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春耕,等候返乡的班车

李紫宸2022-04-08 21:30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李紫宸 宋笛 北京报道  2022年4月6日上午,身在长春市的周迪在打了三十一通电话之后终于稍微送了一口气。现在,她滞留在吉林市的父母终于被安排进了老家四平市伊通县的春耕返乡名单。

火车、汽车、出租车,吉林市通往伊通县的所有公共交通都停了。根据吉林省出台的方案,省内近期计划春耕返乡的人员主要通过统一的车辆集中转运。

但什么时候能走?在哪里集合出发?回家要隔离多少天?周迪和父亲还需要继续等待。4月7日晚上,一则辽源市东辽县金州乡对“所有长(春)吉(林)地区春耕非必要返辽人员一律劝返”的消息,让她再度对能否顺利返乡产生了担忧。

长春市公主岭市莲花山乡的种植大户吴家明正在为家里200亩玉米田的秸秆发愁。按照往年,来自黑龙江的大型农机会到这里进行整地作业,但现在他们进不来了。4月7日,他给当地疫情防控中心打了个电话想要反映此事,但对方一直忙音。

公主岭市朝阳坡镇种子站站长宋文培这些天始终在忙着安排种子配送下乡。当地的水稻在过去一周里相继下种,接下来要农户们要为玉米施肥和播种做准备。一周前,一辆来自长春市的种子货车想要到公主岭调取种粮,但因为防疫规定,在高速路口被拦截折返。

疫情让长春市和吉林市在过去一个月中成为了两个孤岛,省内的其他市县也由此加剧了相互的封锁。

作为东北粮仓之一的吉林省,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农业占省内经济贡献第一位,2021年吉林粮食总产量首超807.84亿斤,居全国第五位,其中,玉米产量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

4月6日,吉林省印发《关于滞留长吉两市农民返乡春耕工作方案》,表示当前正值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又是春耕备耕关键时期。农时不等人,为解决滞留长吉两市的我省农民尽早返乡种地,按照“应放尽放、应返尽返、应管尽管”的原则,开展返乡农民集中转送工作,确保“一天不耽误、一户不落下、一亩不撂荒”,确保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不误。

统计数据显示,长春市常住人口为906万,吉林市常住人口为362万,是吉林省的第一和第二大市。没有准确的数字表明,这两个城市包括下辖县市的常住人口中包括了多少农民,但可以肯定这会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他们被困在了脚下的城市近一个月,现在急迫地想要回到赖以生存的土地。

过去几天中,针对返乡春耕,吉林省以及长春、吉林等市几乎每天出台最新的返乡政策。不过,这似乎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工程。返乡人员转运涉及省内各个地方,需要不同地区的对接和协调。

对急于返乡春耕的农民而言,一趟返乡行程则意味着诸多繁琐的步骤,他们需要听从统一的调配,并随时紧跟返乡人员转运的最新消息,以免错过这唯一的一趟班车。

他们从未如此渴望,在这一周的时间里尽快踏上这趟返乡的路途。

三十一通电话

“我给省长热线打电话了,对方给我回信息说正在协调。”4月7日晚,身在长春的周迪告诉经济观察报,村里这边已经把我父母的名字给报上去了,不过暂时还不能回家。

周迪现在就等着政府联系她能够返乡的确凿消息。4月8日早晨,心里焦灼不安的周迪联系了几个在滞留长春同样准备返乡的老乡,他们也在等信,但也还没接到电话。她又联系上了一个在四平市(伊通县所属市)的朋友,对方有自己的车,且属于本市境内,但依然无法从四平返回老家。

周迪的不安主要来自对父母的担忧。周寒生是他的父亲,过去多年,周寒生和老伴儿一直在吉林市市区帮着女儿做一点小生意,女儿周迪定居在了长春,周寒生的老家在隔壁四平市伊通县一个普通的村子里,距离四平市不过200余公里。

周寒生病了,这几天都吃不下去饭,他的三十亩玉米地马上要面临播种了,种子和化肥他都已经通过电话采购完毕。按照惯例,每年春天,他和老伴儿都会像候鸟一样,回到伊通老家整地,到了秋天再次返乡收割玉米,但今年春天,他们返乡的计划被阻断了。

爱父心切的周迪在4月6日这天上午一共打出了总计三十一个电话,包括查号台、市政府服务热线、伊通县政府、省长热线、伊通疫情防控中心等,从8点到12点多始终没停下来。其中一个四平当地的固话她拨打了九次,这些号码,有的由于没有备注名字,她已经分不清属于哪些职能部门。

“父亲怕我惹麻烦,跟我说大不了今年就荒着吧,不过我心里清楚让几十亩地就这么荒了,这事他们接受不了。”周迪说。

4月6日的一通电话投诉之后,伊通疫情防控中心有了回应,周寒生终于报上返乡的名,这让周迪放了点心。

“伊通疫情防控中心给我回的电话说上午政策没出来,下午做公告接收返乡人员。”周迪说,昨天(4月6日)上午还不给报名返乡春耕呢,下午就给报名了,今天早上就给人员发文件了。

但怎么回去,什么时候能回去?现在依然没有消息。网络购票平台显示,目前吉林市往返伊通县的客车、火车全部停运,不止伊通,涉及长春、吉林两市的往返交通基本全部停运。在市内,长春、吉林两市市内公交车都已经停运。因为还在封城状态,长春和吉林的私家车非特殊情况也不能跨市。

周迪现在在长春的新家中,而长春也在封控状态。她自己即便有车,也没办法开车去吉林市把父母接回伊通的老家。

“防疫中心说,返乡交通的事情得两个市之间协调,协调完毕伊通这边可能会去车。”周迪说,但防疫中心劝我们最好不要回去,现在回来的人多,有风险性,我们没同意,我反问,“不回去种地会给到我们补助吗”?

“即便回去了,还得居家隔离。”周迪算了一下时间,如果隔离7天还好,如果14天,那还是赶不上趟,现在满打满算也就还有20来天的时间”。

“我看返乡名单,老多人了。”

4月7日晚上,周迪从她的老乡处得知,镇上初步统计的名单里,一共500多人需要返乡,返乡的人员来自吉林省各个地区。

周迪看新闻,长春4月7日已经有回家的了。不过她询问了在长春的老乡,和她在吉林市的父母一样,他们也在等待政府的统一转运车辆。

伊通县需要在统计完所有需要从省内外返乡的人数之后才能协调出车。周迪觉得,这件事处理得有点晚了,倘若早一点,时间也不用卡得这么紧张。“我妈说‘五一’之前能种完就行,但现在还不知道几天能回去,再加上隔离的时间。”

4月8日早晨,周迪从网上查到了吉林市最新的春耕返乡文件。根据这个春耕返乡方案,人员转运分自驾和集中转运两种方式。自驾返乡,凭《返乡春耕人员通行证》通行;集中转运的,按市(州)、分批次组织。

第一批转运滞留在吉林市返回长春市备春耕的人员。于4月6日—8日实施。46日,制定转运方案,公布转运事项、办理返乡登记和《通行证》;47日,继续办理返乡登记和《通行证》,进行核酸检测、发放抗原检测试剂和N95口罩,由吉林市农业农村局将所有返乡人员信息反馈给长春市,长春市准备接站事宜。48日,长春市接站车辆于当日9:00之前在吉林南高速口有序排列等候。以县(市)区为单位,将本区域内返长春市人员,于9:30之前,统一运送至吉林南高速口,换乘长春市接站车辆转运至长春市。

滞留在长春市返回吉林市备春耕人员的集中转运工作,初步定于4月9日进行,由长春市所辖县市区将返回吉林市备春耕人员集中转运至长春东高速口,由吉林市所辖各县市区安排车辆到长春东高速口统一接回。

根据文件,周迪的父母属于第二批,也就是除长春以外的其他市(州)返乡备春耕人员。针对这批人员,现在还没确定具体的安排。

哪天转运?集中转运点在哪里?怎样去往转运点?周迪觉得,后面还会出政策,她现在要做的是一边等待消息,一边主动打听消息。

比周迪更加无所适从的是想要从省外返乡春耕的人员。因为根据上述文件,目前的方案只安排了省内返乡的转运。

等待农机

长春市下辖公主岭市莲花山乡种植大户吴家明正在为200亩玉米地里的秸秆发愁。

按照吉林的节气,4月17、18号左右,玉米地开始集中下肥料,到4月24、25号开始集中播种,在此之前,地里的秸秆需要清理完毕。

往年,来自黑龙江的大型农机会在这时候来到公主岭,进行秸秆清理作业,农户则支付相应的报酬,便宜且效率高。但现在因为疫情,省外的农机无法过来了。

4月7日,他给市春耕返乡办公室打了个电话,想要反映这一问题,但那边始终占线。

“人家(黑龙江)那边没有疫情,我们这边也解封了,为什么还不能让农机过来呢?”吴家明问。他听村民说,公主岭附近的一些县中,黑龙江的农机已经开了过去,就在等着干活,但公主岭这边暂时还没有让农机开进来。

吴家明想着,如果大机器实在过不来,他只能找附近的小机器一点点整理。可这么多秸秆,就近的养殖户也能收一部分用来喂牛,没办法全部消耗。

4月7日,吴家明所在的屯子防疫政策有了一些松动的迹象,村民要买生活必需品可以上街了。不过目前镇上多数商铺还没有开门。

吴家明准备地早,种子和化肥早在年后就准备妥当,更多的村民近期才开始陆续采购化肥。吴家明认为,农资晚几天没事,现在还需要从城里“接人”。

3月12日,长春市启动封城,第二天,下辖的公主岭市随即启动了封控措施。“屯子里设置了卡口,在村中不能随意串门,也不能到街上去。”吴家明说。

从公主岭往返下面村镇的公交和出租都停运了,吴家明所在的村计划集中去公主岭接人。他听到的政策是,滞留公主岭市的人员,如果不在风控区,带着核酸证明,可以返乡,返乡之后居家隔离14天。至于从长春回来的,应该会更难。

“我们屯子有群,今天(4月7日)屯长和队长在群里商议怎么从公主岭接回村民的问题,是集中派车去接,还是各家找车去接好。商量的结果集中接可能比较好,一是人的接触面小,二是通行方便,村里开证明也好办。”吴家明说。

吴家明说,每个村都有一些滞留在公主岭的人。屯子里的大人,在市里陪读的比较多,很多春节后去,当时疫情还没有发生。还有一部分是去市里打工,疫情一来,工地或者工厂停工了,人在市里同样也回不来了。

吴家明说自己已经做了差不多十轮核酸了,公主岭的绝大多数人可能都做了这么多次核酸。他估计,明天应该会有从公主岭回来的村民。

公主岭的人倘若回不到屯子怎么办?“他回不来也得干。”吴家明说,他不担心地会真的荒废了。“种地讲究应季应时,哪怕回不来也得找别人帮忙,不管怎么都得给它种上了。”

种子车折返

公主岭市朝阳坡镇种子公司总经理宋文培这些天每天都忙到很晚,主要是安排种子下乡送货。此前一周多,他刚刚忙完水稻的送货上门,接下来就是玉米,再接下来还有大豆。

“水稻基本大部分农户已经下种,只有一小部分还未下种,现在集中送玉米种子。”宋文培说。

疫情封控至今,各个种子门市需要开通行证,才能往农户家中送货。而种子公司之间的调运,也变得困难。“外面调运种子挺费劲的,调不进来,后期有了通行证,能调运,但还是很难,车费也贵。”宋文培说。

一周之前,一辆来自长春九台区的大车,计划开往公主岭调运一批种粮,但在高速路口被拦截了下来,没能下高速,这趟车只好空车返回。

宋文培认为,疫情管控给农事带来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目前种子配送到本市县的还可以,送外市县的就比较难了,过不去。

“种子加工这块,工人出不来,街道全部封闭,工厂不让加工。”宋文培说。

按照往年,3月末到4月中旬左右,种子肥料基本准备完事,但现在农户还在陆陆续续地采购农资。

按照往年,玉米田地在此次要进行处理秸秆、打垄,有的地方现在都已经打完。但今年,打垄在当地普遍还没开始,主要的原因是人还没有到位。

这几天,公主岭每天确诊一两个,不过管控并没有放松,朝阳坡镇下属村的村民暂时还不能上街,但宋文培认为,还有时间,玉米还是能够赶趟儿。

疫情让长春和吉林市成为两个孤岛,而因为这样的孤岛,周边市、县的相互封锁也由此加剧,长春和吉林市之外的大部分省内市县均受到冲击。

一直呆在家里的四平农户陈强,已经在家赋闲一个月。往年春节后至春耕前这段时间,陈强会在村里收购玉米棒,用自家的卡车运往40公里外的工厂,一个多月能够有上万元的收入。

他所在的村镇,从3月5日进入封控状态,各屯之间可以互通,但不能去往就近的乡镇。

一周前,为了便于村民春耕,当地政府封控措施作出调整,村镇的所有店铺都处于关闭状态,但化肥、种子等农资用品店还在正常营业,要购置农资的村民需要向当地报备,领取通行证即可去村镇购买春耕所需的化肥、种子。

“现在村里面买好种子、化肥的村民大概有一半”,陈强说。

一般种子在购入后要“晒种”,大约需要三天时间,在耕地前需要“翻地”,如果按照往年的时间推算,要完成春耕,农户需要在4月中旬准备好耕作所需农资,4月下旬之前洒下化肥,到4月底播下种子。

和宋文培一样,陈强也相信,农资的问题不大,虽然波折,但在外的人最终也能够回得来,今年的玉米能够种下去。

(文中采访对象系化名)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科创新闻部记者
长期跟踪工业、信息化领域产业政策和发展动态,重点关注钢铁、能源、通信等相关产业,相关领域上市公司以及大宗商品市场等。擅长深度、人物报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