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宗明/文 连日来,全球科技圈里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马斯克收购推特。交易完成后,推特将成为私人控股公司,马斯克则将从特推第一大股东变为推特拥有者。这场收购在资本市场也激起不小的涟漪:就在马斯克与推特方面“官宣”收购消息的次日,被股权质押爆仓风险祸及的特斯拉股价大跌超12%,市值缩水1260亿美元。
世界首富发起“史上最大规模的杠杆收购交易”,只为入主“全球最大的公共话题发酵场”,这些吸睛的元素,让这起事先张扬的收购犹如被焊在了热搜上,舆论关注度迟迟“高烧不退”。马斯克鲸吞推特,到底意欲何为,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很快引发了各式解读。
可以肯定的是,马斯克此次收购的链式反应,必然会朝着全球互联网和媒体产业格局嬗变的方向延伸。接下来,马斯克与另一位社交媒体巨头脸书的掌舵者扎克伯格“必有一战”已成定局,二人的“正面刚”也会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
众所周知,马斯克此前投身的领域主要是硬科技,包括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星际探索、太空科技、脑机接口等;扎克伯格深耕的是偏“软”的社交,后来又将突破方向锚定在虚拟现实技术上。科幻作家刘慈欣说:人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向外,通往星辰大海;一条向内,通往虚拟现实。向外和向内,被认为是马斯克与扎克伯格“商业-科技”发展模式的根本差异所在。
乍看起来,两人似乎没有太多交叉点,可随着双方描绘的未来愿景反向对峙,商业版图又在扩围中狭路相逢,二人间的“战端”开启是必然。马斯克入局社交媒体平台,只是引爆白热化PK的引线。
前些年,互联网企业之间时常掀起“大战”,它们的交锋总被归因于对GNT(国民总时间)的争夺。跳出狭隘的互联网层面,从泛科技维度看,今后科技企业的竞争,会更多地呈现出“商业模式之争为表,未来想象力之争为里”的特点。马斯克与扎克伯格,看似一个实一个虚,但“马扎之争”里却会藏着很多未来议题的答案——Web3.0时代社交媒体平台会呈现怎样的生态,将来人类到底是缸中大脑还是头号玩家,在诸如此类的问题上,他们正在争夺“定义权”。
就社交媒体平台发展路径看,马斯克显然不想让推特走脸书的“老路”。无论是2018年在脸书“剑桥分析丑闻”曝出后删除Space X和特斯拉的脸书页面,还是前不久讽刺扎克伯格,都表明了这点。按他的说法,他收购推特是为了打造最大程度信任和广泛包容的公共平台——这无异于站在脸书的反面。
2004年创立的脸书,昔日也曾是社交媒体变革引领者,可近年来却因过度算计隐私、算法推荐向煽动性信息倾斜等问题饱受社会诟病,“变革派”“创新者”滤镜也碎了一地,取而代之的是“网络专制国度”“滥用权力者”等标签。就在去年,脸书被美国媒体称作“世界上最糟糕、最具破坏性的网站”,扎克伯格也为评为“年度恶人”。
而马斯克勾画出的社交媒体平台图景就与之相对:依照马斯克的预设,推特将实行最小干预原则,开放性是其突出特征,“网络城市广场”则是其定位属性。他提出减少平台干预、引入开源算法,营造平权化场景与开放化氛围,与Web3.0的用户共创、消除权威等内涵在精神面向和价值取向上也很相近。
不难想见,在整个Meta包括脸书深陷增长泥潭的背景下,马斯克挟“钞能力”为推特做加持,势必会蚕食脸书的发展空间。而在“同框对照”之下,马斯克想要开启的开放性变革也会无形中将脸书推到舆论烤架上,让其承受更多压力。
社交媒体平台的路径之别,只是二人未来科技走向判断迥异的投射。时至今日,相互不对付的马斯克与扎克伯格,在很多方面完全“怼”上了:在社交上,扎克伯格有脸书,马斯克有推特;在虚拟货币上,扎克伯格有Libra,马斯克此前曾为狗狗币站台,有了推特作为舆论自留地后,很可能自己发币或为NFT“带货”;在AI上,扎克伯格将算法用在信息流干预上,马斯克将其用于自动驾驶技术突破。而在元宇宙布局上,扎克伯格主要在AR、VR上发力,马斯克则端出了“脑机接口”。
值得注意的是,马斯克的科技布局更为完整、业态更加多元,整体上也“硬”和“实”不少:Space X发射卫星、飞船,Starlink提供太空通信,The Boring Company建地下隧道,Neuralink发力脑机接口,特斯拉着力于自动驾驶,推特连接多方……他将实与虚在面向未来的生态链中加以打通。相对之下,扎克伯格对信息互联网的依赖较多,缺乏足够“向硬”“向实”的着力点。
这就导致,资本市场对二者的态度判若霄壤:马斯克是资本的宠儿,虽然收购推特后身价缩水,但华尔街很乐意为他的“前沿科技+超级产业+商业帝国”买单;扎克伯格则因脸书增长乏力、元宇宙图景遥远而受到冷遇。本质上,这是对科技产业发展亟需的“0到1”式底层技术创新能力的投票。这类核心创新能力越强,越能为触角外扩与长期发展积攒资本。
眼下,马斯克与扎克伯格的角力已经开始。谁会笑到最后,时间会给出答案。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