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重生
李晓丹/文
从19岁写出第一本诗集的浦江少年,到现在的诗人和总编辑,谈起诗歌和文学,吴重生最大的体会是:文学是有用的,更是有趣的,要做一个灵魂有趣、心灵自由的人。
这些诗行会有可能成为回应的箭枝
“我总是把太仓读成沧海,把整个东海读作人类的行囊,把长江口南岸读成富足、美好、和平……”这是吴重生最新的一本诗集《太阳被人围观》第一组诗的开篇。在行走中指山为证,与一条条河流不期而遇,吴重生希望用诗来传递光明和温暖,讲述生命的温度与质感。
“我的第一本诗集叫《撷浪集》,第二本诗集叫《二十岁的纪念》,都是我自己用蜡纸油印的,那时我在乡政府当团委副书记、文化员,还办了一份用油印小报《大溪青年》,我的文学梦就是从那时开始萌芽,一直坚持到现在。”吴重生说。
油印版《大溪青年》和《二十岁的纪念》
正是从19岁的那本诗集开始,吴重生与文字打了30多年的交道,先后出任金华晚报文化专刊部副主任、浙江工人日报社新闻中心副主任、中国新闻出版报浙江记者站站长、中国新闻出版报长三角地区采编中心主任、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市场总监等职;2016年3月起,任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北京分社社长、浙江日报北京记者站站长;2020年底,调任中国摄影出版社总编辑。
从事新闻工作30多年,吴重生一直都在探寻真相与追求诗意的路上。
记者出身的作家并不少见,像海明威、奥威尔、莫言、金庸……记者生涯成为他们进入文学殿堂的基石。在中国新闻史上,有很多名记者本身也是知名作家,比如邓拓、范长江、穆青等前辈。吴重生认为,新闻作品强调事件真实,文学作品强调情感真实,虚假和空洞打动不了读者。“真实才能打动人。我的诗歌作品和散文作品没有晦涩的情节、故弄玄虚的文字,我崇尚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
2015年4月,吴重生诗集《你是一束年轻的光》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那是他2014年践行“一日一诗”的成果。
吴重生这样解读这本诗集的名字:“光是有年龄的,年轻的光,代表着青春向上的能量。这跟我的文学创作理念是相通的。诗歌是一种力量,我希望自己能保持年轻的创作心态,永远成为一束年轻的光。”2021年6月,吴重生凭借组诗《信使》摘取第十二届上海文学奖,本届获奖作家共计27人,莫言《一斗阁笔记》获特别奖。
有一次,吴重生碰到了一位多年未见的老朋友,这位老朋友当面就背出了吴重生二十年前写的一首诗。这让吴重生大感意外并深受感动。这位朋友告诉吴重生,当年,在他遭遇困难意志消沉的时候,正是吴重生的这首诗给了他力量,使他得以走出阴霾。难怪“我们读诗”发起人、诗评家张海龙这样评价吴重生的诗:“看起来,那不过是些纤弱单薄的诗行,当不得什么大用。而你在遭逢现实世界的迎着痛击之时,这些诗行会有可能成为回应的箭枝,以及支撑的骨骼。”
在他的身后,是故乡浦江无尽的山峦
吴重生是浙江浦江人,浦江人杰地灵,文风鼎盛。我国现存最早的诗社总集《月泉吟社诗》的编撰者吴渭、“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的宋濂便是浦江人。
拜访《浦江县志》主编何保华先生
“我在金华工作了10年,在杭州工作了10年,我的创作积累阶段就是在浙江。浦江是我的家乡,我热爱我的家乡,家乡给了我无可替代的文学滋养。”2020年,中央财经大学艺术系主任刘树勇教授给吴重生的诗精心创作了十多幅插图。这个笔名叫“老树画画”的网红画家在认真读完吴重生的诗集《捕星录》后感慨地对吴重生说:“吴老师,您是一个有故乡的人,在您的身后,是您故乡浦江连绵无尽的山峦。”
在吴重生看来,故乡是一个人的心灵栖息地,是给你精神滋养的地方。对于一位作家和诗人来说,故乡的山山水水都是他的后盾,会给他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创作灵感。
“我的老家在浙江农村,上小学之前,到池塘和小河边去放鸭子,割稻、插秧、砍柴这些农活都干过,这段农村生活的经历,在我幼小的心里播下了热爱生活的种子。”吴重生表示。
2020年3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吴重生诗集《捕星录》、散文集《捕云录》。“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吴重生看来,生活本身就是一首诗,平凡生活中不乏深长的滋味和蕴含。
“什么叫诗?诗是诗人说的真话。”吴重生认为,生活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要时刻保持对生活的新鲜感和创作激情,诗歌创作就是要每天带着陌生的眼光去看待你所遇到的人和事,去欣赏你所遇到的风景,把生活中的美挖掘出来,锤炼成诗意之美,让它成为你的人生经验的一部分、精神财富的一部分。
“写诗是一种美德,真正的诗人是有情怀、有担当、有情趣的人。”吴重生如是说。
他总是竖起耳朵倾听时代的号角
吴重生坚持用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从“一日一诗”的倡导到先后在《钱江晚报》《江南游报》《检察日报》《经济观察报》等多家纸媒开设散文和诗歌写作专栏。“张开眼睛,我就开始燃烧”,为什么要选择这种“倒逼”式的创作方式?
“人都是有惰性的,我计划在七十岁时出版一套1000万字的《吴重生文集》,只能每天都坚持创作,采用这种‘倒逼式’的写作方法,以防自己因偷懒而搁笔。”早在二十年前,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方增先先生就为吴重生题写了“吴重生文集”五个字,并以“浦阳多才俊,吴溪有新人”十个字相赠。吴重生所说的“倒闭式”写作,就是开设日更的专栏。这种方式被他称为“自己和文学之间的一种相互成全”。
“很多年轻人向我请教,怎么写好诗,我是有一个非常傻的办法,就是建议年轻人把写好的诗全部推倒重来,一句不留,重写一首。”吴重生认为,诗歌就是要求用陌生化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在语言上不但要原创,而且要富有诗意的独创。”吴重生表示,诗歌创作一定要少用“公共语言”,就是要少用成语,不但要进行语言创造,还要在构思上别出心裁。
吴重生认为,信息越碎片化,纸质阅读就显得越珍贵。社会越浮躁,人们就越需要诗歌,需要用有底蕴和内涵的文字来丰盈自己的心灵。相比网络阅读,纸质阅读传递的信息更加丰富,翻书时会有声音,纸张会有油墨的清香味道,书拿在手上沉甸甸的。书不但可以放在书桌上,还可以放在枕边,放在餐桌边上。阅读是生活仪式感的组成部分。“我会在自己的包里放一本书,坐地铁时可以拿出来看,走路回家时可坐在小区的树下,面对湖水和花树看上半个小时。”吴重生说。
吴重生的诗里有日与月、尘与雪,有“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大境界,也有“更吹落,星如雨”的人生况味;有“天空专为我一人而张灯结彩”的乐观豁达,也有“日月安属?列星安陈?”的终极提问。
新疆采风途中
吴重生总是竖起耳朵倾听时代的号角。光明是吴重生的诗歌底色,他的诗歌整体格调是激越温暖、昂扬向上的。在他的诗中,难觅低迷虚幻之音,哀婉颓唐之叹;有的则是携光明以遨游,醒“大我”以勇往。他的诗歌作品中具有一种强烈的“故园意识”。诗人将这种故园意识升华为对祖国的爱、对家乡的爱、对中华文化的爱,体现了中华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值得一提的是,吴重生的大多数诗歌作品是在地铁上完成的。作者每天坐地铁上班要转乘一次,总共十站路。他一般从北工大西门进地铁站时想好题目,到张自忠路站出来时一首诗就构思完成了。每天一到单位就开始忙当天的工作,仿佛这一段写作的旅程并不存在。一年下来,工作之余的“副产品”积少成多,光诗歌就有100 多首。
在诗歌文体方面,吴重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读他的诗作,既可以读到气势的恢弘,又可以读到意境的深邃,还可以读到旁征博引的乐趣和善于发现的哲思。担任中国摄影出版社总编辑后,吴重生发现,诗歌可以跟影像作品“有机融合”,用“诗配图”或“图配诗”的形式,益彰诗情画意,诠释摄影家和诗人的“未尽之言”。他在不同场合呼吁,希望摄影家尤其是广大基层摄影工作者能重视“图片说明”的文本写作,重视提升自己摄影之外的素养,尤其是文学素养。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