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黑巧林希:发现,从逛超市开始

谢楚楚2022-05-08 09:28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谢楚楚 国际巧克力巨头们花费四十多年构筑起来的围墙,正在被一个新物种打破。

2019年7月,主打“黑巧”“健康”的每日黑巧问世。两年后,每日黑巧在2021年“618”和“双11”天猫黑巧克力类目销售排名第一。现已进入线下10万个终端门店。而在此之前的巧克力市场生态是:以玛氏、费列罗、雀巢、好时为代表的四大国际品牌稳稳占着80%以上的市场份额。

每日黑巧创始人林希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在英国求学、生活以及工作时间长达十年。2013年,林希从英国回到上海,创立品牌管理公司LANDBASE,即每日黑巧的母公司。在6年时间中,他们成功帮助8个国际巧克力品牌打入中国市场。与此同时,他们也看到,消费快速迭代的中国市场,却没有一个自己的强势巧克力品牌,于是有了每日黑巧的诞生。

全球巧克力巨头稳坐中国市场宝位近四十多年。于这一看似无法撼动的领域,每日黑巧如何分得一杯羹?已经实现了品牌自主性的每日黑巧,如何在产业链实现自主可控?5月3日,经济观察报与林希就此进行了一次访谈。

|对话|

经济观察报:您是金融背景,但为什么选择了进入消费品领域,做的又是食品?

林希:这可能和我在英国喜欢逛超市有关。国外有非常多不一样的超市类型,比如哈罗德百货(HARRODS)这种奢侈百货商城,一楼精致柜台摆着鱼子酱、海鲜。高端一点的超市,可能对标国内的精品超市Ole’,英国的Waitrose。健康饮食在欧洲流行得更早,英国有很多非连锁性的organicshop(有机食品店),它拥有来自全球各地的有机食品品牌。更有意思的是,还有一些fromfarmtotheshop,比如伦敦附近农场种植的蔬菜,直接运输到店里,量很小,但非常新鲜。

这些见识对我们创业之初选择品牌合作时起到了一些帮助。其实我们2013年创业时合作的产品,就是我们最喜欢去的那家英国超市Waitrose,店里销量增长排名第一的巧克力品牌。

经济观察报:这应该是你们代理的第一个品牌,也是个巧克力品牌,它为什么会吸引到你?

林希:我们之前学的是金融专业,也一直在金融领域工作,所以决定要去创业时,前期的调研工作可能是我们老本行擅长的一部分。当时我们会去做全球调研。最快的方式,其实就是去逛一些美国、欧洲的商超网站,它会像亚马逊一样,推给你Top单品、新品。当时我们就找到了这款产品,聚焦于松露型巧克力。

它的形状挺特别,辨识度很高,一个立方正方体的彩色方块,里面竟然有十几个口味,比如辣椒味。我们再去做调研的时候发现,原来年轻人很喜欢吃。它的口感跟一般巧克力不太一样,入口即化,像冰淇淋一样。当时我们就去跟他们创始人开始交流,发现这个品牌在英国布局的渠道,都是我们平时去逛的那些超市。

经济观察报:为什么决定在2013年创业?当时面临的整个消费品环境是怎样的?看到了什么机会?

林希:那时整个中国渠道正在升级。香港九龙仓CitySuper在上海国金中心开出了第一家,我们发现里面的产品和其他超市全都不一样,但总缺点什么,当时Ole’也开出来了。

早期,我们在这些超市看到,产品都来自大厂,而且是国外进口的标品,但在英国会看到很多时髦的年轻品牌,而且变化很快。而这些产品在中国很少看见。当渠道发生变化时,产品的结构肯定会发生变化。

我们也就看到了机会点,决定把海外产品带进中国。但这需要时间。今天做品牌,整个链条是很长的。2013年-2017年底,我们运营的品牌也有40多个了,横跨类目非常多,从品牌类型到企业类型,从几百年的家族企业,国际消费品集团,到很小的创业公司。

经济观察报:当时巧克力赛道面临的市场、对手竞争环境、受众需求是怎样的?

林希:除了第一个品牌之外,我们中间运营过8个不同国家、不同定位、不同类型的巧克力品牌,业务盘量最大的就是巧克力类业务,当时占到了总营收50%多,所以我们对巧克力品类的上、中、下游的理解一定是最深的,包括可可种植地、整个海外的供应链能力以及品牌本身。

当时我们决定启动第一个品牌的时候,就会去看全球市场,包括中国市场。看全球数据的时候发现,巧克力是全球休闲食品第一大类,占比18%,是一个很大的机会市场。然后再看竞争格局,Top10里有8个是做巧克力相关的全球食品集团,其中包含两大家族企业。它们有非常好的运营模式和能力,利润率很高,而且很多巧克力类目是企业的核心资产,很少出售。

回顾整个中国市场,一个在全球这么大的盘子的类目,竟然一个国民级的品牌都没有。分析原因后发现,这是因中国没有一个成熟规模型的供应链产业基础。我们过去在欧洲深耕多年,沉淀了的供应链基础和布局能力,它能在品牌起步早期解决这个最大的问题。

其次就是这个品类在几十年在中国发展,产品创新相对缓慢,2017年我们启动项目调研时,发现货架上的产品从配方、口感及包装与我们小时候的变化不大。市场上的海外巨头品牌,虽然在品类创新速较慢,仍然能通过超级大单品支撑几百亿的盘子。

大家对巧克力的认知太根深蒂固了。巧克力一定是围绕幸福的,带来愉悦感的的美好认知,在中国有非常大的消费者认知基础。但它同时是“不健康的,高糖高脂,吃了要发胖”。这似乎是个无法扭转的消费者认知。

所以我们的产品都是围绕健康开发的,可可本身是对身体极好的,它是一个功能性食品,被哈佛医学院等国际专业机构被评定为超级食物superfood。但为什么巧克力会带来对人体不健康的传统的印象,是因为市面上大部分的巧克力制品含大量的白砂糖。而且大部分产品可可含量太低,很多可可含量连20%都不到。

所以我们找到代表健康的细分类目,黑巧克力,高可可量,而且我们首个产品醇萃系列把白砂糖用天然的菊粉替换掉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产品在全球市场都是属于比较前沿的健康理念,本身产品比较硬核。

经济观察报:《中国新说唱2020》成功把每日黑巧带出圈,爱奇艺也是股东,每日黑巧又是爱奇艺唯一投的新消费品牌。双方的合作,其逻辑考量是什么?

林希:2020年夏天,每日黑巧刚满一年,是整个企业的股东配比和战略布局很重要的阶段。后来爱奇艺成为了我们的股东。直到今天我们还是他们投的唯一的新消费品牌。他们会倾尽全平台的资源,给我们S+级的项目。

为什么是《中国新说唱》?因为它足够年轻,这是每日黑巧当时要的一群非常精准的目标客群,我们就是要走近这群年轻人,因为他们会影响辐射到身边的家庭朋友。这样的合作对品牌的早期人群基础建设是起了极大的作用。

经济观察报:每日黑巧在包装设计、营销动作上都很具有创新性,这和之前代理国际品牌的经历有什么关系吗?

林希:因为我们不是一个传统的贸易商,从品牌打造到渠道建设,我们都会去做。早期我们会与Vogue、芭莎这些传统媒体合作,微博上我们还是有很多明星推荐。对于一些规模不大的品牌来说,他们简直觉得,怎么可能?我在中国竟然能上Vogue,能让中国几千万微博粉丝的明星拿着我的产品在推广,他们觉得很不现实。因为其实当时我们没有拿到过这些品牌市场预算。当时渠道很单纯,资源相对集中。

经济观察报:每日黑巧产自瑞士工厂,更多的创新只能在下游实现。如何保持对源头主动控制权?

林希:我们的瑞士工厂拥有欧盟高品质标准和前沿研发能力,从核心上游原材料,全球精选产地可可豆,遵循BeanToBar生产工艺,到环保可降解的包装材料,以及先进的流水线和强大的产能。这个工厂所运用的核心上游原材料,包括可可本身、环保材料的包材,都是由我们采购供给给工厂,所有核心原材料其实都在我们手里。事实上,巧克力从瑞士出来已经是成品了,它不单只是代工厂的关系,我们可能还有创立合资公司的计划。

截至目前,我们在海外投资的产线规模已经超亿元。从去年开始,我们也在积极拓展黑巧类目,在休闲食品、冰淇淋、乳制品、饮品等业务版图平行延展。

其实最终还是回到品牌的核心:第一,让用户心有所属,价值情感的链接;第二,触手可及,要成为一个国民级的品牌,甚至影响到国际,它的渠道渗透率首先要足够,整个渠道布局和渗透力很关键;第三,产品不断创新,让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物有所值。三者缺一不可。它是确保整个品牌价值不断提升的三大基石。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消费新闻部记者
长期关注文娱行业、文娱消费,聚焦市场动态和事件背后的人和故事。新闻线索可联系xiechuchu@eeo.com.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