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静态管理实施46天 上海全市实现社会面清零

陈企樾2022-05-17 12:09

记者 陈企樾 自4月1日起进入全域静态管理后,上海市终于实现全市16个区社会面清零,历时46天。

5月17日,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如常举行,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等人在会上介绍上海市疫情防控的最新情况。赵丹丹表示,5月16日本市新增的77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746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均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全市16个区都已实现社会面清零。

重大工程复工复产“开白”

近阶段,上海市持续开展三区划分及“抗原+核酸”组合筛查,根据阳性感染者报告的居住小区、自然村或单位、场所划分出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实施分区分类差异化管理。截至5月16日,全市共划分封控区4057个、管控区16484个、防范区51803个,分别涉及人口数约86万、300万和1944万。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上海市重大工程复工复产也在逐渐恢复。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副主任朱剑豪在发布会上表示,本月初市住建委已发布了第一批《上海市重大工程建筑工地复工复产“白名单”》,涉及项目共24个。目前首批24个项目中,张江实验室研发大楼、大型绿色数据中心(腾讯项目)、和辉光电第六代AMOLED生产线产能扩充项目、轨道交通18号线二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等16个项目已实现复工,还有8个项目正在进行复工准备。

但朱剑豪也强调:“上海市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基础仍不稳固,疫情反弹风险依然存在,重大工程复工复产必须以巩固疫情防控成果为前提,以建立常态化工地疫情防控体系为基础,按照全市复工复产的节奏,分类、分区、分阶段推进。”并且,“重大工程复工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一方面,复工后,属地疫情防控部门、行业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机构会以抽查、巡查等方式对现场复核、监管,对疫情防控不完善、安全施工不到位的建筑工地,会责令立即停工整改。另一方面,重大工程复工复产达到常态化的生产水平,尚需社会面全产业链的恢复和人员安全有序流动相配合。”

根据最新要求,重大工程的复工复产需要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

首先,项目要进入“重大工程复工复产白名单”。由行业主管部门商属地区政府(或功能区管委会),根据属地疫情防控形势提出拟复工复产的市重大工程及相关标段建议,经审核后形成“白名单”。现阶段以对行业发展具战略性、引领性等重要性突出的项目为主,“白名单”会根据全市疫情防控形势、复工复产需求动态更新。

其次,项目(法人)单位要制定复工方案并完成备案。要按照“一工地、一方案”要求,编制形成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管理方案,做到人员、机器、材料、工法、环境同防,明确建筑工地临时隔离区域安排和管理的相关措施到位,确保疫情防控到位和安全质量可控。项目复工方案由项目(法人)单位向属地疫情防控部门、行业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机构备案后即可复工。

第三,申请复工的重大项目工地还必须是绿色工地。按照疾控和工地安监部门确定的工地三色标准,达绿色标准才容许复工复产。其中,对工地封闭区域施工人员,必须实行实名制健康管理。复工复产项目需具备符合全封闭管理的相关条件。

此外,重大工程复工复产的第二批“白名单”正在审核中,朱剑豪表示第二批“白名单”会适时公布。

临港片区整体产能利用率恢复至45%

本次发布会上,记者还关注到了临港新片区的复工情况。公开数据显示,该片区集聚了超过150家集成电路企业,涉及投资规模达到2500亿元,也是上海市重点扶持的特色产业园区之一。

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介绍,截至5月16日,临港规上企业已经复工301家,占总数的95.6%,同时还有几家正在办理复工手续,后续将做到“应复尽复”。目前到岗总人数超5.1万,人员到岗率69%。

受产业链协同的影响,临港规上企业整体产能利用率约45%,呈现不断爬坡趋势。其中,集成电路行业实现满负荷生产,如新昇、积塔。新能源汽车行业产能利用率约46%,如上汽临港50%、特斯拉45%。汽车产业链的配套企业达50%左右,高端装备产能利用率约50%。

吴晓华表示,临港片区企业防疫的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即“封闭”、“留观”、“检测”、“应急”。相关部门指导企业严格落实对外封闭生产管理、对内分级分区管理,阻断疫情传播路径。设置专门区域,用于返岗人员和物料进入厂区之前进行观察,人员观察两天,物料至少观察一天,最大限度减少感染风险。对复工企业员工,严格实施“抗原+核酸”检测措施。并且,要求企业设置独立的应急隔离间,同时与管委会疫情防控应急响应机制紧密连接,一旦发现疫情,快追阳、快隔离。

另外,在产业链协同和物流保障方面,主要是依托有关部门,快速打通长三角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网络。比如,汽车产业链较长,临港以整车龙头企业复工带动产业链同步启动,联动市区各有关部门,帮助特斯拉龙头企业,逐一排摸打通一百余家上游核心供应商同步复工,包括外部仓库同步解封。

在人员返岗方面,在落实防疫要求前提下,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协调分散各区的员工返岗,帮助企业快速返岗。同时,临港新片区优化核酸检测点位设置,提高整体检测能力,保障企业各类防疫物资。

吴晓华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继续推广‘场所码’、‘数字哨兵’、布局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同时,在产能利用率、员工到岗率、供应链稳定性、物流通畅性等方面下功夫,早日恢复临港正常生产秩序。”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华东新闻中心记者 主要关注创投行业和科技类上市公司,擅长数据分析与深度报道。新闻线索请联系邮箱:chenqiyue@eeo.com.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