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华清 TCL“出海”又迈了一步。
近日,记者从TCL华星处获悉,TCL华星的首个海外工厂——印度华星于今年3月23日已实现首批产品的出货。该批产品是供给三星的手机屏幕,目前,印度华星已经一次性通过包括三星在内的三家世界TOP级客户的审厂认证。
据记者的了解,TCL华星于2018年决定在印度投资建厂,历经四年左右时间,最终让印度华星成为印度首个Bonding-Assembly全制程的液晶面板模组厂,可为手机和电视机提供液晶模组。
4月1日下午,TCL华星COO赵军及TCL华星印度制造中心总经理江友东接受媒体群访,向外界讲述印度华星诞生背后的故事。
到印度投资建厂
提起到印度建厂的决策,赵军认为有几点原因:一是TCL华星看好印度市场的增长潜力,毕竟印度是人口大国;二是当年印度政府非常欢迎外资到印度投资建厂,一方面补贴到印度投资的外资企业,另一方面在手机显示模组方面设置了较高的关税;三是TCL华星的客户,例如三星、小米、华为、OPPO、vivo等在印度发展势头良好,希望TCL华星能够在印度当地完成产业配套;四是TCL华星看到印度的劳动力成本相对国内要低;五是TCL(集团)较早进行全球化探索,集团下的企业勇于出海,印度华星的部分产能可以跟TCL(集团)在印度的终端工厂进行配套。
在某种程度上,到印度、越南等国家建厂,俨然成为中国制造企业应对贸易摩擦、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全球化布局的一个选项,但即使是已有海外建厂经验的中国企业,在海外的项目也不一定一帆风顺,海外员工的管理就是一大考验。疫情发生后,一些中国企业在印度的工厂曾传出员工打砸设备、抗议停工等负面消息。
赵军称,在印度工厂正式运营前,对印度当地工人有过担忧,担心印度员工的生产效率和作业技能水平跟国内工人存在差距,但是进入量产环节后,发现印度员工的素质还是相当高的。
“我们印度华星初期的量产良率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达到了跟国内工厂接近的水平,这是超出我们的预料的,所以我们相信,印度员工在未来可能会成为我们在印度的竞争力之一。”赵军说,未来印度华星会继续推动管理本土化,充分发挥印度的人力成本优势。
据了解,在项目规划上,印度华星总占地面积达28万平方米,厂房建设分两期,一期计划投资15.3亿人民币,配置11条生产线,其中大尺寸面板5条、小尺寸面板6条,目前印度华星已经完成3条产线的产能建设,计划在今年4月份搬入第4和第5条产线。
赵军介绍,TCL华星对于印度华星的产能规划不局限于仅满足印度市场,还可以辐射周边较有增长潜力的国家,印度政府也相当支持印度当地工厂积极出海,印度华星会作为TCL华星辐射新兴市场的桥头堡。
阻碍与破局
尽管看到了到印度投资建厂的必要性,但TCL华星也一样看到和经受着在印度建厂的不便。
首当其冲的是,印度的液晶显示面板产业的发展落后于中国,TCL华星要直面当地薄弱的产业配套能力。
“我们现在大部分的材料,甚至包括一些治具、包材,都需要让国内或者周边地区供应,我们也要积极跟我们的合作伙伴在当地进行资源布局,尽快开发、培养印度本地的供应商。”赵军如此介绍。
作为印度华星的前线总指挥,江友东负责了印度华星的前期调研、选址、建设以及现在的生产运营,提起印度华星建设过程中遇到过的障碍,江友东有相当多的实战经验。
“将来再在海外建厂,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简洁的建筑设计才是更优的选择。”江友东如是告诉记者。在国内,很多城市都有地标性建筑,它们有的很酷炫,但作为一家工厂,应该更多地考虑经济适用。
由于当地配套不完善,印度华星的很多设备、材料都需要从国内空运、海运过去,但疫情后,海运费用飞涨且集装箱紧缺,为解决供应的问题,江友东带领团队研究了国际空运、海运的航线周期、价格,对印度的报关、报检也在多次实践中变得驾轻就熟。在当前中印人员流动管理较为严格的情况下,印度华星还在短时间内解决了人员签证问题,保障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顺利到岗。
“外部关系的维护也非常重要。”江友东称,“我们在人、机、料、法、环(指人员、机器、材料、法律法规、环境)方面做了很多准备工作。”
赵军则认为,印度华星步入正式运营的时间还不长,在未来可能还会遇到其他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会有更多的体会,目前能把握是“稳字当头”,决策之前多调研、多咨询、多论证,不打无把握的仗,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确保经营合法合规,尊重当地产业环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