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群 在金融数字化转型市场,腾讯系再落一子。
6月2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重庆市微恒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恒科技”)成立并已获核准,法定代表人为杜西库,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
通过天眼查股权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深圳市腾讯斐泰科技有限公司间接全资控股;杜西库曾在2021年8月14日任职深圳市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而该公司是深圳市腾讯网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金融科技已成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近年腾讯在金融科技领域收入占比逐年提升,为何新成立在一家科技公司?向腾讯求证,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新成立的微恒科技经营范围包括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金融信息技术外包、金融业务流程外包、金融知识流程外包;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等。
“腾讯在金融数字化市场中也投了不少公司,如腾银财智、东方屹腾,都是腾讯战略投资的金融科技公司,基于腾讯的微信生态、在金融、尤其支付和社交等优势,为金融机构提供金融客群经营、营销等服务。”一位来自中关村的人工智能公司中层人士表示。
“无论是政策的支持,以及各家银行及金融机构不断加大的投入力度,都表明金融科技是一个有很大空间的市场。”作为国内金融AI大数据解决方案商,索信达控股CEO吴辅世表示,市场竞争很激烈,除了金融IT公司这类厂商,还有互联网背景及金融机构背景的金融科技公司参与其中,不同类型的主体各有优势,术业有专攻,在合作中可以整合不同的资源,达成互补,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多渠道布局
2021年,腾讯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34%至人民币1722亿元,占营收的31%。腾讯2021年年报显示,金融科技服务收入的增长主要反映了商业支付金额的增加。企业服务收入同比快速增长,乃由于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及互联网行业的视频化趋势,以及自2020年11月合并易车的企业服务收入的贡献。
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收入主要包括提供金融科技及云服务产生的收入。金融科技服务收入主要包括来自支付、理财服务及其他金融科技服务的佣金。云服务主要按订购或消费基准收费。
2018年至2021年,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占腾讯营收分别为23%、27%、27%和34%。
资料显示,目前在银行领域,腾讯云已经与中国人民银行以及六大国有行建立了合作关系;头部商业银行中90%客户在数字化转型中采用腾讯云的方案,其中7成应用在核心或关键业务领域。
另外,头部前十的券商全部选择腾讯云服务,其中私有云平台合作行业领先;十二大保险集团中七家选择与腾讯云深度合作;超90%的持牌消金公司选择了腾讯云的服务;腾讯云还与许多标杆客户进行了产业金融方面的探索。
腾讯除了金融科技和云服务外,还通过其他方式深耕金融机构数字化市场。
腾银财智是腾讯战略投资的金融科技公司,致力于成为零售金融机构在微信生态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依托腾讯金融科技的支持,腾银财智已与国有银行及超60%的大型股份制银行达成了合作,服务超过150家境内外金融机构,为过亿微信客户不间断提供着可靠的微信端专属服务。
东方屹腾则是致力于创新与创造全新的线上社交银行服务,通过应用互联网银行、社群经营、数据智能与营销裂变等技术,构建“人即银行”的全新云银行服务模式。
上述人工智能公司中层人士表示,前几年在金融监管较为宽松的时候,部分互联网大厂通过流量优势给银行做助贷业务,在输出科技能力的同时也输出资产端流量,并通过金融云聚合各类金融服务,这方面阿里云、腾讯云、京东科技等公司相关业务都已相当成熟领先。
腾讯为何如此注重这一市场?
这在3月29日腾讯金融、腾讯云和毕马威联合发布《数实共生·2022金融科技趋势展望》报告中或可窥探。
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金融院长蒲海涛在报告中表示,未来,金融与新技术的融合逐步加深,加速推动服务形式由“离线”转向“在线”,并进一步转向“在场”。对于金融业来说,构建以用户、场景为中心的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是金融服务走向“在场”的重要方式。通过科技的深度应用,传统金融服务模式得以重塑。实践表明,构建万物互联的应用场景,是我国金融业与新经济、新业态融合的重要抓手,也是在用户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的市场背景下,金融业主动求变的必然选择。
竞争格局
“这个行业的竞争一直比较激烈,从传统的IT厂商、IT咨询公司和细分领域的IT公司,到互联网公司成立的科技公司,以及现在一些银行成立的金融科技公司等等。不同的是大家的关注点和起点可能不一样,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竞争虽然激烈,市场也很大。”南京星云数字技术有限公司CEO黄坚称,金融机构的数字化服务市场很大,光是银行就有超过4000多家,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规模以及金融机构本身不同的战略都会创造不同的市场机会,关键在于供应商能否给金融机构创造价值并创造共赢。
近年银行业IT解决方案供应商发展迅速。宇信科技(300674.SZ)2021年营业收入为37.26亿元,较上年末增24.97%;天阳科技(300872.SZ)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7.76亿元,同比增长35.03%;索信达控股(3680.HK)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3.97亿元,同比增长约20.3%。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除山东城商行联盟(专门从事银行后台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由多家城商行共同发起外,国内还有十七家银行各自发起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2021年1月26日,银保监会2021年年度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动大型银行向中小银行输出风控工具和技术”。
据德勤《中国银行业2021年发展回顾及2022年展望》显示,纵观各家金融科技公司金融科技和场景化解决方案,其目标是服务母行数字化转型及金融服务发展需求,对外输出金融科技服务,如建信金科、工银科技在推出全方位技术和金融服务外,针对政府部门推出了一系列智慧政务相关的解决方案;招银云创专注于集团企业司库、场景化费用管理、业财融合分析三大数字化产品;金融壹账通除了四大整合产品之外,还为境外金融机构输出中国制造的金融科技 解决方案;兴业数金和城商行联盟提供全面支撑中小银行的信息科技综合解决方案。
然而,金融机构系金融科技公司正面临着前期发展持续高投入、短期净亏损的业绩压力。以上市的金融科技公司金融壹账通为例,2021年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41.3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净亏损人民币12.8亿元,净亏损率由上年同期的41%收窄至31%。
目前来看,这一市场参与者众多,但市场份额都相对较低。
“互联网背景的金融科技公司,优势在于对于互联网领域的业务比较熟悉,也具有比较先进的技术能力和经验。”吴辅世认为,随着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加快,以及三类公司在各自领域的局限线,合作已成为趋势。
“第三方科技公司要确立自己的服务定位。”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副院长、上海新金融副院长、浙商银行原行长刘晓春表示,之前一些科技公司为银行“科技赋能”,并不是真正为银行服务,实际是分食银行的业务、客户和数据。要分清客户权利和自己职能的界限。其次,科技公司要理解银行的真实需求,和银行共同开发适合银行需求的数字科技产品。尤其要深刻理解监管逻辑和规则,发展,必须是在规则下的发展;创新,必须是在监管下的创新。
多因素助推金融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商业银行持续加大投入,推进数字化建设进度。
以金融科技领域的持续投入和相关人才储备为例,根据2021年年报披露的数据,上市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继续维持在3%左右,平均增速达15%以上。其中,平安银行金融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比达到4.36%;交通银行金融科技投入增速高达50%以上。与此同时,在人才储备方面,多家银行科技相关人员数量均达万人水平,其中,招商银行和工商银行排名靠前,科技人员占比均达8%以上。
但是,对于中小银行而言,其数字化程度远不如大中型银行,大中型银行的数字化能力也不能代表整个银行业。
“数字化领先的金融机构与后进金融机构的差距至少在5年以上,有的甚至相差10年,并且这种趋势还在扩大。”吴辅世表示,国有大行在数字化领域较早布局并实践,股份制银行纷纷跟进,在多年的持续、高比例的投入下,已在组织上激活创新转型所需的敏捷性与协作能力,并培养数字化人才及文化,提升转型效率。
6月1日,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强调,银行保险机构应当积极发展金融科技,提高信息化、集约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渐进有序减少碳足迹,最终实现运营的碳中和。6月2日,银保监会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受疫情影响困难行业企业等金融服务的通知》,提出大力发展数字金融。《通知》要求:银行保险机构要强化科技赋能,依法合规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开展流程和业务创新,积极发展线上金融,提高金融需求响应、审批、办理速度,为因疫情暂时遇困行业企业提供更加便捷多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今年以来,金融监管机构已多次强调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新年伊始,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 年)》,提出以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强化金融科技审慎监管为主线,将数字元素注入金融服务全流程,将数字思维贯穿业务运营全链条,注重金融创新的科技驱动和数据赋能。随后,银保监会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以数字化转型推动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构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数字金融新格局,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疫情冲击经济的当下,金融机构数字化显得尤为重要。马上消费的报告显示,一方面,疫情扰动不断,歇业、停业影响企业享受金融服务质效,金融机构通过数字化金融服务多渠道降低外部冲击给金融服务带来的低效性。“数字+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逐步形成基于各类产业场景的智能风控体系,通过全线上化、智能化、不间断化为企业持续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对数据价值进行挖掘,更加了解用户和企业的信用信息。此外,金融机构运用数字化方式,可使社会上的所有成员包括中低收入阶层和小微企业在内都能享受应该享有的金融服务,进一步促进了数字普惠金融发挥普惠功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