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紫宸 在碳减排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之下,全球对能效议题予以了越来越大的关注。
6月7日至9日,在由国际能源署和丹麦气候、能源与公用事业部联合举办的第七届能源效率年度会议上,来自多个国家地区的公共和私营部门决策者以及来自能源、环境领域的专家在丹麦森讷堡,探讨进一步的能效技术革命将给这个世界可能带来的改变。
人们较少意识到,节约下来的能源可能才是更为“绿色”的能源。根据国际能源署在上述会议发布的《能效领域紧急行动的重要价值》分析报告,将目前全球能源强度改善幅度提升一倍,即达到每年4%,到2030年前可以减少每年9500亿亿焦耳的最终能源消耗,这一规模这相当于目前中国一年的能源使用总量。
该报告同时认为,能效提升举措将大幅削减全球能源支出。基于当前政策设置进行估算,如快速采取能效措施,到2030年全球每年可以节约高达6500亿美元的家庭能源费用。其中,全球节省的天然气总量将相当于欧盟去年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总量的四倍,而减少的石油消费量将达到近3000万桶/每天。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对能效手段的协力推进将创造1000万个新就业岗位。
国际能源署此前的相关研究认为,为达成巴黎协定,2040年通过提高能效产生的减排量应占总减排量的40%以上。目前,可以支持达成此目标的绝大多数解决方案都已经投入到市场中,而且很多解决方案投资回收期很短。
对此,国际能源署总干事法提赫·比罗尔(Fatih Birol)在会上说:“能源效率是目前诸多迫切挑战的关键解决方案。 它可以使能源供应既经济,又安全,且更可持续。我们需要立即采取行动,即刻集体踩下油门加速能效方案的实施。”
来自丹麦的能效解决方案供应商丹佛斯认为,与所有的碳减排方式相比,通过节能技术达成减排目的可能是最具减排潜力、最经济的方式。其中国区总裁徐阳表示,借由这些技术在生产和生活领域的推广,这对于面临艰巨“双碳”目标任务的中国来说,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徐阳建议,政府、业界和公众应该携手共同推动对能效议题的重视,推动能效解决方案在中国大规模应用。
过去多年,该企业已经扎根中国,为中国多个工业行业提供节能减排解决方案,不过该企业在6月9日向经济观察报表示,与巨大的待开发空间相比,目前对工业生产和生活领域的节能技术运用范围和渗透度还相对有限,这一情况在北欧等发达国家会好一些,后者无论是在节能减排的观念还是技术应用的广度上都走在了前面。
2020年6月,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对外介绍,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燃煤发电、电解铝、水泥等能耗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通过落实节能优先方针,2013年—2019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4.6%,累计节能12.7亿吨标准煤,节能量接近目前京津冀、长三角地区一年能源消费量之和。我国以年均2.7%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撑了年均7%的经济增长。作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迅速的国家之一,我国节约能源占同时期全球节能量的一半左右。通过节能提高能效,推动重点地区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近千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过27亿吨,对从源头上降低污染物排放负荷和碳排放强度发挥了关键作用。
不过,以中国目前人均能源消费量尚不足发达国家平均水平60%的现状看,中国未来对能源需求还将持续增长。这也意味着,如果主要依靠开发原生资源或进口满足能源需求,无论能源安全保障还是生态环境容量都将承受很大压力。
根据国际能源署此前发布的报告《中国能源体系碳中和路线图》,中国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有赖于三个关键领域的进展: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减少煤炭使用。在承诺目标情景(APS)中,到2030年中国的一次能源需求增长速度将远远低于整体经济的增长速度,这主要是能效提高和产业转型脱离重工业的结果,能源体系的转型可使空气质量迅速改善。
该报告认为,提高能效和当今的市场化技术能使工业部门部分实现净零排放。在承诺目标情景(APS)中,到2060年,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下降近95%,未采用减排技术的煤炭使用量将降低90%,剩余的排放量将被电力和燃料转化行业的负排放所抵消。能效提高和电气化在短期内推动了大部分工业减排,而新兴的创新技术,如氢能和碳捕集与封存(CCUS),将在2030年后取而代之。到2060年,通过采用电气化、清洁的区域供热和提高能效等措施,建筑部门的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95%以上。
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中国已经启动进程,在现有能源和环境政策的基础上制定相关规划。政府宣布“十四五”(2021-2025 年)将是关键时期,并确定了一系列关键领域,包括:限制化石燃料消费;提高能效;促进可再生能源并改革电力系统;促进绿色制造;提高施工能效标准;促进低碳交通运输;鼓励低碳技术创新;加强能源(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改革税收、价格、土地、金融和采购政策;加快碳排放交易;发展绿色金融;促进对环境更加负责的行为;增加碳汇;加强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并建设绿色“丝绸之路”。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