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清溪 何邦坚 作)
吴重生/文
大约是十多年前,我出差金华,去古子城逛古玩市场,在一家商店里看中了一块竹雕工艺品,结果发现出门匆忙,身上没带钱。那时候还没有微信,不能扫码付款,想想只能忍痛割爱。不想我与店老板的对话被身后的顾客赵女士听到,赵女士得知我是在杭州工作,便主动帮我代付了这一款项。
我与赵女士素不相识,没想到她居然帮我代付这笔钱。这令我大为惊讶,也很感动,主动给她留了地址电话并索要了她的联系方式。原来她也是在杭州工作,节假日一家人到金华来游玩,因为喜欢古玩,便来到了古子城。
回杭之后,我马上联系她,把钱给她送过去。谈到代付原由,她说:一是金额较小,也就几百元钱,即使碰到赖账不还,损失也不大;二是“你这个人看上去不像是坏人”;三是这件竹雕工艺品本身打动了她,她非常认同这件工艺品的寓意,有成人之美之心。
这件竹雕工艺品一直摆在中国新闻出版报浙江记者站的办公室里,雕刻的是朱熹的《偶成》诗:“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雕刻者信息不详,隶书,线条遒劲。其本义是提醒世人要珍惜光阴,但对我而言,却多了一层寓意:不但要惜时,而且要守信。
据《资治通鉴》记载:有一年临近年关,唐太宗李世民突然想到,京城监狱里关着400名等待秋后问斩的死囚,心生怜悯。他就与监狱中的囚犯约定,可以先让他们回家与家人团聚,但必须在次年秋后全部回来接受死刑。结果到了约定的时间,四百个囚犯全部回来受死,一个不少。李世民见他们如此守信,下令全部释放,给他们悔过自新的机会。
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那么还拿什么在社会上立足呢? 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都要互信。互信是一切社交活动的基石。黑格尔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互信是由生活一点一滴的小事积累而成的。
人,一旦失信于人,要想重新唤回对方的信任是很难的。因此,为人处事,一定要牢记“人无信不立”的古训,要自觉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俗话说“立夏不下,桑老麦罢”,可见节气也是有信的。一切农事活动都要遵循时令行事,否则老天爷是不会买账的。
一个人最大的能耐,不是你多有钱,职位有多高,而是你在社会上的信任度和美誉度有多高。如果人人信任你,那么,即使你身无分文,依然不会落魄。“某某人是值得信任的”——这样的社会评价是千金难买的。在心理学中,信任是一种稳定的信念,维系着社会共享价值和稳定,是个体对他人话语、承诺和声明可信赖的整体期望。
古人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对他人知识、能力和善意的假设,是信任的前提,就像本文开头所述的那位赵女士,她就认定我一定会还钱的。人际信任的经验是由个人价值观、态度、心情及情绪、个人魅力交互作用的结果。信任是在博弈中作出合作性选择的行为。
人贵有自知之明,更贵有识人之明。如果仅是一厢情愿地相信他人而无任何怀疑,将会导致危机,轻者借钱不还,重者还会导致人身伤害。因此,谈互信容易,践行互信难。如果仅是一方有信,而另一方无信,那么彼此就不可能建立互信,年轻人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擦亮眼睛。
2022年5月5日晨6时写于北京储云楼北窗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