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为/文 在过去的几十年内,我国更多的是追求GDP增长,相对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的经济体体量已达全球第二,并且要更多的在国际市场上有话语权或影响力的情况下,需要全球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进一步认可。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将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中找到一条更加平衡的道路。
在这一背景下,未来十年里的清洁能源投资规模会非常巨大,我们认为将是下一个“高铁行业”;基本上每一家大型电力央企的投资都有几万亿的规模,加起来应该是几十万亿的规模,因此碳交易市场一定会有非常广阔前景。在未来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电力行业的投资机遇是特别大的,水电、风电、光伏、核电等等一些清洁能源都将受益。如果说过去的十年是高铁建设高峰,那么下一个十年就是清洁能源的发展。
这对于中国传统的能源结构是革命性的转变,中国的能源结构目前更多的依靠煤炭发电以及石油等化石能源,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下,未来整个社会需要进一步电气化,发电量预计将是现在的约3倍。那么,水电、风电、光伏、核电等等一些清洁能源会将传统的煤炭、火电做一些置换,甚至包括一些炼钢、电解铝还有水泥等等高耗电的行业可能也会相应做一些碳减排的购买。
关于未来的碳金融市场发展中的几个要点,笔者仅略述己见,供读者朋友参阅。目前,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主要是现货市场,参与碳交易的主体是电力行业企业。交易的产品是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交易方式主要包括挂牌协议交易和大宗协议交易,其中挂牌协议交易是目前成交额最大的交易方式。
根据上海环交所数据显示,自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启动至2022年5月9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9,138.52万吨,累计成交额83.44亿元。最新市场价格较首日开盘价上涨约20.83%。对于一个新市场来说,目前全国碳市场运行平稳,还是比较理想的;由于市场刚起步,部分电力企业还在开设账户的过程中,预计未来交易量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一、现阶段不宜强行全面发展强制型配额碳交易市场
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目前已经步入后工业化阶段,低碳产业己成为其支柱产业,且经济高度发达,掌握先进的减排技术,管理部门能够对企业的碳排放量进行准确测量和监控,其实行强制减排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比发展中国家小得多。并且大气中人为增加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自于发达国家在过去几百年经济起步及高速增长时期的积累,而这些国家当时也未曾考虑过强制减排问题。
而我国尚未具备全面发展类似于的强制型配额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经济条件:一是,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科技水平相对较低,还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端位置;二是,虽然我国目前碳排放量居全球第一,但是历史累积的总排放量远不及发达国家;三是,我国目前还需要保持较高速度的经济增长以解决民生问题,确保经济增长还是我国当前的首要任务,开展强制型碳交易会牺牲经济增长。
因此,我国仍应强调京都机制所倡导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现阶段不宜强行全面发展强制型配额碳交易市场。可以釆取“先行先试”的政策,在条件成熟的地区优先试行建立强制型配额碳交易市场。
二、碳排放权期货的推出将改变以往对商品期货、金融期货的认知
未来碳期货交易将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由于中国碳交易市场起步较晚,相关制度不完善等原因,我国应培育多层次的碳交易市场体系,积极进行碳期货方面的尝试,参与到国际碳期货交易当中,改变中国在国际碳交易价值链中的低端地位,逐步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上掌握主动权。碳排放权期货的推出意义重大,它将改变以往对商品期货、金融期货的认知,它对现货市场发展也将起到很重要的风险管理作用。并且,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发展日趋成熟,我国具备一批专业的期货从业人员和管理人才,这为构建碳期货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的碳排放权期货交易市场应建立在现货市场的基础上,应建立总量控制与配额分配的交易机制,先期配额可以免费分配为主,后期逐渐增加拍卖的比重,最终形成全国统一的强制碳交易减排体系。借鉴国外的市场运行机制设计,考虑到循序渐进的发展,在完善碳现货机制的基础上建立碳期货市场,先期应建立合适的抵偿机制和补偿机制。
(1)基于CDM一级市场,发展CDM二级市场机制,推出相应的期货产品;
(2)发展自愿减排机制,逐渐从项目型发展到总量控制机制,推出相应的碳期货产品;
(3)加强试点地区基于配额的强制减排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发展成熟后,再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并推出碳期货产品。
三、未来3-5年,绿色债券将成为热门的绿色金融工具
除了现货、期货、期权外,未来几十万亿的“碳中和”相关投资、特别是电力行业投资,债券市场融资必不可少。绿色债(碳中和债)会像去年的疫情防控债,前年的扶贫债一样大幅增加。我们预判未来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整个社会需要进行电气化改造,电力行业投资需要比现在翻3倍。也就是说,未来10年,将有几十万亿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投到电力行业来发电,特别是清洁能源。在这样大规模的投资过程中,毫无疑问需要低成本、长期限的融资渠道,债券市场将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选择。因此,我们判断在今年甚至是未来3-5年,绿色债(碳中和债)都会是一个非常热门的绿色金融工具。
四、碳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多元化的投资者
碳金融市场的深度发展不仅仅包括碳现货市场,也将包括碳远期市场、碳期货市场、甚至是碳期权市场,中国目前的碳交易市场还处在起步阶段,刚刚开始设立全国性的碳交易场所。
碳金融市场要发展起来,一定要投资者多元化,不仅包括相关行业的企业、金融机构,甚至是一些个人投机者、套利者。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其实需要多元化的投资者来提供市场流动性,共同达成均衡的价格;有投机者、套利者短期去炒作它,虽然可能有时候短期会过度的炒作,但是长期而言对市场的热度、市场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就像人体的一些细菌其实是有益的,一个无菌的环境其实是不能持续的。欧盟的碳交易市场发展得相对比较成熟,很大程度上便是得益于在市场建立初期便发展出碳配额的期货等多种金融工具,且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私募基金等各类参与主体众多,极大提升了碳交易的活跃度。
在风险管理方面,金融机构的参与能够为市场提供更多的风险管理工具,金融机构丰富的风险管理经验对于市场其他参与者来说也将非常有帮助,可以让碳市场更快的成熟壮大起来。
适度投机行为的出现有助于提升市场活跃度,当然大面积、大规模的投机肯定会短期对市场产生负面冲击。所以要完善监管体系,建立协同监管机制。一方面,明确全国碳市场自身的监管,加强以生态环境部为主的监管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加强碳金融领域的监管,金融市场监管部门建立长效金融监管机制,加强监管协同、协调配合,共同推动碳金融市场的长足发展。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