军工与电子板块领跌,跌幅分别为1.75%和1.34%。个股方面,两市共2054只个股收涨,2543只个股收跌。沪市成交5138.45亿元,深市成交5856.27亿元,两市合计成交10994.7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略有放量。
钜融资产投资总监王雷表示,A股盘中反弹,尾盘拉红,成交额上万亿,体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其主要逻辑是海外市场货币条件收紧,而中国货币环境维持极度宽松。从盘面看,金融、地产板块拉高大盘,其更容易受国内宽松的流动性刺激,预计未来A股仍将受海外股市疲软的拖累,但由于国内流动性宽松,体现出较强的韧性,A股将有限回调。
北向资金方面,截至早盘收盘净卖出24.75亿元,全天则净买入39.44亿元。前一交易日,北向资金净卖出135.19亿元;5月27日至6月10日,北向资金连续10个交易日净买入,合计金额660.73亿元。Wind数据显示,北向资金本月合计净买入316.86亿元,本年合计净买入305.25亿元。
建泓时代投资总监赵媛媛指出,最近两日指数与北向资金表现出较强相关性,证明A股最近主要受外围环境影响。6月14日,消息面上传出白宫发言人表态密切关注美国股市,暗示美联储货币紧缩进度可能受到美股下跌的影响。因此,市场对美联储激进加息的预期有所衰减,午后美国股指期货及债券期货双双反弹,美元对人民币走弱,外资部分回流A股。她表示,由于有全球股汇债联动,倾向于认为回流北向资金以外资为主,系由美国宏观面变化驱动。
王雷认为,北向资金近期流入比较明显,一是在上海疫情受控后,外资对中国经济信心增强,更愿意增持中国资产;二是A股目前估值处于相对低位,同时中国国内通胀压力不高,货币政策环境宽松。
6月14日,非银板块领涨市场,41家A股上市券商全数收涨。财达证券、光大证券、红塔证券与中信建投涨幅超10%。光大证券收涨10.02%,最近五个交易日内收获4个涨停。Wind数据显示,非银金融板块资金净流入57.68亿元。
安信证券非银团队指出,5月社融及信贷投放超市场预期,下一步信用宽松预期有望加速落地提振市场信心,带动市场交易情绪提升,利好经纪业务收入增长;资本市场改革政策利好频出,利好券商投行、重资本业务;此外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券商也最为受益。6月以来A股日均股基成交额11229亿元,环比提升22%,两融余额1.54亿,环比提升1.3%,市场交投活跃度及风险偏好回暖显著。
Wind数据显示,非银金融板块年初至今下跌15.21%,前期较深跌幅为此轮反弹创造空间;当前,非银金融市盈率为14.43倍,市净率为1.26倍。安信非银认为,受年初市场大幅波动影响,券商板块估值处于历史底部位置。复盘历史,历次流动性宽松叠加资本市场改革政策出台,券商板块获得显著超额收益。
相较于美国与欧元区货币政策收紧,中国目前阶段性货币政策重心在于稳增长,政策需要更加依靠财政扩张以及重大项目对投资率的带动作用,广发证券指出,A股市场走势有望相对独立的底气是来源于“中美经济周期已经开始呈现高度不同步特征”。
数据显示,相较于美联储与欧洲央行因应高通胀持续承受加息压力,中国流动性较为宽松。6月10日,央行披露5月金融数据,5月新增贷款1.89万亿元,同比多增3920亿元,高于市场预期的1.5万亿元;贷款存量同比增长11.0%,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5月新增社融2.79万亿元,同比多增8378亿元,高于市场预期的2.5万亿元,主因政府债券和贷款多增。社融存量增速10.5%,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
中金公司宏观团队认为,总的来看,在财政宽松的支持下,目前的流动性环境已经足够宽松。展望未来,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可能会继续存在,这将有利于资产价格。虽然流动性宽松,但经济尚未有很明确的反弹。
4月26日至今,上证指数区间涨幅达到13.94%。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区间跌幅为8.19%。受通胀持续高企、经济衰退隐忧及美联储激进加息预期影响,美股持续承压。但期间,A股走出一轮温和独立行情,并未跟跌美股。
激进加息预期压制美股
当地时间6月13日,美股再迎“黑色星期一”。截至当日收盘,道琼斯平均工业指数报30516.74点,跌2.79%;纳斯达克指数报10809.23点,跌4.68%;标普500指数跌3.88%报3749.63点,较1月份高点跌去21%,进入“熊市”。
盘面上,科技股普跌。苹果公司跌3.83%,微软跌4.24%,谷歌母公司Alphabet跌4.29%,亚马逊跌5.45%,脸书跌6.44%。热门中概股同样普跌,阿里巴巴跌10.31%,京东跌4.19%,拼多多跌9.24%,百度跌7.69%。
王雷表示,美股大跌主要是因为通胀高企。他指出,美国高通胀一是因为油价处于高位,同时原油价格在俄乌冲突、供应受约束以及原油库存急剧下滑背景下大概率将继续冲高;二是疫情造成全球供应链受损,供给缺口始终存在。在通胀不断超出预期后,市场担心美联储会采取更激进的加息动作。
此前,美国劳工部于当地时间6月10日(上周五)公布5月通胀数据,CPI意外冲高至8.6%,创下1981年12月以来的新高。通胀“高热”令市场对美联储激进加息的预测升温,美股连续两个交易日重挫。
通胀高企,市场预期美联储将在本周召开的会议上决定加息75bp。美联储此前表示将联邦基准利率提高50bp,并于7月会议上再次加息50bp;但其也表达过加息幅度将受到经济是否符合预期影响。高盛、摩根大通等华尔街投行在报告中指出,美联储有可能在15日(本周三)的6月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上宣布加息75bp。
胡泊表示,相对地看,美国通胀高企最主要的原因是劳动力市场短缺,供给不足导致的劳动力成本价格的不断上升,短期难以迅速降低;尤其是5月美国CPI超出市场的预期,导致美联储可能近期会将压制通胀而非经济增长作为首要的财政目标,因此美联储的加息缩表有可能会超出市场预期,近期市场也正是围绕这一点在进行博弈,所以导致了美股的大幅回调。
赵媛媛也认为,中期来看,通胀而非股市是影响拜登支持率的重要因素,在中期选举前美国货币政策都将受通胀影响。由于6月后美国通胀的基期效应消失,先行指标TIPS也在上升,除非地缘政治形势发生变化导致油价粮价显著向下逆转,美联储在未来三个月维持偏紧,美元对人民币维持强势将是大概率事件。
近期,频有经济学家预测美国经济将陷入衰退。数据显示,美国两年期国债收益率周一超过10年期国债收益率,自4月以来首次出现倒挂;五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高于30年期国债收益率超17个基点,创下20多年来最大倒挂。
联合资信认为,通胀持续高企导致居民的生活成本不断上涨,虽然美国劳动力紧缺的现状提升了工资水平,但仍然难以对消费端形成支撑,市场对于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情绪不断提升。同时,此前稍有回落通胀水平再度走高,表明美联储前两轮的加息行动并未取得明显成效,市场对美联储未来将大幅加息抑制通胀的预期进一步强化。但在消费走弱的背景下,持续紧缩货币政策将加大美国经济下行的压力。
国内通胀压力几何
发达经济体通胀压力不减,俄乌冲突后欧美先后祭出对俄制裁,俄罗斯也以限制惰性气体出口予以反制,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令市场担忧下半年中国将面临输入性通胀。
中金公司宏观团队指出,全球通胀将通过大宗共振、外需和汇率三个渠道影响中国通胀。大宗商品涨价带来成本推升的通胀。其直接影响是推升国内能源、原材料和粮食价格,间接影响是通过推升成本进而推升其他商品价格和工资。此外,外需上升促进出口制造业生产和投资,而高出口行业的能耗强度更高,抬升能源电力、上游原材料价格。汇率贬值则直接推升进口价格,间接推升国内同类可贸易品价格、工资进而是不可贸易品价格。
6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5月份CPI。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环比下降0.2%;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4%,环比上涨0.1%。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分析称,CPI环比转降,同比涨幅保持稳定与5月份,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消费市场供应总体充足有关。
招商证券宏观团队认为,5月CPI同比持平,主要反映了疫情供给冲击消退和俄乌冲突后粮食和食品油价格上行的交互影响。在保守场景下,假设22省市猪价上行但不超过25元/千克,布伦特原油价格在下半年缓慢回落至100美元/桶附近,那么Q3-4的CPI同比季度平均或分别在3.1%和2.8%,峰值出现在9月。
需要关注Q4的CPI同比上行风险,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指出,随着疫情进入尾声、稳增长政策发力,国内通胀有一定升温的空间。目前去掉猪价影响的CPI和核心CPI并不弱,如果Q4出现猪、油共振,再考虑到俄乌冲突和普遍的农产品出口限制对粮食价格可能形成的冲击,Q4的CPI同比有可能明显上行。
中金公司指出,展望下半年,大宗共振方面,俄乌冲突带来成本推升的通胀;外需传导方面,美欧增长放缓压制需求驱动的通胀;汇率传导方面,人民币汇率或前弱后稳/强,减轻输入性通胀压力。内部看,疫情反复与金融周期下行压制内需,中美通胀分化或继续。一方面,疫情和冲突同是供给冲击,但影响不同。冲突是单纯的供给冲击,而疫情是凯恩斯型冲击,且有不确定性,后者虽也影响供给,但对需求的乘数影响更大更久。另一方面,中美政策应对不同,通胀压力有异。应对疫情,美国是财政投放基础货币,改善私人资产负债表,需求更强,通胀压力更大;中国是信贷投放派生货币,私人资产负债表弱化,通胀压力更小。
中金公司宏观团队预计全年CPI同比中枢或为2.1%左右,仍较温和,2022Q3-2023Q2四个季度CPI同比分别为2.6%、2.3%、3.0%、2.7%。其指出,CPI方面,疫后需求复苏叠加猪周期上行,消费价格或将上行,但中枢或仍温和。猪周期拐点已至,但产能结构优化下反弹高度或难强。国内口粮供给有保障且对外依存度低、库存仍高,国际粮价对国内传导或较边际。近期疫情得到控制后服务和耐用品价格或将修复,但非食品消费品CPI同比或随PPI放缓。
风险情形下,如果欧美对俄制裁以及俄罗斯反制裁导致大宗供应风险超预期,预计今年PPI同比中枢或上移至7%,三、四季度分别为6.5%、5.6%,全年CPI同比中枢或上升至2.5%,高点或在4%左右,三、四季度分别为3.2%、3.7%。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