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心理战:最大的焦虑来自未知

谢楚楚2022-04-16 09:22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谢楚楚 王婷最近深切感受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派上了用场,不只是针对自己学生,也包括自己。她是上海一所重点高中的心理老师,在被防疫管控一个月后,她的心情也从最初的充满希望滑落到如今的紧张未知,但她更担心自己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们,他们对高考学业的焦虑,对未来不确定的焦虑更甚。

如果说武汉疫情引发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对未知的慌乱,那么上海疫情中人们的情绪集中表现为对未知的恐惧。这是壹点灵二级心理咨询师邓新红感受到的最大变化。她每天会接听来自上海的2-3个咨询电话,有来自“大白”对工作委屈的倾诉,也有年轻人关于企业停工停产的担忧,还有人害怕自己家里的老人被隔离。这些打来电话的人,更多的是倾诉,希望能在电话中,把不满、委屈、担忧统统说出来。

王婷与同行们一致认为,心理问题将会成为此次上海疫情的次生灾害。“一旦你连决定下一顿吃什么的自由权都没有,心态很难是好的。疫情期间老人看病遇阻的消息,其实给所有人造成的心理创伤是深刻的。”对于其中的一些人而言,即便疫情消散之后,还有一场更长久的心理抗疫要打下去。

冲击

4月5日是王婷心理变化的重要转折点,本应该解封的浦西并未解封,浦东亦是如此。王婷部分朋友在封控管理时被告知要住进公司。考虑到上海过去的防控经验,她的朋友们只按照公布时间,准备了三四天的物资。而直到现在,他们依旧住在公司。一些人的宠物还独自留在家中。

从那天起,几乎所有购买物资的渠道全部停摆,每天负面消息在传播,王婷也随即陷进惶恐之中。但她更担心年纪尚小的学生们的情绪。在她看来,相比成年人,学生们对于信仰的认知改变,影响可能更深远,“他们心里有想法,只是不说出来,但这不代表感受不会改变。”

上海疫情开始,王婷所在的中学随即被封锁,至今已有一个多月。起初,她坚定上海疫情很快会结束,正如官方信息声称的那样,上海不会封城。那时的物流、外卖也一切正常。区别仅在于,学生居家上课。

最近,越来越多的学生向她线上求助。焦虑主要源于学生们对人生走向的迷茫。比起高一年级的学生,高三学生情绪更明显,因为即将到来的5月等级考试和6月高考关系到他们的命运走向。但何时开学、考试是否延期,学校至今没有确定的方案。

学生们更多的时候是向老师倾诉,但是王婷对这些问题给不出明确的答案。她发现,学生焦虑的情绪影响到了学习,在家憋坏的学生没有心情好好上课,但是内心又十分担心学习会被耽误拖累。矛盾的心理逐渐升级,焦虑再次加重。

这时,王婷只能和家长打配合,不断安慰学生“要把目光放长远一点”,网课有父母帮忙录着,只需要关注自己的生活,“类似怎么舒服怎么来,你今天想吃什么之类的”。但王婷也苦笑道,“现在这个情况,好像喜欢吃的也买不到。”她和家长也要求学生避免浏览网上信息,希望能将负面刺激与他们隔绝开来

涉及心理治疗的资源也变得未知。据王婷了解,市、区精神卫生中心的不少医生已被抽调至核酸检测工作;部分学生心理问题治疗药物也难顺利买到,“有个学生过来问药,焦虑症,本来吃药控制得挺好的,能正常上课,还是学校重点班,但现在的状态很不好。”

蔓延

壹点灵二级心理咨询师邓新红曾参与过武汉疫情期间的心理咨询服务工作,她明显感觉到,和疫情爆发之初,人们的情绪更多的是对未知的慌乱,但是两年后上海疫情期间,情绪更多的体现在人们对未知的恐惧。

服务期间,一位民警向邓新红求助。上海疫情开始以来,这位民警一直坚守在抗疫岗位,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家人孩子,原本极具规律性的工作生活突然被打破。一方面,这位民警认为自己应该对工作无怨无悔,但另一方面又惦记着“患难见真情”,对家人和孩子心怀内疚。当两种角色相冲突时,无用感也随即而生。“当他处于内疚状态时,思维其实是受限的,他只看到自己哪里没做好。所以我会通过了解他与家人细枝末节的相处情况,给他一些提示,帮他看到,其实家人用另外的方式表达了对他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包括孩子给他写一些东西等等。”邓新红能明显感觉,交流过后,该民警在谈话语调上显露出了放松,对职业也更加认可。

但邓新红也判断,经过此次疫情,人们对于未知的恐惧将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例如未来一旦出现突发事件,人们的焦虑情绪马上会反应出来。

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但是上海疫情牵动着芊芊的心,一些负面新闻加重了焦虑心情,她最终还是决定去看心理医生。她在北京从事媒体工作,上海的一些朋友也会传来抗疫的消息,以及生活和工作脱离正常轨道的信息,芊芊帮不上忙,无力感加重,情绪随即低落,无法专心工作。

4月12日,她来到公立医院临床心理科求助。最后,她的诊断结果写着:心理状态重度异常,建议尽快到专业机构进行系统的检查和治疗。医生说,像她这样的患者,一个下午就有20人。

像芊芊一样主动管理焦虑情绪的需求量在持续增长。壹点灵心理服务平台副总裁丁建略观察到,此轮疫情期间,涉及疫情情绪类问题的咨询明显增多,平台端的心理健康类测评需求增长快速,较前期上涨50%以上,冥想类产品上涨60%左右。壹点灵心理服务平台专门为上海等全国受疫情影响的地区开通了公益咨询热线,咨询师有200多人。截至目前,他们每天会接到约60个涉及情绪等问题的求助者来电。

珍惜眼前

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王婷的一个办法是做好最坏的打算,如果未来万一感染了就去方舱。“我们是打完了三针的,所以完全不担心这个病会对身体有什么伤害,可能就像普通感冒一样,只是会觉得方舱的生活可能有点不方便而已”。

她也尽量接受外界的积极信息,每天的乐趣来自于微信群里网友们创造的表情包,“现在就是自己开导自己,心理知识是学了一些,但真的得经历一些事情,你才能够学以致用。”

丁建略说,咨询师就像一面镜子,可以让你看见问题怎么来的,目前的状况是什么,你过去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此时此刻的感受是什么?内在的力量是什么?你的觉察是什么?你在面对一个问题的时,为什么焦虑和恐惧?你担忧的到底是什么?当咨询师帮把这些整理清楚之后,咨询者的情绪也就能降下来,理智也就恢复了。

上海市中心一座高楼上方的LED屏,一直滚动着“上海加油,我们的心在一起”。王婷和自己的学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珍惜眼前,过好每一天真的很重要。”这也是她重塑的人生观。

(文中芊芊、王婷系化名)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消费新闻部记者
长期关注文娱行业、文娱消费,聚焦市场动态和事件背后的人和故事。新闻线索可联系xiechuchu@eeo.com.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