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东方IC)
记者 李沁 “情理之中”这是基金经理许东知晓上海即将复工后的第一反应。
早在两三周以前,许东发现自己在封控前下单的京东快递开始陆续寄到;同时很多本地生活配送也慢慢恢复正常;加之医药组同事每天晨会都会更新各地疫情情况……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许东下意识地做出了判断:解封应该越来越近了。
“我是不是过于理智了?所以没有什么兴奋的感觉?”许东自嘲道。
判断过后,许东便开始盘算起解封第一天要做的事情:理发是首要的事情,但愿理发店没有因疫情倒闭;一定要送两只猫咪去宠物店剪指甲;去马路对面常去的健身房看看是不是挺过去了;和同事进行面对面交流。
被打乱的计划
第二天并未尽如人愿。
由于公司将正式复工的时间定在了6月6日,6月1日仍需居家办公,从早上8点40的晨会和某券商策略会几乎占据了许东一天的时间。大概下午5点,许东才有机会做自己的事情。
“我先给理发店打了电话,得知他们正在对店铺进行消杀,第二天才营业;宠物店也是处于整理状态。虽然不能上门,但听到他们一切正常的消息,我还挺欣慰的。”
尽管计划不能正常进行,许东还是打算开车出门感受一下复工氛围。随后,新的问题出现了,电动车无法启动,只能等待维修人员上门检查。
“不少人都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修车师傅帮我换电池的时候透露,他是早上7点出门的,直到现在也没能回去。”
终于,车修好了。许东驾车来到距离自己最近的商圈,那里有两大商场相伴而立,他好奇商场究竟恢复到何种程度。抬眼望去,车水马龙,人流不息。
“那种感觉特别魔幻,路上车来车往,商场里人来人往,8点多的咖啡店门口坐满了人……热闹得像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这座城市满血复活了。看着看着,甚至让人有些感动,你会觉得大家都在努力想要把生活过好。这一天,挺奇妙的。”
封控期因为猫指甲,我焦虑了
居家两个月,哪件事情让你印象深刻?
在被问及这个问题时,许东几乎脱口而出——“猫指甲”。许东养了两只猫,如何成功地给猫剪指甲成了他最头疼的事情。
“有一只猫说什么也不让我剪指甲,可是它很调皮,经常把人抓得左一道右一道的。而且因为指甲太长,它又开始抓东西……我天天着急,这可怎么办,这件事情让我无比焦虑。”
焦虑之时,宠物店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窝里横的猫只有在宠物店里才会收起利爪,乖乖地接受指甲钳的“审判”。
当然,封控期带来的影响远不止猫指甲。
例如,两个月的时间让许东发现了许多原本不被注意的事情,小到猫的生活习惯,大到和家人更加亲密地相处,在他看来也是一种不错的收获。
例如,24小时健身房的重要性。此外,健身房是许东缓解投资压力的重要出口,居家期间连下楼到小区跑步都成为了奢侈。
又例如,工作之时“面对面”的重要性。
“尤其像我们做投资,原本下班后会跟不同的朋友聊天、沟通,拓宽自己的视野。居家的时候除了线上会议就是看报告,有时候会有一种闭门造车的感觉。我们还是需要打开自己、走出去,做实地调研,跟不同的人面对面交流。”许东说。
最后,许东分享了对上海这座城市的理解。在他的心目中,上海一直是一座非常商业化的城市,讲规则的同时兼具便利性。
两个月的封控期后,许东仍坚持原来的判断:“上海还是那个上海。从开埠前的小渔村到东西交汇金币叮当作响的大都会,再到现在的国际金融中心,商业化的烙印深嵌其中,成为最初吸引我的地方。现在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这更像是一道坎儿,迈过去会焕发新的生机,它是有这样的基因存在的。”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