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洪侠|董先生跋语中的旧时书色

胡洪侠夜书房2022-05-27 16:03

1

董先生曾用笔名“梁小乔”出版译作,我实在觉得意外又好玩,前天得到消息,即刻分享给众书友。翌日醒来,意犹未尽,遂忍不住以微信请安之名打听这笔名有何奥妙。董先生说:“筆名隨手亂取,內子姓梁,借來一用;「橋」字省去木字邊,當然聯想到大喬小喬了。古畫有《二喬並讀圖》,文氣十足,不妨吃吃小喬豆腐。”这几天到处网搜署名”梁小乔“的译作,一无所获,只好盯着郑老总那本《爱护大自然》的封面图片过干瘾。难道”梁小乔“只译过这一本书吗?我心存狐疑,只好再问。董先生说,这个名字”記憶中沒有再用過“。

2

郑老总郑明仁1977年香港浸会学院传理系毕业后即做媒体人,先后供职报纸与电台,曾任采访主任,一直做到总编辑。奇妙的是他2011年退休后又去北京大学攻读历史系硕士,2015年拿到了学位。据说他现在专注书写香港文化历史。

网上查到郑明仁前些年曾经出过一本《沦陷时期香港报业与“汉奸”》,我没见过,会留心找找。网上资料说,本書主旨是以香港《華僑日報》作為個案,研究香港報紙在日占时期如何走上附敵(附逆)之路,到後來,又如何在言論上曲線反日。香港淪陷距今七十多年,很多當事人已去世,然而,三年零八個月的報紙仍然可在圖書館查閱得到,當年的國民政府檔案和英國殖民地部檔案,也能找到一些相關資料,加上幾位老報人的口述歷史,基本上可以幫助還原當年的歷史。從中,我們發現香港淪陷期間的報人,像其他淪陷區的文化人一樣,不得不忍辱求存,發表附和日人的文章,但又能表現出「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民族氣節。

董先生很少给别人的新书写推荐语,可是,郑明仁的这本书他写了。他写道:

“回顧香港過去的浮沉是香港讀書人的職責。七十多年過去了,淪陷悲情的落花在鄭明仁筆下化作春泥守護今日和明日的香港,祈願紅棉亮麗,紫荊明媚,杜鵑無恙。”

郑明仁还是香港有名的藏书家。网上查到《中华读书报》上曾有篇文章提到他,说他和林冠中、吴萱人、马吉、黄仲鸣、许定铭、陈国球等,均为香港藏书大家,人人藏书如海。江湖上更盛传郑明仁曾自豪宣称:”你讲得出的作家,我都有签名本。”

既然如此,董先生新书旧著的签名本,他有多少种都不奇怪了。

3

前天我在公号里晒了董先生今年5月23日给郑老总新签的书,不知惹多少“董迷“怀恨在心。其实林曦先生还在”夜书房“群里分享了另外两张图片,是多年前董先生签给郑明仁的《双城杂笔》和《在马克思的胡须丛中和胡须从外》。听说现在有“董桥三宝”的说法,那这里就有“两宝”了,另一"宝"则是初版大开本《小风景》。


董先生在《双城杂笔》书名页题道:

此三十三年前出版之第一本文集,时余客居英伦,老友戴天在港新办出版社,黄俊东代选拙作编成一册,列为开张新书,讵料稚嫩之作流传至今,每见一次,脸红一次,家中一本不存,网上时有上拍,所谓春风吹又生矣!明仁尊兄日前重金竞得一册,命余题跋,至感而恧,聊缀数语,略述文字误人之过云耳。

董桥

庚寅霜降后三日


查“庚寅霜降后三日”应为2010年10月26日。签“马克思胡须“那本,要到整整八年之后了,妙的是签名之日仍是霜降刚刚过后,看来郑老总喜欢农历霜降节气后去找董先生聊天喝茶。


董先生写道:(发出后发现这段释文莫名消失了。见留言)

抄至此,未免心中陡生一疑问:郑明仁老总和董先生关系亲近,常来常往,他又在香港藏书圈沉浸多年,怎么到了2010年代才”寻寻觅觅“将董先生早期版本找齐?他应该”私藏“不止一种了吧。明天我得问问他。

图/文:胡洪侠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胡洪侠夜书房】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