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泉水/文
首先,全国确诊人数大幅下降,上海宣布分阶段推动复工复产,疫情形势已出现好转。第一,全国疫情呈多点散发但低位可控。 上周(5月9日至5月15日),全国本土新增无症状感染者与确诊病例14433人,环比下降58%。 第二,上海疫情已实现社会面清零。 由于本轮奥密克戎的影响,贡献1/5全国GDP的长三角城市群受到了不小影响,其中尤以上海疫情为甚。上海疫情确诊人数自5月以来逐步下降并始终处于低位水平,并于5月17日宣布全市已实现社会面清零。 第三,上海复工复产逐步恢复正常化。5月15日宣布将分阶段推动复商复市,5月16日宣布6月1日至6月中下旬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截止5月15日,上海市90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已复工4400多家,占比接近50%。
由于疫情形势好转,基本面总体上有所恢复。从交运角度看,全国整车货运流量指数在节后呈上升趋势,分地区看,北京和广东整车货运流量指数有明显改善,上海整车货运流量指数小幅回升但处于低位,交通运输方面整体稳步提升。从物流角度看,公共物流园吞吐量指数在节后大幅攀升,体现出明显的边际改善。从生产角度看,全国石油沥青开工率回升,但华北地区可能是受到疫情反复相对回升幅度小,此外5月国内230家独立焦化厂的焦炉开工率整体回升,表明疫情对生产端的负面影响虽有所削弱。从出口角度来看,5月上旬,主要枢纽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加0.7%(前值-0.4%);长江枢纽港口吞吐量同比减少1.1%(前值-1.7%),集装箱同比减少2.4%(前值-13%),且随着公路集疏运改善,4月下行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较中旬增加8.5%,5月上旬上海港日均吞吐量保持在10万TEU,整体保持恢复的趋势。
第二,央行下调首套房贷利率下限,地方政府或紧跟政策配合,房地产销售与投资有望企稳回暖。 4月房地产数据仍然呈现同比下跌趋势,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下跌44.2%,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跌38.8%,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跌46.6%。为了放松地产销售端的约束,5月15日央行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下调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并要求按照“因城施策”的原则自主确定辖区内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加点下限,旨在促进刚需和改善性需求释放,同时缓解国内房地产市场分化格局。本次下调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后,预计地方政府将紧跟采取预售资金监管优化、房贷利率下调、贷款条件放松、因城施策放松限购限售等多项相关政策配合。以史为鉴,从下调房贷利率下限的5-6个月内,地产销售将会出现降幅逐步收窄的过程,且随着疫情影响削弱,后续地产投资有望企稳回升。
第三,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融资需求也会随之修复。 4月社融-M2 同比增速陷入负值,一方面是由于财政支出加速,银行加大对非银机构的货币投放,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疫情冲击,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扩张速度受到约束。另外,从社融-M2之差的回落并没有带动10年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行来看,说明当前金融机构并不缺乏流动性。往后看,4、5月份的社融数据存在临时性因素,虽然实体经济缺乏需求是事实,但是并没有像数据呈现的那么差。随着疫情的好转、复工复产的推进,社融-M2之差的缺口有望企稳回升。
第四,政策逐步层层递进、层层加码,底部明朗。 从4月以来,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放松,且针对基建和地产的相关政策也较前期力度更大。以4月15日降准作为起点,紧随其后“央行23条”的保障在建项目顺利实施、适度超前布局,基建按下“快进键”—> 居民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加大就业优先政策实施力度,政策发力较为明显。从数据来看,4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1%,处于较高的水平,且从结构来看,中小企业就业者和青年群体受到的消费负面影响最大,目前财政政策加大退税减税降费力度,通过给市场主体提供更多支持,给予中小微企业对应的纾困政策,来稳定就业岗位,确实能够拉动作用,但是消费的可持续性仍然需要相关政策进一步发动,后续有望从保企业保就业进一步扩大到促进民生消费。
第五,资本市场逐步向疫后修复靠拢。 从A股来看, 虽然近期海外市场波动较大,但是A股的韧性开始加强。从数据来看,在5月5日-5月17日期间内,标普500和纳斯达克分别跌3.35%和5.32%,一方面由于通胀回落不及预期,市场担心美联储被迫加速收紧货币政策;另一方面对未来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开始逐步定价,具体体现在大宗商品价格回落、10年国债收益率回落(通胀预期为主,实际利率为辅)和美股的抛售。相较之下,在该段时间内,上证综合指数涨0.2%,且涨幅较大的集中在疫后修复逻辑,也能够侧面反应出上海疫情对市场最严峻的时间已经过去,情绪端企稳。 从中债来看, 在经济数据表现大幅低预期和央行调降按揭贷款利率下,长端利率下行的幅度也远低于短端利率,背后反应了三个方面:1)市场对稳经济预期较强;2)4月通胀超预期之后,市场对通胀谨慎加剧;2)中美利差和汇率约束长端利率下行空间,三个因素下导致长端利率交易的动力明显不足。
综合来看,二季度是今年经济的底部的概率较大,但后续经济复苏动力较弱,需要关注消费和地产恢复的动力和出口回落的幅度。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