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式基金发行迎来“‘小高潮”:弱势中机构和投资者“风险共担”,发行数量同比上涨近50%

周一帆2022-05-26 15:48

记者 周一帆 近期市场震荡之下,新基金发行压力较大,因此,更多基金公司将目光放在了发起式基金上。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6日,今年以来共有112只发起式基金(不同类型份额合并计算)成立,较去年同期的76只增长47.37%,在今年全部552只新发基金中占比达20.29%。其中,包括股票型基金28只,混合型基金23只,债券型基金41只,FOF基金17只,以及QDII基金3只。

在基金公司方面,今年以来发行发起式基金最多的是华夏基金,共有8只,其次则是银华基金,共有6只,第三则是天弘基金和中欧基金并列,分别发行了5只发起式基金。除此之外,富国基金、汇添富基金、嘉实基金、华安基金等大型公司亦分别在今年发行了4只发起式基金。

对此,华夏基金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选择发起式基金主要是为了确保发行顺利。此外,有的创新性产品也要求是发起式的,公司自购一部分,能和投资者风雨共担。

一般来说,普通基金产品需要发行2亿元才能成立,而发起式基金使用公司股东资金、公司固有资金、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基金经理等人员的资金认购的基金金额不少于1000万元,持有期限不少于3年就可以成立。此外,债券型基金通过发起式设立,一般多为机构定制产品。

此外,在今年迎来小高潮的发起式基金中,还出现了近期市场关注度很高的同业存单基金。5月11日,中金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发起成立,该基金的净认购金额约为36.57亿元,有效认购户数为8493户。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发行数量较往年大幅提升,但从规模上来看,发起式基金的募资情况并不太理想。根据统计,在合并计算口径下,今年发行的112只发起式基金中,首募规模在2000万以下的有39只,占比高达35%,规模不超过5000万的基金达到57只,已经超过半数。仅有23只基金首募规模在10亿元以上,均为债券类基金,且多为机构定制产品。

根据规定,“低门槛”的发起式基金在享受便利的成立条件同时,在退出机制上也有需要注意的部分,即发起式基金需在合同中约定,基金合同生效三年后,若基金资产规模低于2亿元,基金合同自动终止,同时不得通过召开持有人大会的方式延续。

实际上,中航基金就于5月7日公告了中航瑞昱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基金的清算报告,该基金的合同于2020年11月19日正式生效,截至2022年3月2日(最后运作日)的基金份额为1000万份;平安基金也在5月18日发布了平安量化精选混合型发起式基金的清算报告,该基金的基金合同于2018年2月1日正式生效,合同生效日的基金份额为2.39亿份,但今年一季度末,该基金的基金份额仅为862.50万份。

对此,有业内人士提醒,三年大考带来的清盘风险是投资发起式公募基金的一大风险考量,对于成立时规模就很小、历史业绩较差的发起式基金需保持警惕。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广州采访部记者 重点关注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电竞产业发展趋势。新闻线索请联系:zhouyifan@eeo.com.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