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咏/文 我开着车,沿街寻找排队相对少一点的核酸点。48小时的核酸有效期将过,用当下流行的话来说,该“续命”了。离小区最近的一个核酸点,队伍已经绕了几个弯,目测至少排40分钟以上,那天烈日当空,最高温度三十五六度。
我不是个例。常态化核酸启动以来,便利性仍是一个亟待提高的问题。我们说“要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防控效果”,那么,在常态化核酸开展的过程中,也要强调“最小代价”。便利,是最小代价的首要体现。
或许有人认为,抗疫大局不易,不要挑三拣四要求便利。但实际上,如果说为了应对奥密克戎而不得不开展常态化核酸的话,便利性是最基本的要求。
从法理上说,人民本拥有自由出行的权利,当在政府要求下,为了防疫让渡这种权利时,政府有责任提供可便利获取核酸证明的条件。从情理上说,开展常态化核酸是为了更早发现感染者,及时管控以避免疫情蔓延,从而不对民生造成更大的干扰。但是,如果人们隔天就要为做核酸伤脑筋、排大队,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干扰。更何况我们还必须考虑老弱病残人群,对他们而言,则是更大的辛苦,甚至可能有损健康。我们之所以执行动态清零的防疫政策,就是为了保护这些脆弱人群,不能本末倒置。另外,大规模核酸要避免因聚集带来的传播风险,这也是相当重要的安全问题,再三强调不为过。
深圳、杭州以及北京中关村街道,在提高便利性上做出了值得推广的尝试,其上线的核酸小程序,不仅可以查询核酸点的位置,还能显示排队时间的长短。这既方便市民“走最短的路,排最短的队”,也动态调节了核酸点的人流,在技术上不难实现,关键在于是否去做。
“最小代价”的另一层含义是,每个城市要根据自身情况,科学地权衡是否有必要进行常态化核酸以及设置合理的核酸频次。始终要记住,核酸只是防疫手段,不是最终目的,不是范围越大越好,也不是频次越高越好。国家卫健委发言人5月24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就明确表示,并非所有城市都要建立15分钟核酸采样圈,并非所有人群都要48小时检测一次。我们要避免在常态化核酸上一哄而上,不实事求是,不讲科学,否则,再便捷的程序设计也是劳民伤财。没有疫情中高风险区的河南,5月21日宣布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48小时常态化核酸,据估算,为此全年付出的财政支出超过800亿元。收益和付出之间是否平衡,非常值得商榷。
将常态化核酸对居民的影响缩至最小,有些城市也做出了一些探索。比如,辽宁大连、河北沧州、黑龙江大庆等地先后推出男女分采的模式。沧州每周一对男性居民采样,周四对女性居民采用,周六对因事未能在规定时间采样的居民补检。沧州市防控办表示,这对同一家庭相当于每周进行了两次筛查,实现了在最经济、最便捷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发挥风险预警的作用。福建南安一些乡镇,采取的则是每户一人参加核酸检测的方案。江西新余近日也发布通告称,在全省社会面已动态清零的情况下,为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正常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调整核酸检测频次为普通人群10天1检。
这样的探索值得鼓励。其实,“最小代价”和“最大效果”之间的平衡,是摸索出来的。如果这种摸索不被鼓励,就会陷入一刀切式硬核防疫的模式,最终损害的是社会整体利益。
无论如何,常态化核酸检测是为了更早地遏制病毒蔓延,是为了最小限度干扰人民的正常生活、社会的正常运转。这就意味着我们在采取这一防疫手段时,要科学、审慎、克制,灵活,让其本身代价最小化。我们要强调,核酸检测只是疫情防控的一个阶段性手段,不是商机,也不是模式,更不是新经济。同时,它也不是终极的,一成不变的。最终走出疫情,还是靠有效的疫苗、可及的特效药和从容的医疗资源,这才是根本之策。
一位妈妈在微信朋友圈说,她当年生下孩子,是希望带她去见识世界的巍峨,见到美、知识与快乐的多元,而不是让她骄傲自己当了“管长”,能自己测核酸。我也一样,当我七岁的孩子自己出了道“核酸应用题”,或者用冰棒棍假装测核酸时,我觉得悲哀。这场疫情改变人们的生活已经太多太久,每个人都问:它什么时候会结束?每个人都如此期待回到常态的生活,最普通的生活。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