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清友:疫情防控和稳增长将进入2.0阶段

管清友2022-05-07 09:09

编者按 

我们当前遇到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非常复杂,也非常的严峻。今天(2022年4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里面讲的非常清楚,列举的很多调整:比如说物价、疫情、乌克兰危机等。其实社会群体有很强的焦虑感,对当前形势看不清楚,甚至有悲观的情绪。特别是在疫情防控过程当中,也出现了一些始料未及的事情,所以社会的整个情绪面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

这次政治局会议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那么,结合三个方面,我想从疫情、经济和国际这三个维度来分别分析一下。

文/如是金融院长 管清友

01疫情防控进入2.0阶段

首先疫情肯定要防控,政治局会议也讲的很清楚,就是要根据病毒变异和传播的新特点,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要注意的是这里专门强调了“要根据病毒变异和传播的新特点,去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这是新话。对于我们而言,在探讨推演疫情防控政策及其调整,核心在于病毒变异和传播的新特点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疫情当然对中国经济乃至对国家方方面面都构成了影响,西方国家、包括我们周边国家,也都根据本国的国情、医疗情况,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防疫探索和实践。我不太同意动辄只是用所谓的清零和躺平去看疫情,肯定不是简单的两极。

我们现在关心的问题在于我们前一段时间疫情防控政策之下,怎么样继续坚持动态清零。很多人脑海中的动态清零,就是一旦发现疫情,不论多少感染、不论什么情况,还是和两年以前武汉的做法一样。那是疫情刚刚开始的时候,现在不是了。所以这次政治局会议里特别强调了根据病毒的变异和传播的新特点,到底这个变异和传播到底什么新特点,这个咱们作为普通的公众应该有体会,我想公众卫生专家和传染病专家也应该是清楚的。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次政治局会议会成为一个在一些地方疫情防控政策纠偏和调整的转折点,这个非常的关键。

未来的防疫政策可能是在动态清零的前提之下,根据病毒变异和传播的新特点,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我相信各位已经感受到疫情的变异和传播的新特点了,特别是上海的老百姓,比我们身处全国各地其他地方的居民感受更深。未来疫情防控可能要逐渐的进入到常态化的状态,这个常态化和我们现在经历的常态化我不认为是一样的。作为一个外行,我认为疫情防控不会像现在上海、深圳、广州、北京包括吉林我们能看到的这种状态,从做经济分析这个角度,可能疫情防控正式进入到2.0版本,这个2.0版本一定是高度兼顾防疫和社会经济发展,说白了就是要把生命健康与经济成本、社会成本、民生成本统筹起来考虑,因为这不仅是短期中国经济的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整个国家面临的最大挑战。

02稳增长进入2.0阶段

2013年以来,中央政治局在每一个季度的月中、月底都要开会专题研究上一个季度的工作,部署下一个季度乃至全年的一些任务。官方的说法叫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2022年4月29日的政治局会议依然是这样的节奏,这次会议发生的背景是部分区域仍在防控疫情,同时经济整体下行压力非常大。现在用数字很难描述当前的经济状态。就我个人的经历来看,我们这个年龄段,也就是40岁左右的人,我们经历过的感受到的就是大学时期的亚洲金融危机,我们后来参加工作没有多久就经历了2008年全球的金融危机。后来又经历了2015年以来股市大涨以及股灾,再到后来的贸易战和对金融机构业的整顿和规范。像今年这样,整个经济学界预判经济走势分歧如此之大,我们经济下行压力如此之大,形势如此之严峻,我真的是第一次碰到。中央政治局会议里面在分析当前的形式的时候也讲到了“长期的问题、短期的问题交织在一起的”,还有就是“经济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面临新的挑战”。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总结造成经济压力下行诸多原因可以总结非常多,但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思考我们怎么去调整、怎么去应对。现在的木已成舟,经济下行已成事实,很多国际机构都下调了经济增速预期,有一些机构甚至认为我们今年全年经济增速连4%都完不成。

我们最近几年看到了一个事实,就是所谓的市场之手和政府之手之间,政府之手确实发挥的作用比较大、发挥作用的领域比较多。我们一直在提倡所谓建设服务型政府,但根据这两年的实际情况,我们要认真的分析、总结和反思的是如何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恐怕是下一步整个经济治理过程中的最大的难题。这个度怎么把握,边界怎么把握,是不是像西方经济学家所说的,政府本身就是问题之一?因为中国的国情和其他国家不一样,我们的政府之手如何发挥好作用是很关键的。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过去这些年里面,政府发挥作用时所出现了一些问题。去年中央工作经济会议就提出,我们有很多领域出现了合成缪误,这个是要反复思考和纠正的。

首先从经济目标这个角度来讲,今年两会定的目标是5.5%,现在看完成5.5%的难度非常非常大,不是一般的大。我个人的从业经历、研究经历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艰难情况,即为了完成年度目标要费这么大力气的情况。这次会议关于工作分门别类的讲到了“要加大宏观政策调整力度”、“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的区间”,这个话很关键,虽然过去也这么讲,但是在今天这么讲意义非凡。要完成5.5%可能有困难,但是还是要想法设法的完成。从5月份开始,5月1日开始到6月份以后整个稳增长的力度必须要加上去的,如果没有这种力度加上去,我们想完成5.5%确实是可能性不大,这是非常关键的。

其次这次会议也对货币、房地产、互联网政策包括注册改革的定调都做了变化。政治局会议对于货币政策工具的要求不会像人民银行那么细,基本上提了一个要求“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同时这次会议里面有一个新词叫“抓紧谋划增量工具,把握好目标导向下的提前量和冗余度”。冗余度这个词很重要,就是要有一定的冗余,但是不要太大。这些词都很有意思,也很能说明我们宏观管理的特点,要有一定的冗余但是不能太过,实际上我们现在反思过去几年在有些领域有些产业上的管理,之所以出现了缪误就是形成了冗余度非常大的政策效果,这个是不可取的,所以这次会议也明确的讲到了我们说的这个问题。

除此之外会议还涉及到对中小企业的帮扶,涉及到交通物业的畅通,也涉及到互联网政策。

结合之前央行有关负责人的表达,我想大概也清楚了,现在的货币闸门还可以开的更大一些,货币政策更积极一些,然后要更加的强调“以我为主”。那么是不是我们要保证货币政策的所谓的独立性,我们又要保证国内经济稳定、物价稳定,那么就会有一定的损失,出现资源要流出等情况?目前我觉得我们不可能在一个所谓的不可能三角里面保持一个静态平衡,现在到了特殊时期要特殊举措的时候了。为什么这么讲,“既要又要”当然很好,但是在现在这样的经济下行压力这么大的情况下是做不到的,而且以日本为代表的这些经济体,现在在竞相进行本币贬值。很多人说那本币贬值对于国内资本流动是一个挑战,但是贬值至少相对有出口。贬值有好处也有坏处,关键看你要什么东西。最近我相信大家也都关注到了人民贬值比较快的这种现象,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可能也各不相同,但从我们国内保增长、保出口这个角度,可能我们要承担一定程度的贬值。人民银行也已经调整了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来缓和人民对美元贬值过快的问题。这个事情只能取一头,两害取其轻,在全球经济都出现比较低迷的状态之下,各个机构其实都调整了全球经济增长的速度,中国经济今年下行压力也比较大。全球如果引发这种竞相贬值,你不贬只能证明你的道德高尚,但是吃亏的。在整个全球化逆转,在整个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通过抢蛋糕抢市场份额的办法是不地道的。但是其他人已经这么做了,你能怎么办呢?你希望人民币继续增值吗?当然贬值也好,升值也好,本身都是有利有弊,关键看我们要哪一头,这些目标都想要是不可能的,所以用适度的贬值换出口的这种稳定,可能是其中一条不算太坏的路径。还需要考虑每年的资本流出,各国现在竞相贬值,疫情防控预期下,宽货币到宽信用传递不下去,没人需要钱,怎么办?

去年中央政治局会议里面提到三重压力,核心问题是预期转弱。怎么样解决预期问题?从几个方面分析,市场的稳定、企业需要真正感受到这种帮扶;产业政策,我们说的及时管控也好,规范也好,这种管制整顿政策,要及时清理、总结、分析、退出,这都是能够扭转信心的重要举措。说实话在2020年疫情发生的时候,我就讲过,大灾大疫之年就是要少折腾、慢慢地度过,重在休养生息,我们现在要做的也是如此,这两年出台的政策,我个人认为,在一些产业领域确实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有些领域还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确实是事实去分析、调整、退出的时候了。

对于平台型经济,此次政治局会议也将会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会议中提到“要促进平台经济发展,实施常态化发展,出台具体措施”。4月29日临近上午收盘和下午A股互联网及相关公司的表现也反应了大家对政治局会议里面这段话的回应。实际上互联网平台经济领域这样的政策也算是正式进入到了2.0版本,一锤定音。

还有我们看到房地产领域表态也有一些新说法。刚才说到疫情防控政策进入到2.0版本以后,动态清零的基调是不变的,和房地产做一个比较,就是房住不炒是不变的。中国确实是房子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但房地产的金融政策要适时变化。我们不得不承认房地产市场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讲到这个问题时提到了一个新词,就是“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也就是我们原来讲的因城施策。特别是还提到“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这和去年人民银行在三季度例会的时候就提出了两个维护,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房地产健康平稳发展是相互印证的。这次4月29日会议又讲到了这个,而且较两个维护更具体,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过去两年房地产领域发生了很多的奇怪的现象,确实和很多的部门,很多的地方,机械的、僵化的房地产政策有很大的关系。很多地方在管理预售资金的时候,明明账上有钱,但是不能动,结果这个企业死掉了。所以房地产政策其实是从去年四季度就开始了,一直在进行调整、纠偏。4月29日政治局会议,我觉得也是一锤定音,下一步房地产市场调整力度会进一步加大,我也在多个场合呼吁过这个事情,房地产这个行业它太重要了,太大了,涉及到的行业又多,房地产行业本身确实是大周期行业。如今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发生了大的变化,但是像过去这几年,很多的地方,很多部门在实施房地产调控的过程中,一起发力,合成缪误,甚至出现了很多房地产企业连续大面积的暴露风险,我觉得这是需要反思的。

这次会议我觉得还是为房地产行业的这个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房地产和固定资产投资,要有来自于开发商、购房者的信心。大家会不会更加积极的拿地,是不是能够去投资,销售情况如何都跟大家的预期和信心有关系。所以我们从去年开始就在讲这个问题,整个房地产行业进入到一个政策抵触状态,今年可能市场和行业会逐步的趋稳,但是这个趋稳的过程如此周折,确实我们也没有想到。这个事情,它跟整体的房地产行业遭遇到的监管、调控以及整个经济的下行和疫情防控等诸多因素都有关系。目前来看4月29日的会议,会让整个的行业进一步趋稳,甚至可能预期会逐渐的扭转。要知道尽管我们这几年强调房住不炒、去金融化,但是房地产完全不金融化是不可能的,适度的金融化是合理的。

会议也涉及到资本市场,这里面重申了之前的一些提法,比如“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等。当然这里我有必要说一点,我们对于股市为代表的的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我个人认为各个部门,各个地区的重视度还是不够的。从企业角度看,资本市场是很好的融资的场所;从政府角度看,资本市场可以推动更多的企业的上市,能够融资、吸引产业;从投资者角度看,我们的这个市场还是需要比较健康的建设,应该是融资功能和投资功能都要兼具,特别是要保护投资者。在中国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我们产业升级,还是转型高质量发展,都离不开以股票市场为核心的资本市场。搞好股市非常的重要,不仅仅是炒股票赚钱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的资产通过股票市场、基金市场来实现保值、增值。这是涉及到我们说的房地产、股票市场、互联网等,政策调整,总体我认为进入到2.0版本,甚至像房地产实际上进入到3.0版本。

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也强调了新发展格局的问题,讲到了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的问题,我觉得非常的重要。当然了,我们也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很多人说搞计划经济这个是不对的,战略目标设立的初衷肯定不是这样的。比如统一大市场,全国搞大市场主要还是释放要素的潜力,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消除所谓市场要素的切割等这些问题。

我觉得核心问题在目前的疫情防控尽快纠正,尽快的做调整。交通、物流的调整在这次会议之前,我们看到有关领导已经主持开了相关的会议。这次在疫情防控中也确实出现了交通受阻、物流中断这样的情况,这个也是不可取的。还有经济增速5.5%目标的实施,从短期来看,5月和6月是观察的重要窗口期。这个经济增长目标的视线,和我们防控政策2.0版本是相互呼应的,我们目前估计五一节前后,相关的政策可能会陆续有调整。这是第二个层面,我们讲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里面,讲经济要稳住。

03后冷战时代的世界体系进入2.0阶段

总体而言,我们必须要承认世界体系在重置,中国确实面临官方文件里面说到的,百年未有的大变局。这种情况确实是没有面临过,知道这种局势要来,但是没有想到这么快。我们从短往长说,因为未来的几年对中国而言是非常的关键,我们要跨过收入陷阱、我们要实现产业升级、我们要解决卡脖子的问题,我们还要解决中美关系问题,当然现在我们还要抗击所谓世纪疫情。如何在发展的过程中把这些目标逐一的实现,这确实是非常大的问题。

我刚才讲的政策的调整,其实要调整的还有我们总体发展思路。该如何进一步释放企业和市场主体以及个体的积极性?我认为应该少干预少折腾,中国人只要有一个比较好的经营投资土壤,我们给一点阳光就灿烂,充分释放市场主体的能量。政府主要是创造比较好的市场融资环境,而不是动辄管控,或者是父爱主义、家长主义。转换到国际视角,发展安全非常重要,发展要依赖于外部环境,外部环境要安全、稳定,要有生存空间。这个话今天说起来,我想大家体会更深。如果说在十多年轻,甚至二十年前说这个事情,大家会认为发展本来就是这样的,和平发展是很正常的。

总体而言世界体系真的在重置,我们从短期到长期分别简单梳理一下。短期来看,乌克兰危机所带来的后果大家看到了,在原油价格进入到高价格周期这个过程中,乌克兰危机也是推波助澜,整个国际局势非常紧张,西方国家联手对俄罗斯制裁。一是欧洲和俄罗斯的关系会变得非常的微妙,因为欧洲对于俄罗斯的资源依赖依然存在。二是俄罗斯仍然是一个军事大国,但是它的经济总量2021年的数据已经比中国广东省和江苏省的总量都要低,比山东省大一点。俄罗斯可能因为西方的制裁遭受重创。第三个我觉得比较重要的在于欧洲确实有可能变得更加的团结。因为他们看到了来自于俄罗斯的压力以及美国在幕后的压力。当然我不是国际问题专家,我说一点外行话,对于我们而言,如何在大国博弈中找到缝隙,如何把握好这个度确实是关键的一步。这是我们未来如何进一步拓展整个和平友好的外部环境提出的一个挑战。

当然拉长周期看,中国历史上的发展看,像我们这样改革开放以后40多年外部比较和平、内部经济繁荣这样的周期历史上的时间都不多的。曾经有一句话这么讲的: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那么风平浪静,是你想的人永远可以花好月圆。当然中国人现在已经意识到了和平稳定的环境对我们多么的重要。从长期来看世界体系已经在重置,很多人从市场角度做了解释,在过去的40年的时间,小政府大市场,在40多年以前又是一个大政府小市场的一个局面。另外我们从全球化这个维度看,早在20多年前,我们逐步加入全球化的时候,我们已经意识到,或者是我们已经看到了全球化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其实我们要发自内心的感谢这一轮全球化的过程。当然我们也看到了全球化确实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像在20多年前讨论全球化的时候就有一个很重要的议题,全球化是可以逆转的,为什么逆转,主要是看对于这个世界上的主导全球化的国家是有利还是有弊。全球化带来了经济的繁荣,至少中国人我们是受益于这轮全球化的。

当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全球产业链的形成,这就出现了一个利益分配不均的事情。转移到比较勤劳的人民那里,这不是转移到我们这里来吗,其他的国家可能受益全球化情况没有像我们这么多。在一些国家的内部,比如说美国,社会阶层确实是发生了一些变化,美国汽车产业先被日本打,后来被中国企业冲击,当然也被欧洲企业冲击。从我们这个角度看,那大家都是公平竞争,但是在一个国家内部,特别是社会阶层利益上出现分歧的时候问题就来了,因为它势必影响社会生态。这是美国国内生态发生变化一个很重要的背景。

美国国内主流的一些国际关系专家,也在不停的批评过去40年美国对华的接触战略,他们应该回归现实主义逻辑,你这种市场开放,搞活经济,慢慢大家走的更紧是不行的。这种事也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希望大家坐下来能够及时沟通,重视双方的核心利益,合理的管控好双方分歧。但是,这个东西有很多时候由不得我们自己,也不取决于我们自己,但在这样的一个全球化逆转的大背景下,在这样一个大国博弈的大背景之下,事在人为。应该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场合,为我们自己营造一个相对和平稳健的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整个世界体系已经在后冷战时代,出现了一轮所谓经济的繁荣,西方国家也走出了滞涨,全球化如火如荼,当下又进入到一个新的状态,世界体系的逻辑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到底是什么,今天还无法完全总结清楚,但至少有一点,大国之间的博弈更加剧烈。全球化变得越来越支离破碎,欧洲和美国也从来没有不全球化过,全球化主要是对我们这样的国家说的。全球化对于我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一直是全球化,我们说美欧之间一直是全球化,包括在打仗的时候。

二战以来比如说欧洲复兴、石油危机、苏联解体,全球性金融危机,疫情,这几个档口,一些国家在处理国际变局的时候得与失,需要我们去研究、学习,避免教训。我觉得还是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不要出大错。所以大家注意,中央政治局会议里面也专门强调了这样的意思,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用小平同志当年的话说就是冷静观察、守住阵地、韬光养晦,核心问题还是做好自己的事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