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伟/文 作为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在过去的5年中出现了一种奇特的情景:从2018年开始,历经特朗普和拜登两任政府,美国的对华策略进行了4次明显的调整。这4次调整,给中美关系和国际局势带来了不确定性,影响深远而复杂。
第一次调整,是美方主动、单方面发起的贸易战。
特朗普一直对中方在中美贸易中取得的顺差耿耿于怀。他有一个看似奇怪却有几分“道理”的观点。他说自己从来不抱怨中国方面,而是抱怨前任、前前任的美国政府太软弱了,让中国从美国赚走了那么多的钱。
2018年3月23日,特朗普政府决定对价值6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中方迅速实施对等反制,中美贸易战正式打响。此后双方你来我往,征税项目不断加码。直至今天,贸易战余波仍在,美国对华关税还没有恢复到贸易战前的水平。
第二次调整,是特朗普政府的中、后期,发起了与中国的大面积对抗。
这种大面积对抗,有几个标示性的事件:一个是2018年12月,加拿大政府应美国政府要求,扣押华为高管孟晚舟女士(孟于2021年9月25日回国);一个是2020 年7月,美国关闭中国驻休斯顿领事馆,中国对等反制,关闭美国驻成都领事馆;一个是新冠疫情爆发后,特朗普亲自上阵对中国进行中伤和指责;一个是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为代表的美国政府高官利用各种场合、在各个领域对中国展开了高强度的密集的舆论攻击。
在这个过程中,蓬佩奥表现尤为突出。
2020年7月23日,蓬佩奥在加州尼克松图书馆暨博物馆发表演讲,全面否定了美国政府在过去近50年的时间内施行的与中国接触、交流、交往的政策,并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社会制度进行了恶意攻击。蓬佩奥的此次演讲,被媒体称为“新铁幕演说”。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蓬佩奥的言论罔顾事实、颠倒黑白,充斥着意识形态偏见和冷战思维,是美国政府高官近期密集炮制涉华政治谎言的‘大杂烩’。对此,中方表示强烈愤慨和坚决反对。”
如果特朗普成功竞选连任,美国的对华策略很有可能继续走在大面积对抗的道路上。
城头变幻大王旗。特朗普走了,拜登来了。
美国对华策略迎来了第三次调整,标志就是2021年3月3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发表的对外政策演讲。在这个演讲中,布林肯列出了美国外交的八大优先事项,除了击退新冠疫情、重建经济、改革移民政策等,还包括应对中国挑战,中国也是这八大事项中唯一被提到的国家。
布林肯称,美国处理对华关系的指导原则是:“在应该竞争的时候竞争,在可以合作的时候合作,在必须对抗的时候对抗(Competitive when it should be, collaborative when it can be, and adversarial when it must be)”。
这就是拜登政府对华策略的三分法:竞争、合作、对抗。
对于这个说法,中方是坚决反对的。
2021年10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瑞士苏黎世举行会晤。杨洁篪指出,中美合作,两国和世界都会受益。中美对抗,两国和世界都会遭受严重损害。美方应深刻认识两国关系互利共赢的本质,正确认识中方内外政策和战略意图。中方反对以“竞争”来定义中美关系。
然后,美国的对华策略又一次调整了。
几天前,5月26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发表了长达45分钟的演讲,详细地阐述了最新的美国对华策略
布林肯将美国的做法概述为三个方面:“投资、结盟、竞争(invest, align, compete)”。简而言之,美国要加强内功修为,包括加强竞争力、创新等,努力与美国的盟友和合作伙伴利益保持一致,以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事业行事,并利用这两个关键资产,与中国展开竞争。
与前任蓬佩奥在演讲中的高强度对抗不同,布林肯在演讲中也释放了一些对中国的善意,认为中美是可以合作的:“中美合作,对世界来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时刻”。
从一年前的竞争、合作、对抗三分法策略,到现在的投资、结盟、竞争三点论策略,唯一不变的,就是“竞争”这个词。
这是这一届美国政府对中美关系的基本定义,竞争。
这也是中方反对的。
5月28日,国务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评价布林肯的演讲时表示,这篇对华政策演讲反映出美国的世界观、中国观、中美关系观都出现了严重偏差。王毅说,中美关系不是美方设计的零和博弈。王毅要求美方不要在“三分法”、“三点论”上不断做文章了,而是要把精力真正放在践行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上,进而找到中美两个大国在新时代的正确相处之道。
5年的时间,美国的对华策略从单兵突进的贸易战、再到特朗普政府后期的大面积对抗、再到拜登政府初期的三分法、再到现在的三点论,真可谓一变再变。
而中国方面,处理中美关系的主基调一直没有变,三个原则: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既然双方无法达成共识,那就只能将较量继续进行下去了。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