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认识的柯传奎先生

北京市写作学会2022-05-18 16:54

吴重生/文

“横柯上蔽,奎星传辉”——这是我十多年前应柯老所邀为他在杭州滨江的办公楼所题的词。前两天在微信群里发现群友们都在给柯老祝寿,我才猛然想起:我认识柯传奎先生已十多年了!

初相识时,他不过耳顺之年,人皆呼其“柯老”,不独因其年长,而是因为尊其学识渊博之故也。其实,柯传奎先生的称呼有三个,除了“柯老”以外,还有“柯教授”、“柯总”等。他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生物学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总工会和全国医药系统劳动模范,早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一辈子与生物学打交道,成就卓著,被称为“产业化冬虫夏草之父”。柯传奎教授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从青海沈南英教授手中接过首个分离出的冬虫夏草菌至今,近五十年的研究与探索,不但完成了产业化冬虫夏草的研究,而且在科普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柯教授”是学界对他的普遍称谓。柯传奎退而不休,古稀之年的他仍在带领年轻人研究中药道地药材鉴别方法,还在写作医学专著《疏通时代》……

而我,一直称柯传奎为“柯老”,实是敬佩他几十年如一日献身科学的精神。

外出办事,柯老常常自驾一辆造型别致的小轿车。这是一辆红色的跑车,这种红,不是正红,深红,而是绯红,与车主人的白发和灰衣裳,形成鲜明的反差。小轿车只有两个座位,开起来,像一朵腾空而起的火焰。我不知道这辆跑车是柯老自己选购的,还是晚辈送给他的,总之,他开得很熟练。人与车之间很默契。我们之间倘在约定的时间见面,柯老和他的红车,总会提早十分钟到达目的地。

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做同一件事,乐此不疲且取得不凡成绩的人,是令人敬佩的。柯传奎正是这样的一个人。

2013年年初,我与柯老初次见面在浙江日报老大楼十八楼我的办公室里,陪他前来的是我的叔叔吴雄伟博士。在此之前,柯老也曾作过通过创办医药企业来推广自己的研究成果的尝试,却是一路坎坷,弄得遍体鳞伤,期间还曾因遭人误解而成为被告。对此,柯传奎虽也曾经感到委屈,但事情过去了也就过去了,生性豁达的他依然有说有笑,乐观向上。

一个人如何能做到“拿得起,放得下”,也许要从根源上去探究。柯传奎办企业的目的,是为了推广他的研究成果,而并不是单纯为了赚钱,这和一般的企业主有很大的区别。他膝下一子,现在是某著名高校的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父子二人均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

初见面那天春寒料峭,天色已晚。柯老在他的朋友陪同下,就研究成果如何转化为产品向我“求教”。这让我这个与他儿子同辈的人有些“惶恐”。而柯老却是一脸的虔诚。他带着一大叠打印好的资料,开头第一句“冬虫夏草不是虫,也不是草,是一种真菌,这真菌叫蝙蝠蛾被毛孢……”一下子就切入了主题。在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基本上听他解说,等于是给我上了一堂生物课。也许是他对我这个学生认真听课的态度比较满意,他讲得神采飞扬,生动有趣。听他讲课时,我的思想突然开了小差:他要是去中学教书,一定会是一个深受学生欢迎的生物老师!

与柯老认识的当年,我就调往北京工作了。柯老拉着我的手一边说着“祝你此去前程万里”,一边允诺不久会来会来京看我。柯老果然没有食言。有一天下午,我突然接到柯老电话,说他已到北京,叫我赶到某个饭店共进晚餐。当天我已应允去浙江省人民政府驻京办,与时任省政府副秘书长、驻京办主任马林云先生餐叙,我感到很为难。不料柯老抛出一句话:“我们已约了陈竺副委员长和钟南山院士,你一定要来啊!”。我决定提前出发去拜会马林云主任,说明缘由,马林云主任还特意派了一辆车送我赴约。我见识了柯老的人脉之广和人缘之好。席间,柯老和钟院士共同提及对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要性,言之谆谆,令人感佩。

2013年11月25日,柯老应邀赴京参加了全民阅读媒体联盟的成立仪式,并为与会代表作了养生知识讲座。他亲笔起草了题为《多写多登多读科普文章,努力实现科学兴国梦》的倡议书,联合钟南山院士等在媒体发出倡议。倡议书摘要如下:

一本好书,就像一位良师益友,能够帮助阅读者提高修养和境界,增长知识和学养。一个热爱读书的民族,一定是一个前途光明的民族。民族的素质和力量从学习中来。知识改变人的命运,也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为倡导全人类加强阅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

我们注意到,一方面全民阅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另一方面,人们却难得读到对自己的生产生活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好书、好文章。报刊版面和电视荧屏难得见到科普好文章。

我们是二十世纪三十、四十年代出生的,是在阅读科普文章中成长的科技工作者,我们在此呼吁,全国的科技工作者要拿起手中的笔,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大众多写科普文章,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以便更好地指导生产和生活。我们呼吁,全国的媒体,尤其是开辟有全民阅读版面和栏目的媒体,要多关注科技作者,多宣传科普图书,使科普宣传,成为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的重要一环。我们同时呼吁出版社要多出版科普书籍,广大读者要多读科普文章,以实际行动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向纵深开展。

我们倡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要高举科学兴国的旗帜,把多写、善写科普文章,当作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让科普文章在全民阅读的大潮中发挥提高人们科学素养和健康生活水准的独特作用。

这份十年前写的倡议书,放到今天来读,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字里行间,充分体现了一位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和拳拳报国之心。

在我的眼里,柯老不仅是一位生物学家,还是一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师长,一位拥有真性情和真学识的“知识达人”。亲朋好友有体验报告拍照发我,我转发柯老,他总能从生物学的角度,详加分析。他反对滥用抗生素,主张与微生物世界“和平共处”。

我与柯老无话不谈,是真正意义上的“忘年交”。近十年来,我趁出差杭州之际,多次拜访柯老。有一次,我陪同柯老拜访吴山明先生,并请先生为柯老题词。吴山明先生问我:“题什么呢?”我说:“就题‘馨香远播’四个字吧!”

吴山明先生题写的“馨香远播”和我之前题写的“横柯上蔽,奎星传辉”两幅书法作品装裱之后,一直挂在柯老的办公室里。

横柯岁月长,奎星传辉久。一晃十年过去了,真不敢相信柯老居然已接近“杖朝之年”!祝柯老继续开拓他心心念念的“馨香远播”事业,造福更多的人。  

(作者系中国作家、中国摄影出版社总编辑、北京市写作学会副会长)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北京市写作学会】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